香港施政报告:全球抢人环境之下为我们带来什么机遇?

[图片]
关注者
8
被浏览
562

7 个回答

今天中午,李家超的《施政报告》正式出炉。


通篇读完,满本都写着“野心”两个字!



去年《施政报告》放宽人才引进政策后,今年1-9月香港入境处累计收到16万份人才引进申请,并有10万份获批,6万人已经持签证抵达香港。


原以为香港今年抢了10万人才,提前完成了3年吸引10.5万人才的目标,应该会收紧人才引进政策,但是没想到李家超仍不满足,选择继续加码。


今天的《施政报告》中,李家超继续宣布了9项重磅的“抢人才”加码措施:


1、重新推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房地产除外)3000万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透过计划申请来港,细节将于今年内公布。


2003年到2015年间,香港也曾经实施过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一开始门槛为650万港元,并且可以投资房地产。2010年之后涨到了1000万港元,并且剔除了房地产投资。


时隔八年,香港重新推出投资移民计划,相信是为了增强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资金规模,同时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的发展优势。



2、扩大高才通名校名单至184所


去年底香港推出高才通计划,给年收入250万港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和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名校的高智商人群申请香港身份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高才通推出后大受欢迎,今年1-9月累计收到5万份申请,并有3.9万人成功获批,申请人数和获批人数均高居各类人才引进计划之首。


根据入境处的名单,目前全球符合申请高才通资格的大学数量总共有176所,其中内地9所、香港5所、台湾1所。


高才通的申请者中,95%来自内地,这次高才通百强名校扩容至184所,新增8所高校中可能会以内地大学为主,此举将令更多内地高智商人士也获得申请香港高才通的资格。


目前听到的风声是,内地的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这4所高校可能被入境处纳入名单,名单可能会在11月份公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香港直通车的推送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跟进解读。


3、大学非本地生限额增至40%


长期以来,香港为了保障本地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对接受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实施严格的限额,限额不超过20%,以便80%的学位能够留给本地学生。


不过这样做也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不利于吸引到外地的优质生源,不利于扩大香港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影响了香港几所大学的长远发展。


今天的《施政报告》宣布,从2024/25学年起将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限额扩大到40%,以便吸引更多内地学生和外国学生到香港上大学,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4、允许非本地研究生兼职工作


长期以来,香港为了避免外地人跟本地人抢工作,对外地学生勤工俭学也有严苛的要求。只允许在校园内从事兼职工作,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


但是这样一来,外地学生去香港读书,既要承担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却又无法通过勤工俭学来补贴开销,经济压力会增加许多,所以经济条件不好的都不敢去香港读书。


今天的《施政报告》宣布,从11月起暂免在港就读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增进他们对在港工作的体验和认识,提升毕业后留港发展的意欲。有关安排将试行两年,预计受惠学生超过35000人。


5、推出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


目前香港有一个非本地毕业生留港计划,不过必须是在香港就读全日制本科以上的外地生才能申请毕业后留港工作。


现在新推出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在香港就读指定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类似于大专)的外地学生,毕业后也可留港一年,寻找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


不过这项政策规定必须是24/25年起入学的外地生才能享受,而且逗留期限也只有1年,比本科以上的外地生少1年。


6、外地人买房印花税改为“先免后征”


2010年港府为了抑制外地人炒房,先后推出了2种针对外地人的“辣税”。只要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在香港购置物业就要缴纳从价印花税和买家印花税,税率合计高达30%。


这项政策的影响下,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香港买房要额外多缴纳30%的税负,买一套1000万的房子,就要多交300万元,这令很多赴港人才不愿买房安居乐业。


今年年初,港府为了吸引人才,推出了一项“减辣”政策,规定非香港永久居民,于2022年10月19日或之后在香港购置的住宅物业,在其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后可以申请退税。


不过即便如此,要先缴纳几百万的印花税,然后等拿了永居再退还,算下来占用资金的成本也不下数十万元,这些钱都只能由买家自己承担。


如今《施政报告》宣布,将“先征后退”改为“先免后征”,即港府先豁免新来港人才购买的印花税,如果人才来港9年后仍未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港府才向他们补征印花税。


这样一来,通过各类人才引进计划拿到香港身份的人才,就变相享受到和香港永久性居民一样的买房优惠,不用额外损失几十万元的利息。



7、开放越南、老挝、尼泊尔人才来港


以往香港的各类人才引进计划会将朝鲜、古巴、越南、老挝、尼泊尔、阿富汗等6个国家排除在外,禁止上述6国民众申请。


今天的《施政报告》宣布即日起开放越南人才来港就业的签证政策,并放宽越南人商务和旅游“一签多行”来港的申请门槛。


同时,今天《施政报告》还宣布开放老挝及尼泊尔人才来港就业、受训和就读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院校。


