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 谷底要翻身 學習沿途的教訓|天下雜誌

林書豪 谷底要翻身 學習沿途的教訓

當老東家勇士隊拿下NBA總冠軍,曾創下「林來瘋」狂潮的林書豪,卻陷入谷底。 五年起伏跌宕的職籃生涯,他如何因應巨變、面對失敗?

林書豪-NBA-林來瘋-籃球員-職業生涯-信仰-熱情-挫折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提供
    其他

比初出茅廬更煎熬的,恐怕是曾經攻頂、卻顛簸起伏、必須從谷底再摸索出另條大道的旅程。

六月中,當老東家金州勇士隊後衛柯瑞在NBA季後賽中神乎奇技地帶著團隊往前衝,奪得總冠軍時,NBA球員林書豪正準備展開亞洲行。四月底到五月,他和朋友到聖地牙哥三週半,釣魚、玩水、放空自己。

這個賽季,他所屬的洛杉磯湖人隊表現創下近五十四年來最差紀錄,無緣季後賽,他的表現也時好時壞。他和媒體坦承感覺糟透了,甚至不想看季後賽轉播。

「這個賽季和我預期的剛好相反。如果不是最糟,也是我籃球生涯中的低潮之一,同時也是我,一個籃球運動員,表現最差的時刻,」今年元旦,當季後賽門票還沒最後底定,林書豪就在部落格上說,有時,阻礙讓他感到無助。

「那時,我嘗試要適應新的系統、新的團隊……,沒有一件事是我熟悉的。我不太確定我在團隊中的角色、或是該怎樣融入,」在今年夏天例行回亞洲前,林書豪接受《天下》的越洋專訪。七月一日,他就要變為自由球員,未來還在未定之天。

思考賽事讓他失眠。信仰虔誠的他不斷和上帝說話、問問題:為什麼球賽不如預期?要怎樣可以更融合進團隊中?還有什麼要改善的地方?然後禱告、才得以平靜入眠。

廣告

去年七月,他帶著創造精彩一季的想法,從休士頓到了洛杉磯。事情發展卻和預期不同。

過高的期待,讓落差變得更令人難受。

面對瞬間兩極的評價

世界目光齊聚的NBA,是鑄造英雄雕像的殿堂,卻也是殘酷舞台,勝負幾秒內翻盤,對球員的評價也可能瞬間兩極。

林書豪是NBA少數的亞裔面孔。憑著對籃球的熱情,克服歧視的眼光,哈佛大學畢業後他勇敢闖入NBA。

他一開始不在選秀會上受到青睞;進入金州勇士隊後,又曾三次被下放到發展聯盟,然後是被休士頓火箭隊簽下又釋出,進入紐約尼克隊,幾經波折。

直到二○一二年二月四日,他因為替補受傷的隊員上場,三十六分鐘內拿下二十五分、七次助攻、五個籃板,成為紐約尼克逆轉比賽、勝過紐澤西籃網的關鍵人物。

廣告

那之後,他又六次帶領尼克隊取得勝利。一時之間,這個過去坐冷板凳的球員萬眾矚目,「林來瘋」(Linsanity)橫掃全球。

之後,他以極優的合約與薪水加入休士頓火箭隊。他在這第一次打完全賽季、也首次體驗季後賽,卻也在賽事結束後被交易至湖人隊,並在過去一季,承受膝傷、以及不夠穩定的表現,和與隊友、教練的融合之苦。

這期間,當許多人讚嘆他在職業殿堂的努力不懈和創造奇蹟,卻也有許多人嘲諷他的表現不過曇花一現,勝利只是運氣。

五年上上下下的NBA職業生涯,林書豪坦承,除了家庭、對籃球及上帝的愛之外,九九%的事情都變了。「我的環境、職業、人們看待我的方式、每天的生活,都不如以前簡單了,」二十七歲的林書豪說,這些事情發展得太快,他被迫快速適應,一開始的確讓他困惑。

廣告

他曾在部落格坦承,儘管許多人會把他當成「學習的楷模」、「堅毅的故事」,「但我跟你們大家其實沒有不同,我會沮喪、會筋疲力竭、會燃燒殆盡、會覺得困惑、會想要放棄、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你覺得你還保有初出茅廬時的熱情嗎?」記者問。

「是的,我有,」電話那頭,停頓了一兩秒,這個大男孩的聲音卻堅定清晰。

面對快速變化的外在世界,唯有不變的內在與核心,得以讓人安身立命。

林書豪說,的確有時候會感覺熱情消退、甚至不再擁有熱情。但現在的他,依舊對球賽有著「很高很高很高」的熱情,期待著健身、練習,讓自己更好。「我就是愛籃球,」他很真誠。

最恐懼的是沒有持續進步

廣告

他在最近的部落格文章中興奮地說,儘管曾在賽季結束時感到怠惰,驚訝於自己居然完全不期待季外訓練,但當長假結束,他卻發現自己這麼想念籃球、渴望回歸、等不及再開始訓練。

他說,自己是勇於改變的人。最恐懼的,是沒有不斷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二○一一年他還在金州勇士隊時,接受《天下》訪問。當時他說,「我認為,人在學會成功之前,必須先學會失敗。我人生有很多低潮,都化為許多美好事情的動力。沒有這些挫折,學習這些有價值的教訓,我沒有辦法享受、或是進入下一個階段。」

四年後再讀這段文字,面對更不確定的未來與可能的更多挫折,林書豪依舊擁有面對改變與挑戰的勇氣和動力。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Ep.2】選對區域沙里掏金,讓投資收益「Jump!」跳起來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