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騙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 | 數位專題 | P#新聞實驗室

誰騙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

最後更新日: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不明連結要注意!小心是釣魚簡訊!
我知道了
配編26332000商品已送達門市,金額999元,請到店付款取貨。查件抽獎goo.gl/ptsnews
網路上找到知名蛋黃酥購買連結,不用排隊而且一盒含運只要300元!你興奮得準備打開享用⋯⋯
你決定向誰打電話?
打給包裹上的寄件公司,詢問退貨方式。回到當初下單的網頁,聯繫客服退貨。
嘿,掉入一頁式詐騙陷阱的你,其實並不孤單。 全台5至8月共偵測到377萬筆一頁式詐騙網站,消保處相關投訴1至8月則有2,739件。 你想知道背後藏鏡人是誰嗎?一起出發了解詐騙世界吧!
請繼續往下捲動
第一章:找到那位刑警地點:警政署

神鬼交鋒四年,警方為何逮不到一頁式詐騙集團?

滑臉書或瀏覽新聞跳出一頁式廣告,上萬元的日本名牌藍芽耳機,清倉價只要二千元,不少人搶著下單,到貨的卻是劣質仿品。這類的一頁式詐騙,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盛行,你我身邊都曾有親友誤入陷阱。 然而要找「真賣家」求償幾乎不可能,在意得失的消費者,多數轉而找包裹上的「非賣家」理賠,也就是協助代寄包裹的理貨業者
理貨業者在法律上並無明確定義,又稱國內代理人、國內集運商,常以「非賣家」自居,工作內容為協助境外業者在台派送包裹,非政府特許行業,多數為一般公司,常以企業社、商社等方式命名。
。但要退貨成功,根據自救會成員經驗,曾有人耗費七個月才索回退款。
行政院消費保護處(以下簡稱消保處)統計,自2020年到今年中就收到超過5000筆申訴,同期尋求警政單位協助的「假網拍案件」也有約4千筆。近兩年合計近萬筆的案量,卻只有一件被依詐欺罪起訴,但進度緩慢,至今仍停滯在台北地方法院等待審理,詐欺罪最重不過七年以下徒刑,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而且涉案業者能不能被判有罪,連偵辦的員警都透露,不敢樂觀。 是一個商品各自滿意度的表述,還是真騙錢假消費的買賣糾紛?執掌165反詐騙專線、刑事警察局預防科股長洪國倫直指原因。
刑事警察局預防科股長 洪國倫
涉及境外、案件金額低、難以證明相關業者詐欺犯意,是一頁式詐騙難以定罪的三大主因。
一同受訪的偵查員張佳勳補充,「一頁式廣告內容物的價格,平均我們觀察就是在800到1500之間,其實那個金額不是很大,(理貨業者)不差你這個,賠你這個錢,我就雙方和解就可以了。」 洪國倫解釋,若嚥不下這口氣,只要民眾認定是詐騙並提供事證,警方都會受理報案。但下一步,當案件移送到地檢署,協助運送的理貨業者若以「不知情,只是協助運送」撇清責任,加上願意退款,便被認定是民事糾紛 只是,只要業者退款,就代表它沒有犯意?消費者又要如何證明,貨物品質與廣告上的美圖有落差?一頁式詐騙這種「小惡」遊走在犯罪與交易糾紛間的模糊地帶,但卻有一絲的不尋常,讓保二總隊刑警大隊偵一隊嗅出不對勁。
保二刑大偵一隊長 張世傑
理貨業者負責退貨、退錢,你這家(中國)集貨業者退一件、退兩件、退十件、退一百件 ,你不覺得有問題嗎?甚至退回來的東西,重複再寄一次,你說他真的不知道嗎?
多件問題包裹退貨,頻繁發生在特定的一家理貨業者身上,成為警方追查的動機。 2020年7月,北市某報關行與桃園某理貨業者,遭警方認定協助中國業者在台灣投遞假冒或劣質商品,甚至將退貨包裹二次寄送給無辜民眾,依詐欺幫助犯罪嫌起訴,這是首宗國內一頁式詐騙相關業者遭起訴案件。 保二刑大偵一隊隊長張世傑解釋,去年7月成功起訴的案件,警方查獲理貨業者依照中國賣家提供的名冊出貨,並將退貨的貨物二次寄送,證明業者與中國賣家有「犯意的聯絡」,成為偵辦關鍵;至於合謀的報關業者則是涉及虛偽報關,缺漏近二百張報關委任書,負責人雙雙依詐欺幫助犯
根據刑法總則,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
移送。
警方破獲不肖業者倉儲,內部大量囤積劣質商品。(保二刑大偵一隊/提供)
保二刑大偵一隊從2018年成立專案小組,主動從165專線資料庫中撈取資料,鎖定調查民眾報案時詐騙包裹上的寄件人,再聯繫受騙民眾,請求提供相關線索,化被動為主動,累計案量取得院檢認同。 張世傑表示,近三年的偵辦過程發現,數十坪以上大規模倉儲有三至四件,小型個體戶也有四至五件,也有業者在一般公寓的客廳簡單疊起貨架,收發貨做起小生意。但即便揪出不少可疑案件,成功起訴的仍只有一件,機率實在很小。 但也有不少業者喊冤,表示他們只是負責運送,也無權打開包裹檢查,何來協助詐騙之說?境外包裹抵達消費者手中,需經歷層層轉手,要釐清責任歸屬,得先了解境外包裹是怎麽抵台的。
警察先生
金流難追,我們警政單位也很棘手。
初級被騙玩家
好吧,那我到貨倉那裡問看看。
初級被騙玩家
你好,這個包裹是從這裡送來的嗎?
送貨員
我不清楚呢,我只負責送貨。
第二章:追查理貨業者地點:貨物包裝倉庫