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香港跟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联系也很紧密,如今将上述3国解禁,相信有助于扩大香港在上述地区的影响力。


8、新设人才服务办公室


继去年推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后,今天《施政报告》进一步宣布,将在本月底成立实体的“人才服务办公室”。


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将专门服务新引进的人才,帮助外地人才更好在香港安居乐业,融入进香港社会。


9、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


今天《施政报告》还宣布,明年香港将会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区域招揽人才交流和合作。



综上来看,李家超的“野心”还很大,800万人的香港远远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所以他还要继续加码抢人才。


至于人才大量涌入后,香港人满为患怎么办?


这点李家超似乎已经不担心了,因为他在《施政报告》中透露,港府已经掌握了可以建设41万套住房的土地,比早前的规划超额了10.2万套。


再加上《施政报告》中对北部都会区的规划蓝图,未来香港容纳下1000万人都不成问题,所以何患人才太多呢?



银河集团,成立于2007年,聚焦香港身份服务17载,优才获批率已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全球每3位香港优才获批者,就有1位源自银河。对于全周期的香港身份规划服务有更专业的经验,如果您有办理香港身份需求,或者已经获得香港签证,苦于解决续签、香港永居等问题,可随时联系我们!

银河为你提供专业的香港身份规划服务,优才计划、高才通计划、专才计划、香港留学申请等一站式解决,助你轻松获得香港身份!TIP:申请香港身份不论何种方式至少本科有学位起!(高才通A类除外)

如果你也想拿香港身份,不妨花10s先来测试自己是否符合申请要求



为什么很多人都渴望有个香港身份?

这里和内地文化相近,语言相通,同时税率较低、没有外汇管制,有稳定金融体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诸多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朋友申请香港移居。

概括来说基本都是为了以下福利政策和资源:

有用:子女可降200+分入读清北复交等顶级名校;
省钱:个税封顶15%,公司仅收得利税低至8.5%;
方便:全球免签168个国家/地区;
划算:一人申请,全家赴港;
便宜:大湾区部分城市5折买房;
福利:港府医疗补贴高达90%以上,占GDP的2.6%;
灵活:同时持有内地身份和香港永居身份;
优势:拿高额创业补贴与优惠。

更多香港身份知识敬请关注公众号:香港直通车

香港最新施政报告「抢人才」政策解读!
2023年香港《施政报告》终于在10月25日“尘埃落定”。新政策涉及留学生录取、实习、以及留港后的相关问题!
1、高才通大学名单增加


港府公布,由11月1日起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计划)的合资格大学名单,由原来的176所增加至共184间(八间顶尖内地和海外院校),吸纳更多人才来港发展。
可以看出港府对去年底香港推出高才通计划,给年收入250万港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和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名校的高智商人群申请香港身份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该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人才在香港工作和生活,而不需要受到移民配额的限制。今年1-9月累计收到5万份申请,并有3.9万人成功获批,申请人数和获批人数均高居各类人才引进计划之首。

根据之前入境处的名单,全球符合申请高才通资格的大学数量总共有176所,而这次高才通百强名校扩容至184所,新增8所高校其中来自内地的3所分别是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5所海外院校则是分别来自瑞士和荷兰的酒店管理专科院校,申请资格、程序和入境安排维持不变。

2、香港高才通和优才认可的名校
众所周知,内地人要想申请香港优才计划和高才通计划,自身拥有全球百强名校学历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如果有大概率就能够获批。
优才计划给持有国际认可的著名院校颁授的学士或以上程度的学位申请人,额外多加30分。

高才通计划直接给百强学士毕业生"送"香港身份。

送当然略显夸张,但具备世界百强名校本科学士学位的申请人,无须丰富的工作经验或成就,就能申请高才通,且获批概率很高。
但是百强名校不是随意认定的。香港入境处规定,申请人的学位必须是来自QS、上海交通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四大榜单的排名前100大学,以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文科排名前30的大学。
不过香港优才计划和高才通对名校毕业生的认定标准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认可榜单不同
高才通
高才通认可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00的学校,且要求为近5年内的排名。
① QS
② 软科
③ 泰晤士高等教育 THE
④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U.S.News
百强中国高校上榜名单:18所
内地:12所


