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塌了 - SL886 日誌

中國好聲音,塌了

By admin
2023-08-18

出來混,真的要還。

今天,星空華文股價狂瀉23%,蒸發110億。

原因,只是因為李玟生前的一個錄音。

之前李玟突然離世,湖南衞視和中國好聲音官微都發文悼念,相比湖南衞視的用心,中國好聲音的官微明顯態度敷衍。

但是沒人能想到,故事背後,還藏着一段黑幕。


01

中國好聲音or好生


最近,李玟的一段錄音和視頻被爆出。錄音中,李玟帶着哭腔、聲嘶力竭地控訴《中國好聲音》節目組。

李玟的醫生曾經勸她,她的乳腺癌是定時炸彈,不要再去參加《中國好聲音》的錄製,但是她還是出於熱愛去了。

但是沒想到,作為樂壇前輩,李玟在《好聲音》錄製,不僅經歷了賽制的不公,還在抗議之後被節目組穿小鞋。

一開始,李玟組只有兩個人,但是還必須走掉一個人,李玟向節目組抗議,但是被節目組回懟:沒有導師能改變賽制。

第二次矛盾,發生在流出的視頻中,實際上,在好聲音錄製時,李玟跟節目組爭吵的視頻就已經流出。

李玟組內選手88.3分,另一組選手最低73分。但是因為李玟組內人少,沒有再次上台的機會,李玟當場對節目組發難,但是被導演組強硬要求離場。

後來節目組接受更改賽制,給李玟組的選手一次機會,前提是李玟在微博上澄清。因此,儘管現場視頻當時就被爆出,但是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李玟錄製完節目當晚就飛回香港,樑子就此結下了,但是節目還得繼續。

在做乳腺癌手術之前,李玟依舊堅持參加了好聲音的錄製,但是鏡頭幾乎被剪光。

李玟的腿傷也已經很嚴重,在決賽賽場上,為了節目效果,她強忍腿傷、沒有藉助椅子或者枴杖,但是希望合唱的歌手能夠離她近一點。

但是錄製時,選手被節目組惡意地叫去舞台另一邊,李玟在演唱中摔倒,只能坐在地上唱完全程。

對於李玟的摔倒,節目組做出的表示僅僅是在剪輯中,不再露出李玟的全身,給人一種仍然在正常合唱的錯覺。

最讓人感到憤怒和節目組無恥的是,在悼念微博中,官方微博用的還是這一場演出中李玟的照片。

錄製完成後,李玟只能被攙扶離場,腿傷或許也是在此時再次復發。

《中國好聲音》中因為賽制被針對的導師不止李玟。

汪峯在《好聲音》也多次遭遇賽制上的不公。

在某位學員淘汰後,汪峯曾經在現場説了很多話安慰學員,最終被剪到只剩幾句,雖然點到為止,但是意味深長。

最離譜的一次,汪峯組相當有爭冠潛力的歌手被安排在最後一個出場。而在他上場前,晉級名額就已經滿了。

儘管還沒有表演,但是已經被淘汰。

除了這樣狠批賽制的評委,剩下的《好聲音》評委更需要的或許是演技。

歌神陳奕迅在參加過改名後的《中國好歌聲》第二季後,也曾經對香港媒體吐槽節目組。

實際上,《好聲音》節目組曾經多次邀請陳奕迅。直到《中國好歌聲》第二季,陳奕迅空降,引起不少討論,大家都説這是“歌神下凡”。

陳奕迅也在採訪中坦言,他參加節目就是為了看看節目組有多少黑幕。

參加節目的一開始,陳奕迅並沒有感覺到太多異常。

直到有一次有一名選手二次參加盲選,而耳機裏導演組一直催促他和那英快轉身,營造出搶人的感覺,他才知道,原來之前覺得正常是自己因為他還不懂內情。

這也難怪,陳佩斯對於《中國好聲音》的評價是,這些評委演技真好。

這也牽涉出關於《中國好聲音》的另一項傳聞,那就是隻要50萬,就能買到一個導師轉身。

昨晚,一名好聲音學員就出來聲援李玟,還爆料説,50萬買一個轉身,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可是不到16個小時,他就刪除了微博,並且對《好聲音》節目組道歉。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別的選手為李玟發聲。

