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CFO:日本股價上漲並非AI泡沫 日經中文網

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軟銀CFO:日本股價上漲並非AI泡沫

軟銀CFO:日本股價上漲並非AI泡沫

2024/04/10

PRINT

  在全球掀起人工智慧(AI)熱潮的背景下,資金紛紛湧入半導體相關股票。旗下英國半導體設計公司ARM的股價上漲,推高了軟銀集團(SBG)的股價。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長期的市場行情預測採訪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加入軟銀集團的首席財務官(CFO)後藤芳光。

   

軟銀集團的首席財務官(CFO)後藤芳光

   

  記者:您如何看待目前的日本股市上漲?其背後原因是不是出現了從中國撤出資金的動向,以及市場對半導體和AI充滿期待。

   

  後藤芳光:毫無疑問,這是源自美國的市場潮流。受美國股市上漲的影響,AI和半導體承載了人們的夢想。我一直認為(開展半導體設計業務的英國子公司)ARM中長期內也會成長為拉動市場的企業,而且他們自己也有這樣的信心。

   

  記者:您如何評價軟銀集團的股價?2000年市值超過了20萬億日元,之後迅速下跌,目前回升到了13萬億日元。

  

  後藤芳光:2000年初確實出現了互聯網泡沫。當時只要是互聯網股票,就會受到追捧,軟銀也是如此。體驗了股價的劇烈波動之後,我學會了一點,那就是內心不能隨著短期的股價動向而發生波動。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軟銀的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先生重視的關鍵詞都是願景。他總是把目光投向30年後,(2000年前後的)那個時期也是如此。

   

   

  記者:從經歷過互聯網泡沫的角度來看,現在的市場行情是否過熱?

    

  後藤芳光:雖然需要注意避免(現在的市場行情)被外界稱為AI泡沫,但從股價上漲的股票來看,不需要過於擔心。與互聯網泡沫時期不同,現在的股市整體上漲是由嚴格挑選的股票的上漲帶來的。起到拉動作用的是外國投資者,並不代表整個日本都情緒高漲。

   

  記者: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日本股市低迷經常被形容為「心理創傷(Trauma)」。

   

  後藤芳光:我認為不是心理創傷。更重要的是在泡沫經濟和之後的「失去的10中學到了什麼。站在CFO的角度來看因為存在心理創傷而膽怯,不再進行投資,而是改為積攢現金和存款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正因為從內心深處獲得了對抗風險的重要經驗,所以才會提高手頭現金和存款的水平。重要的是現金為王(Cash is King)的理念。

     

  記者:一度成為熱門話題的MBO(管理者收購)選項是否已完全消失?

    

  後藤芳光:只要是上市公司,作為資本戰略,就必須始終考慮是否應該維持上市。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考慮(MBO),但如果是上市企業,一般來説這始終是討論的議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2

二維碼

日經中文網
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38159.09104.9605/3110:33
日經亞洲300i1754.709.2605/3110:33
美元/日元156.73-0.2305/3110:28
美元/人民元/close
道瓊斯指數38111.48-330.0605/30close
富時1008231.05047.98005/30close
上海綜合3091.6778-19.339805/30close
恒生指數18230.19-246.8205/30close
紐約黃金2342.91.705/30close

關於日經指數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