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日趨嚴重 把握機會為香港《長遠減碳策略》發聲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190920

全球暖化日趨嚴重 把握機會為香港《長遠減碳策略》發聲

博客

發布時間: 2019/09/20 12:10

最後更新: 2019/09/20 12:32

分享:

分享:

全球暖化日趨嚴重 把握機會為香港《長遠減碳策略》發聲

自6月初開始,香港人經歷了動盪不安的3個月,未必留意到政府同時正就《長遠減碳策略》進行公眾諮詢。轉眼間,諮詢期已到尾聲,香港人可會意識到此議題的重要性,把握最後機會為未來發聲呢?

全球暖化日趨嚴重,導致極端天氣頻生,香港今年經歷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上半年。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數據亦顯示,近月世界各地均受熱浪侵襲,今年7月更打破140年以來的紀錄,成為全球史上最熱月份。

再生能源發電 最直接有效減碳措施

香港接近7成碳排放來自發電,雖然政府經常強調本港將會逐步淘汰燃煤發電,並利用更多天然氣發電以減少碳排放,但天然氣同樣是化石燃料,採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減碳措施。

此外,天然氣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有研究發現部分天然氣在開採、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可能會洩漏到大氣中,大大增加全球暖化的風險。

事實上,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擁有充足的日照時間,而作為一個沿海城市,風力資源亦相當豐富,政府應善用天然資源,積極發展太陽能及離岸風力發電設施。

港應開放電網 促社區能源自主

中國近年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2018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超過720吉瓦,比2017增長超過1成。長遠來說,香港政府應促進跨境合作,充分利用大灣區的地理優勢和自然資源,以高度可靠的專綫方式直接輸入可再生能源,提升本港零碳能源供應。

香港現時的電力市場由兩間電力公司以「垂直整合」方式經營,從事發電、輸電以至配電等大部分業務。為減少能源浪費,政府必須促進兩電加強聯網,互相分享備用發電容量,以降低高峰用電量及減少興建新機組的需求。

此外,全球多個國家早於80年代中期已實行電力市場規管架構改革,分拆發電業務與輸配電業務,以容許新競爭者自由進入電力市場。政府應參考外國成功經驗,開放電力市場,容許更多分布式電力加入電力市場,促進可再生能源長遠的發展。

【瀏覽全文:港長遠減碳 可再生能源要追落後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洪藹誠 香港地球之友高級項目經理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