浙江衞視曾經因為製作粗糙被金星狠批。

早在2013年,浙江衞視就曾因為節目錄制導致釋小龍助理溺斃。2019年高以翔也在錄製浙江衞視的綜藝中倒地不起,沒有得到及時救治離世。

危及生命的例子已經不少,其他的還有趙麗穎在節目中落水沒被發現,張傑在節目中缺氧眩暈砸傷面部,范文芳夫婦高空跳傘降落到海上,甚至邀請小孩到充滿有毒氣體的房間中測試空氣淨化器等等。

細數履歷,《好聲音》節目組和浙江衞視不能説是劣跡斑斑,也可以説是惡貫滿盈了。

但是就是這樣,這幾年,他們仍舊賺得盆滿缽滿。

《中國好聲音》節目組背後的公司,能量究竟有多大?


02

星空華文,來者何人?


2022年12月29日,星空華文登陸港交所。

股價隨後被火速炒高,到今年6月份,股價升到132元,是IPO當日開盤價的412%。

新股上市,備受追捧,在資本市場不算什麼新鮮事,何況手裏有《中國好聲音》這個王牌綜藝節目,可以説躺賺。

但這段時間的大市表現,確實很拉胯,港股上半年高位回落,恒生指數除了一月份延續了去年底的反彈,剩下的月份,基本都在跌,偶爾的反彈也顯得很弱。沒辦法,預期中的宏觀經濟強力復甦不僅沒有出現,反而下行壓力加大,資本市場除了中特估、AI,基本沒啥板塊值得看。

同時期的港股新股,情況就遠沒有星空華文幸運了。

因為持續受外圍市場因素影響而放緩,雖新股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9%,但融資額變化不大,仍處於過去十年以來的低位。從新股表現來看,上半年港股新股整體破發率高達54.84%。

星空華文難道真的這麼香?

如果簡單這麼質疑,那格局就小了。實際上,星空華文大有來頭。“星空”與“華文”,分別代表的是海外傳媒資本和中國文娛產業兩個繞不開的企業。

“星空”最早是“小超人”李澤楷成立的衞星電視業務,後來賣給了傳媒大亨默多克,後者意在借道香港進軍內地傳媒業。但其後經營水土不服,漸漸式微。

2009年,當時的上海電視台台長黎瑞剛,發起成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審批,成為第一個在國家發改委獲得備案通過的文化產業私募股權基金。基金規模50億,期限長達十年,背後更是有SMG、國開行、大眾、招商局、上海報業,五家顯赫的LP,説是中國LP最豪華的文娛基金,一點都不為過。

成立後,黎瑞剛四處尋找投資標的,而當時的默多克意興闌珊,兩者一拍即可,“星空”賣給了“華文”,成為黎瑞剛的第一個正式投資項目。

這筆買賣一點都不差,因為星空傳媒和東方衞視一直有合作關係,《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娛樂星天地》等娛樂節目都是他們的佳作。

但這些成績顯然沒能滿足黎瑞剛的胃口,他和團隊看上了荷蘭的《The Voice》,和當時正有意打造歌曲選秀類綜藝的浙江衞視,花了200萬拿到了中國區三年版權,這就是《中國好聲音》的由來。

隨後發生的事,大家都清楚了,這個節目成為國內綜藝的頂流,多年來熱度不減,星空華文、浙江電視台,以及眾多的評委藝人、參賽選手,還有節目配套供應商,都賺得盤滿缽滿。

隨後,星空華文還推出了《這!就是街舞》、《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好歌曲》、《出彩中國人》等多個綜藝,同樣大受歡迎。此外,星空華文還擁抱的8549個音樂IP,3546個現場音樂錄音、為簽約藝人制作的3158首歌曲以及1845首歌詞及音樂作品,757部中國電影IP(包括《猛龍過江》、《精武門》、《倩女幽魂》、《胭脂扣》等)和原創劇集,按2021年的收入計,星空華文是中國最大綜藝節目IP創造商及運營商,市場份額約1.6%。

水到渠成之後,上市自然成為下一站。

實際上,星空華文對上市早就垂涎欲滴。旗下的燦星文化曾於2018、2020年兩次衝擊A股,但沒成功,一次是出現虧損,加上監管收緊,一次是股權架構複雜,實控人認定理由不充分、披露不完整,且收購夢響強音後形成商譽19.68億元,會計處理未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2021年,燦星文化與香港地區的星空華文傳媒電影重組為星空華文,轉戰港股IPO,在連續遞了三次表之後,終於在去年底成功登陸港交所。

