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儲蓄有可能幾年內花光?「4%法則」避免臨老破產 永續退休儲蓄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40501

500萬儲蓄有可能幾年內花光?「4%法則」避免臨老破產 永續退休儲蓄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4/05/01 08:30

分享:

分享:

500萬儲蓄也可能幾年消耗盡?4%規則詳解 一招避免臨老破產

4%是一項知名的退休開支準則,對於退休人士而言一個魔術數字(magic number),規定他們可以在第一年安全地從投資組合提取儲蓄的4%,然後每年根據通脹,以4%為基礎,調整提款金額。

此方法旨在降低退休儲蓄在30年內花光的機會。換言之,假設投資組合保持4%的年回報,儲蓄便能用之不竭。

然而儘管4%提款率曾經很受歡迎,這項本來被奉為「金科玉律」的規則亦漸受到批評,當然亦有商榷餘地:

  • 近年由於高脹、經濟放緩,投資回報率較低;
  • 退休人士的安全提款率都跌穿了4%;
  • 不過,包括晨星(Morningstar)在內的一些財金專家表示,由於債券孳息率上升,4%提款率可能重回安全網。

本文簡單回顧一下4%安全提款率的原理和實際操作例子。

為何使用提款率策略?

將退休儲蓄轉化為永續被動收入,是複雜的決定。提早花太多金錢,儲蓄可能耗盡;提款太少,退休人士生活質素可能下降,或會錯過實現晚年願景的機會。

財金專家表示,確認並制定安全提款率有助平衡上述極端情況。安全提款率取決於於退休人士每年可以從投資組合中套現多少資金,同時維持其儲蓄足夠餘生使用。

提款率策略會考慮以下四大因素

  • 儲蓄金額;
  • 資產配置;
  • 風險承受能力;
  • 時間範圍,亦即預期壽命。

隨着市場狀況和退休人士的財務需求的變化,這些因素都需要定期重新評估。

500萬積蓄 有可能幾年內耗盡嗎?

假設一名60歲人士,坐擁500萬(港元)退休,預期壽命90歲。雖然金額不多,但堂堂500萬在10年內有可能消耗盡積蓄嗎?簡單分析一下,若以下幾個原因同時出現,就有機會構成「完美風暴」︰

  • 生活奢華、毫不節制,餐餐大魚大肉、的士代步
  • 每個月都去最少一次旅行
  • 投資組合的回報持續不及預期,無法支持每年4%提款率
  • 以往沒有購買醫療保險,健康突然出問題要做大手術
  • 親友急需接濟,你無法推卻
  • 自住物業樓齡已高,一次颱風導致要大型維修

500萬元要在10年內耗盡,等同年花50萬元,除開每月約4萬元,對於現今通脹高企的香港而言,這種花費並非難事,加上若果有以上突發開支,數百萬元可以在你預期壽命之前花光。

由此可見,4%法則不是退休理財的唯一法則,大家需要配合不同養老產品,規劃整套退休方案。

但財務策劃師Justin Fitzpatrick安慰,退休人士破產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一個結果。

Fitzpatrick視退休生活開支為「一系列小額負債」(a series of small liabilities),強調當中很多使費可以靈活調節。例如,出外用膳可以幫襯平民酒吧而不是上扒房,也可以選擇不去旅行。儘管節衣縮食不是人們樂見,但在財務角度看,這種狀況與破產是不同的。

要盤算的是,在維持合理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如何把退休儲蓄的壽命盡量延長,迎合終老需要。

為何4%就是安全?
「退休黃金法則」前世今生

美國退休財務顧問William Bengen在1994年有以下驚人發現,協助敲定4%的安全提款率準則:

  • 50%至75%的股票配置,可以安全地支持4%的初始提款;
  • 即使隨後超過30年的退休歲月中通脹每年增加,4%仍經得起考驗;
  • 對包括大蕭條等事件的數十年歷史數據進行之測試,支持了相關發現。