香港特区:5所(不能申请C类)
●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台湾地区:1所
● 国立台湾大学
从这次增加的名单可以看到,之前香港认可内地9所名校的标准是全球四大榜单前100强,然而此次新增武汉大学、西安交大和哈工大却并未严格按照榜单来,否则2023年进入软科榜单100强的中南大学就应该被纳入。
但其实综合国际四大榜单整体表现来看,武大、西交大和哈工大加上更早进入名单的9所,基本上就是中国综合排名的Top12。
优才
优才除了认可四大榜单前100的学校,还多了另一榜单: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国文科大学排行榜的前30所学院。


① QS
② 软科
③ 泰晤士高等教育 THE
④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U.S.News
⑤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全国文科大学
优才政策没有强调必须是在5年内上榜。理论上,以前上过榜,现在不在榜单上的也可以加分。
但早先港府更新的优才申请系统,其实已经将名校名单内置在系统中,并且是自动计分。
系统把百强都单列出来了,不是百强则归类在“其他”。如果毕业学院在系统中有选项选择,会自动加30分,如果属于“其他”,则加不上分。

以往上榜但在选项中找不到的,可以在后面的“赴港计划书”说明一下。

入境处也会就未有列入排名的特定行业著名院校所颁授的资格,咨询相关专家或专业团体的意见,酌情隐形"加分"。
整体看来,优才对于"名校"的认定,会更广,更灵活。
学位要求不同
高才通
高才通只认可"学士"学位,如果本科不是百强,即使硕博皆为百强,也不适用。
并且不接受名誉学士,不认可全球百强设立的持续和专业教育学院、分校、延伸学院或附属学院等所获取的学历,通过函授、专升本、自考、远程授课拿到的学位都不被认可。
此外,高才通C类不认可香港本地大学毕业生。原因很简单,这些人都可以通过申请IANG签证,拿到同样24个月的逗留期限,没必要占用C类每年1万的名额。
优才
优才综合计分制中对名校毕业的要求,没有局限在"学士"学位。学士、硕士、博士均可。
对于如何拿到名校学位也并不过多的纠结,只要学位证是百强院校颁发的就可以,分院或兼读制等方式取得学位者亦能获得加分。
如果您有意向申请香港身份,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资格测试,只需30秒就知道你是否符合申请要求。


名校生选“高才通”还是“优才”?
01看实际条件
如果你是符合高才通的100强名校生要求的“学士学位”,可以考虑选高才,如果你是硕士、博士毕业于百强名校,也只能选优才了。
02看实际需求
如果你想要后续获批身份之后,不想去香港长期定居和工作,选择优才,如果你想快点拿到香港身份,选高才通。
03看续签难度
香港优才首次签证获批3年,续签模式是3+2+2模式,续签2次后,在港满7年可申请永居,高才通首次签证获批2年,续签模式是2+3+3模式,优才续签需满足“通常性居住”没有强制到港工作,高才通续签需到港工作,如果你后续考虑续签,拿永居身份轻松一些,可以考虑选择优才计划。
3、港校非本地生扩招


李家超特首强调,香港要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从2024/25学年起将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限额扩大到40%。
首先要明确一点:
增加非本地生名额和本地生名额无关!
以当前每年级约15000个大学学士资助学额推算,以20%的超额收生形式录取,即是100%+20%,并不占用港籍同学的名额。
现在非本地生加到40%,对非本地生(内地生或国外学生)来说考进港校的难度将下降,而本地生依然是1.5万名额没改变。
同时为了配合国家政策,大学可参考本身条件,循序渐进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以高质量教学和配套,让专上院校扩容提质。
4、开放全日制非本地硕士生兼职限制
为了增强学生的留港意愿,提前了解香港职场,从11月起暂免在港就读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
安排将试行两年,受惠学生将超过3.5万人!
5、推出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
目前香港有一个非本地毕业生留港计划,不过必须是在香港就读全日制本科以上的外地生才能申请毕业后留港工作。
现在新推出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在香港就读指定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类似于大专)的外地学生,毕业后也可留港一年,寻找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


不过这项政策规定必须是24/25年起入学的外地生才能享受,而且逗留期限也只有1年,比本科以上的外地生少1年。


从去年香港推出多项全新和优化人才入境措施以来,获得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截至9月底,已吸引约16万宗申请,其中,已经发出了10万份签证,约6万人已经抵达香港。
拥有了大量人才的香港,目前又大力支持企业赴港发展,不难预测,未来香港必将以非凡的速度重现昨日辉煌,香港身份的含金量也将越来越高。
因此,建议有意向办理香港身份的朋友,趁着现在的政策利好,抓紧时间上车,一旦赛道过于拥挤,变政也在所难免,所以“移”早不宜迟,
如果您有意向申请香港身份,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资格测试,只需30秒就知道你是否符合申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