雖然如願上市但星空華文的經營卻每況愈下。

2022年,星空華文的營收為8.73億元,同比減少22.5%,是公司連續4年收入下降,和2019年的18.07億元相比,更是腰斬。2019年-2021年,頭號王牌《中國好聲音》貢獻營收分別為4.91億元、3.25億元、2.52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36.6%、29.8%及28.6%,逐年下滑,更糟糕的是,《中國好聲音》2019年毛利率還有46.6%,到2021年僅剩2.2%。

今年8月2日,星空華文預期上半年取得收入介於1.42億元至1.52億元,而去年同期收入為1.83億元,經調整淨虧損介於約1460萬元至約1830萬元,而去年同期淨虧損約630萬元。

很明顯,隨着《中國好聲音》吸金能力趨弱,其他IP又撐不起大局,加上電視流量不斷被抖音、視頻號等平台蠶食,星空華文的生意正在一步步坍塌。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星空華文居然半年大升了4倍,今年6月的最高市值,高達530億港元。即使今天大跌之後,市值依然有378億。

半年收入才一個多億,虧損過千萬的傳媒公司,何德何能值這麼多錢?而且,還是在上半年市場環境如此差的情況下。看看星空華文的生意,王牌欄目已無當年勇,公司新的東西也不多,老本還能吃多久,估計他們自己都沒有答案。

或許,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股東架構招股書顯示,星空華文在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華人文化(華人文化上海、華人文化天津)、田明、金磊、徐向東共同構成最終控股股東,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82.48%的股份。上市後,以上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79.42%的股份。

此類股權結構,熟悉港股的投資者應該不會陌生。恒大汽車股價當年被炒上天,許家印等組成的一致行動人在7成左右。

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瞭。


03

我們在憤怒什麼?


目前,#李玟生前控訴中國好聲音錄音曝光#這一話題,微博熱度已經超過12億。

為什麼網民的情緒,瞬間被點燃?大家在憤怒什麼?

除了同情李玟的遭遇,有一點更加重要:

草根性的喪失。

我們的社會需要公平,任何方面都是。

中國綜藝現有的格局,是《超級女聲》塑造的。

2004年,湖南衞視借鑑《美國偶像》,接連推出《超級男聲》、《超級女聲》。

它們在本質上,跟老掉牙的唱歌選拔賽沒啥區別,但有個很新奇的設定:

決定選手去留的,是觀眾的短信投票,而不再是專業評委。

起初,圈內普遍不看好這兩檔節目,高高在上的音樂專家們認為,沒人願意聽一羣五音不全的普通人唱歌。

所以當年湖南台到全國各地去設置賽區,許多地方頻道都拒絕加盟。

但誰能想到,2005年,《超級女聲》一經播出,直接4億人次觀看。各項收視指標,直到今天都難以打破。

全國五大賽區,上至89歲的老奶奶,下至4歲的小屁孩,超過15萬人報名參賽。

當年的投票環節,更是掀起了全民熱潮。

無數粉絲直接上街拉票,甚至不少小姑娘假裝走失,借路人的手機,説是給家裏打電話,實則是投票。

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等一眾普通人的命運,因此改變。

那個時候,所有人都堅信,普通人是真的可以逆襲的。

冠名商蒙牛撿漏撿到爽,名利雙收。

貼吧也迎來第一個巔峯,總決賽期間,平均每秒都有四個人,在超級女聲吧發帖。

百度因此一度超越新浪,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

如此巨大的收益,讓無數從業者看到了財富密碼:

本土草根,青年男女,大眾參與。

無數照着葫蘆畫瓢的節目應運而生,《中國好聲音》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成功的之一。

客觀地説好聲音近幾年是在求變的,包括越劇版在內的嘗試也讓人耳目一新。

但最大的失誤,就在於節目組過分追求國際化、權威化,反而忽略了好聲音前的“中國”二字。

大傢伙想聽的,是民間的、普通人的真實聲音,不是什麼高雅的、裝X的表演。

那馬户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她是一隻雞。

羣眾基礎流失了,你啥都不是。

更別説,你還造假、玩黑幕,那就更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