4%規則廣受財務顧問和退休儲蓄者歡迎,但近年愈來愈多人質疑其有效性,因為市況轉差,帶來較低的投資預期回報,表明提款率可能需要下調至4%以下。晨星近年對安全提款率進行年度分析顯示:

  • 2021年的安全利率定為3.3%;
  • 2022年則是3.8%;
  • 2023年回升至4%,因為債券等固定收益回報率上升。

4%規則的實際應用

4%規則操作方式如下:

  • 儲蓄規模100萬美元的人士,第一年先提取40,000美元,亦即存款的4%;
  • 然後,根據通脹給自己加薪。如果明年整體價格上漲3%,那便提款41,200美元,由此類推。

根據所使用的假設(包括前述的四大因素),對耗盡投資組合所需的提款率的估計,可能會而有所不同。主要投資公司的預測通常採用蒙地卡羅模擬(Monte Carlo simulation),能夠顯示出一系列可能出現的結果,但也會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根據晨星估計,4%的初始提款率加上通脹調整表明一半股票、一半固定收益的50-50投資組合有90%的機會可以持續30年。由於這種資產配置比許多投資組合中使用的60-40比率(六成股票,四成固定收益)更為保守,因此穩陣可信。

由於晨星預測股票回報率普遍較低,因此把股票的比例維持於20%至40%的投資組合,在分析中取得最佳結果,是最能保持安全提款率於4%的配置策略。

摩根大通的研究表明,一名擁有3,000萬美元和合理回報預期的60歲個人,在每年支出4%的情況下,到90歲時基本耗盡資金的可能性為100%。這結果與晨星的發現雷同。財務顧問建議,退休人士應根據年齡、風險態度和其他收入來源等個人因素來自訂提款率,因為4%規則也有其局限。

相關文章:退休要用幾多錢?晨星︰債息高企令退休人士「加薪」 研究揭示最完美股債比例

4%規則的局限

  • 依賴歷史數據:常言道:過去表現並不保證未來結果。傳染病和軍事衝突等很多「黑天鵝」事件很難預測,可能造成市場急劇波動,對回報和安全提款率產生深遠且持久的影響。
  • 缺乏針對可預期事件:對於稅款、投資費用的走勢,以及退休人士晚年傾向大幅減少開支使費,4%規則沒有多少著墨。
  • 假設剛性成長與通脹掛鈎:由於4%規則源於標準化的50%至75%股票投資組合,與常用的資產配置不同,因此可能沒有反映實際的投資組合表現。
  • 「太過」可靠:由於4%規則在30年的退休時間內基本上沒有失敗的機會,退休人士要是嚴格跟隨,便會花得比他們所能承受的還要少。結果就是為了維持儲蓄處於高水平而過日子,雖然是較安全,但生活也變得更不舒適、更沒趣味。

永續儲蓄的一些方法

可持續且愉快的退休生活,不一定取決於標準化的提款率。專家提出了一些讓退休基金能夠超越4%規則的方法:

  • 考慮部份按通脹而調整支出、或者隨着時間而減少支出的情況,而不是嚴格的4%。因為大多數退休人士的支出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 根據市場變化建立護欄,限制超支或支出不足。這種方法根據一年中市場變化的百分比來增加或減少支出。
  • 採用所需最低分配(Required minimum distribution)方法,根據投資組合價值和預期壽命,自動調整提款比率。
  • 利用年金等其他收入來源來創造一條安全底線,以迎合基本生活需要。
  • 延後退休時間,以盡量擴大資產。
  • 根據需求和投資表現,定期審查和修改策略。

相關文章:退休需要幾多錢?專家︰4%提款率太死板 一個策略避免破產

撰文:黃正軒

相關文章:

長壽心得|專家研究百歲老人20年︰世上最快樂的長者 全賴15個幸福生活指標

高收入教授退休4年瀕臨破產 逾百萬存款近清零、慳錢慳到喊 只因這兩大錯誤

理財也要「斷捨離」?50歲必做7招規劃 改善現金流 減輕家人負擔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退休理財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