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48歲夫婦擁逾4000萬資產 如何製造每月6萬被動收入提早退休?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10902

【退休規劃】48歲夫婦擁逾4000萬資產 如何製造每月6萬被動收入提早退休?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9/02 17:30

分享:

分享:

距離退休愈來愈近,不少人開始考慮如何配置資產令退休生活更安穩。今次個案由《富足家庭認證導師》何芷美(Denise Ho)提供。劉先生過去運用借貸以增值資產,已成功累積一定財富,現階段希望把資產重整,逐步製造每月被動收入6至7萬元,如能達標就考慮提早退休,理想退休年齡為55至60歲。

【50歲夫婦擁逾3000萬資產 提早退休唔憂無錢應諗乜?:按此

劉先生現年48歲,從事建造業項目管理及策劃工作,月入10萬元,太太是註冊護士,月入5萬元,育有兩名12歲及10歲的孩子。家庭開支主要由劉先生負責,太太會支付自己的保險保費及一些瑣碎費用,但毋須負擔雙方長輩生活費。劉先生每月收入大部分應付日常生活開支,盈餘不多,還未計算一家人的旅行娛樂開支,正常情況下,劉先生的每月收入及支出僅達平衡。Denise評估了劉先生現時的資產狀況,雖然物業價值很高,但帶來的被動收入不高,按揭貸款還進一步拖累收益率,股票的收益亦不理想,所以建議他考慮重新配置資產,為未來退休製造足夠現金流。

【背景】

  • 姓名:劉先生及太太
  • 年齡:同為48歲
  • 職業:大發展商項目管理及策劃、註冊護士
  •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分別12歲及10歲

【現有資產】

  • 港元及外幣存款:100萬元
  • 強積金累算權益:150萬元
  • 股票及基金:400萬元
  • 自住物業:1,700萬元
  • 自用車位:200萬元
  • 香港及國內收租物業:3,020萬元

資產總值:4,170萬元(扣減未償還1,400萬元)

【家庭每月收支】

收入

  • 每月收入:15萬元
  • 租金收入:3.88萬元

開支

  • 供樓:7.24萬元
  • 家庭開支:3.6萬元
  • 個人開支:1.5萬元
  • 退休金供款:5,000元
  • 保險保費:1,400元

【每月結餘】

  • 盈餘:5.9萬元

劉先生現有100萬元現金,Denise認為劉先生應保存約等於6個月日常支出的金額為應急錢。另外,他有約300萬元投資於不同類別股票,包括大藍籌、美股及國企股等;債券基金100萬元,收取年度化收益近8厘,還有150萬元強積金累算權益。

物業方面,自住物業現值1,700萬元,按揭700萬元,另有一收租物業現值620萬元,尚有400萬元按揭,收租抵銷八成每月按揭供款,自付約3,000元。自用車位一個現值為200萬元,尚有60萬元按揭。此外,劉先生10年前在內地購入兩個物業,現已升值至2,000萬元人民幣,尚有200萬元按揭,扣除按揭後,每月淨租金約4,500元人民幣。

放棄租金套現重新投資

要達至期望被動收入的目標,Denise認為劉先生在內地的兩個物業是關鍵,劉先生也有打算從國內物業製造資金,其中一個方法是將物業加按套現,但他沒有內地工作戶口,銀行不會受理;至於在香港申請,只有少數中資銀行可以做內地按揭貸款申請,且只限於有規模的樓盤,審批非常嚴格,成功機會很低,因此這個不是可行方案。另一方面,因為這兩個物業已有一定升幅,如沽售將失去每月數千元的淨租金,但可套現資金約等值2,200萬港元,可投資在其他資產,收益比只有不多於2厘的租金收益率高。

【為子女升學與退休作準備 80後中產夫婦冀加按物業買分紅保單可行嗎?:按此

100法則配置不同資產

現時劉先生的投資組合除了物業以外,最主要是股票及基金,保證成分高的穩健金融產品欠奉。若要平衡風險,Denise建議可運用「100法則」,將套現資金及扣除自住物業後的資產配置到不同資產,52%在進取資產,包括股票,資本增值型基金及投資物業等,其餘48%便應選擇平穩收益類資產,包括派息型基金,儲蓄型保單及年金等。如願意承擔多些風險,可考慮利用保費融資策略提升收益率,但申請前要了解運作模式及風險。

按估計,新組合整體能達到劉先生期望的每月被動收入目標。Denise還提示劉先生,由於資產類別及數目不少,子女又未成年,應做好遺產承傳的安排,以確保資產能按自己的意願傳承,最基本便是成立遺囑。

製造收益前,要先管理好個人風險,而保障方面,劉先生15年前已投保人壽保障150萬元,危疾保障50萬元,醫療保障包括有公司的團體醫療及個人投保了自願醫保的基本計劃。看似全面,但不足夠,因香港的物業及車位已有1,160萬元按揭,萬一劉先生因疾病或意外而早逝,保險賠償金起碼要有這筆金額,讓家人不用擔心居住需要。他現有危疾保障額偏低,但要加大保障又保費不輕,所以建議他應該將部分資金用作購買儲蓄型保單,製造專為應付和患病有關支出的儲備,以備不時之需。最後,當然一家四口都要安排保障全面的醫療保險。

點擊圖片放大

 

【原文刊於第720期《iMoney》(收費文章)】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