詐欺獵人究竟是誰?理貨業者撇清:我是「非賣家」

飄洋過海到台灣的包裹,紙盒上的「非賣家」,是民眾收到詐騙包裹後,可追溯的第一個相關人。為了實測理貨業者退貨途徑如何運作,在中秋節前夕,我們刻意走入一頁式詐騙陷阱,在網上向一家自稱是台灣知名品牌的業者訂購蛋黃酥。
上述種種情況,與網站描述明顯有名實不符之處;退貨的理由一應俱足,致電紙箱上的客服成為追查真相的第一步。 果然也不出所料,開頭為02-的號碼,是一支無人接聽的傳真專線,除此之外,我們跟上當的消費者一樣,找不到其他的客服管道。 我們再將廠商名稱(以下代稱A公司)輸入搜尋引擎,循線發現業者登記的另一支公司電話。 「您撥的號碼暫停使用。⋯⋯」。

是誰賣我蛋黃酥?為境外賣家搭橋卻免責?

保二刑大偵一隊長張世傑解釋,除了少數幾家如順豐快遞等跨國跨境集團,一般國內大型物流公司,幾乎不會直接承攬中國跨境空運包裹,因此,自稱非賣家的「理貨業」因運而生──貨物經報關行報關入境,抵台後由理貨業者代收,再依照中國集運商提供名單,以超商或是物流管道運送到消費者手中。 只要是跨境貨物進出口皆需申請報關,一般俗稱的「報關行」屬特許行業,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另外,與航空公司簽訂契約協助交付貨物的航空貨運承攬業,主管機關則是交通部民航局。但大多數「理貨業者」將報關、空運承攬等需要特殊許可制的環節交付外包,自身僅處理境內派送。 不同於報關業、航空承攬業有特許法規約束,理貨業者是上述三者唯一不需政府特許,只需要依照公司法成立,而主管單位經濟部商業司,也沒有直接介入管理的法源依據。
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黃啟明
他(理貨業者)跟國外說我可以幫你報關,我可以幫你承攬,可是他把貨接來了,丟給我們有牌的業者去處理。
在一頁式詐騙案件中,若欠缺具體事證,證明理貨業者的確與中國賣家有勾結,這一連串貨物運輸,僅能被視為一般商業行為,加上目前大多數理貨業者皆「賠錢了事」,更難透過刑事詐欺的方式偵辦。

