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

周信芳(1895年1月14日-1975年3月8日),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籍贯浙江慈城(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1895年1月14日生于。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管理

详细内容

简介

周信芳(1895年1月14日-1975年3月8日),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籍贯浙江慈城(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1895年1月14日生于。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1]

周信芳

生平

周信芳出身梨园世家,祖籍浙江省宁波府慈谿县慈城镇(今属宁波市江北区),1895年1月14日出生在江苏省清河县清江浦(在今淮安市境)。自六岁起学习京剧,七岁时在杭州登台演娃娃生,艺名“七龄童”。

1907年在上海演出时传单误植为“麒麟童”,其后便一直沿用。11岁起学习谭鑫培派老生;1908年到北京的科班“喜连成”做带艺入科(带艺搭班边学边演)实习演员。

他幼年时嗓音条件极好,但由于演出繁重,变声期后嗓音败坏,显得沙哑低沉。然而他能够巧妙利用有限的自身条件,把不利因素转化为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唱腔古朴沉郁、道白苍劲铿锵的麒派声腔艺术。

周信芳的形体表演技巧的更是有口皆碑,他的基本功深厚扎实,舞蹈动作准确而优美,武打动作火爆中不乏稳健,扑跌敏捷俐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随心所欲的综合利用所掌握的一切表演技巧来表达剧中人物深层次的心里状态和思想感情,真正做到利用技巧塑造人物的目的,得以和马连良并称“南麒北马”,被视为三十年代以来活跃于京剧舞台上的最全面两位表演艺术大师。

1909年,周信芳到俄罗斯巡回演出。他曾编演《民国花》、《宋教仁》等时装京剧(京剧现代戏)。

周信芳不但是位京剧名家,也是一位爱国者。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上海排演《文天祥》、《徽钦二帝》、《明末遗恨》等新戏,以激发人们的爱国心,提高人们斗志。

1962年京剧《四进士》中周信芳扮演宋士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梅兰芳、程砚秋等几位戏曲界代表,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0年起历任上海市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处长、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兼华东京剧实验学校校长(1951年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起,连任3届)、上海京剧院院长(1955年起,创院院长)等公职,并在1959年7月1日参加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刘厚生和丁毓珠。

1975年3月8日,周信芳心脏病发逝世。1978年8月16日在上海举行了周信芳的遗骨安葬仪式。骨灰供奉于上海龙华革命公墓,后与第二任妻子裘丽琳合葬。

家庭

第一任妻子刘凤娇(育一男两女)

  • 周信芳故居
  • 周信芳故居
  • 长子周丕承
  • 长女周采艺
  • 次女周采苹

第二任妻子裘丽琳(育两男四女)

  • 长女周采藻
  • 二女周采蕴
  • 三女周采芹
  • 长子周少麟
  • 次子周英华
  • 四女周采茨

弟子

他的学生有1949年以前收的程毓章、高百岁、陈鹤峰、王瀛洲、于宗瑛、王富英、杨宝童、李如春、徐鸿培、王少楼10大弟子和1949年以后收的沈金波、童祥苓、萧润增、霍鑫涛、逯兴才、李少春、李和曾、徐敏初、明毓琨、管韵华、曹艺斌、曹春柏、孙鹏麟、李师斌、张学海、邵滨孙等人。

代表剧目

《徐策跑城》、《乌龙院》、《萧河月下追韩信》、《四进士》、《扫松下书》、《斩经堂》、《清风亭》、《坐楼杀惜》、《义责王魁》、《打严嵩》等[2]

讨论量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