理貨業者現無法可管 消保官也無強制力介入

無法與寄送蛋黃酥的「非賣家」搭上線,我們將廠商名稱提供給行政院消保處,真相的模樣更清晰了一些。「A公司今年突然有申訴案,之前完全沒有,到今年8月,總共是707件。」消保處副處長吳政學說道。他並出示資料,2021年1至8月全台2062件一頁式詐騙申訴案,A公司就佔了近三成五,排名第一。
根據經濟部商工登記資料,A公司2020年10月才成立,所在地為桃園市,所營事業包含倉儲業、理貨包裝業等,並不具有航空貨運承攬或是報關許可證。換句話說,A公司正是名符其實的「理貨業者」。 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竟是一而再而三的被投訴大戶,過去幾個月,難道沒人管它? 轄區的桃園市政府法務局消費者保護室主任邱玉霞解釋,確實有收到大量與A公司有關的消費糾紛,消費者因收到的商品與網頁廣告不符,撥打客服要求退貨退款,電話卻永遠忙線中或無人接聽。 但邱玉霞表示,受理申訴後,市府多次發函至A公司所在地,業者有回文允諾退費,後續也有消費者回應已收到退款,撤回案件。 當民眾拿回退款,不再提出二次申訴,就代表案件告終,消保官、警方也就無法介入,案件以一般消費糾紛結案,深入追查的機會石沈大海。 至於我們購買的蛋黃酥過期了,找不到真賣家,也聯繫不上理貨業者,更別談退貨退款。 面對理貨業者「有來吵才給糖」的消極態度,民眾除了循消保途徑爭取合理權益,真的就束手無策嗎?邱玉霞坦言,以此案件為例,桃市府曾函請A公司到府說明,但A公司表示僅承接國際包裹轉運業務,並非賣家,加上消保中心只有行政調查權力,對於A公司的約束,除了要求「妥適處理糾紛」,實則缺乏強制力。 若再向上追,能從報關資料中找到其他線索嗎?
初級被騙玩家
⋯⋯(如果一頁式詐騙包裹都是境外來的,那我去問看看報關行吧⋯⋯)
報關行員工
有什麼事嗎?
第三章:貨物通關中⋯地點:海關

報關行也參與詐欺遊戲?業者喊冤:僅憑報單通關

境外包裹想要抵台,必須經過合法報關程序,因此臉書上的自救社團,有許多受害者質疑協助報關的報關行牽涉其中。
北市報關公會快遞小組主委 游宗鍵
報關行接收到的資訊,並不曉得這一件是不是詐騙物品,我們得到的資訊只是這物流(集運商)給我們的,那我們就是照這方式去申報。
游宗鍵解釋,當消費者從一頁式詐騙網站下訂單,賣家便會取得消費者的手機及姓名,並將資料與貨物轉交給中國境內集運商,集運商再委託台灣業者協助報關。

實測一頁式詐騙包裹如何報關 竟發現申報不實

在一頁式詐騙案例中,民眾會反應的,通常是收到與訂單不符的商品或劣質品,但只要集運商提交給報關業者的資料與貨物一致,且沒有涉及不法,便是符合「規定」的。 「海關在邊境上的職責,就是去檢查他申報的內容跟實到貨物是一致的,至於實到貨物跟他廣告上的是否一致,這個我們海關是沒有辦法去察覺的。」這是規定,卻也是關務署通關業務組長劉芳祝對於為何一頁式詐騙難以從關口擋下,直接的回應。 但若遇到申報不符,或是冒名報關,報關業者恐怕無法以「只是做生意」來卸責。 為了進一步驗證境外包裹通過關口可能有漏洞,我們先後在二個不同的一頁式詐騙網站下訂「自稱台灣生產」的蛋黃酥。不令人意外,兩件都是「中國製造」的境外包裹,一件是先前退不了貨的過期蛋黃酥,沒有報關紀錄;另一件雖然沒有過期,卻也延伸出冒名報關、申報不實的問題。
打開實名委任系統,一筆金額僅93元的「Graven Image」,與網站的下訂資料全都不相符,我們決定致電報關業者客服。
報關業者僅憑中國集運業者提供的資料報關,消費者則被蒙在鼓裡。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科長林錦宏認為, 只要收貨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報關,那就符合冒名報關條件,報關業者將遭行政裁罰,甚至涉及偽造文書罪

不肖業者拿舊資料報關 鑽簡易報關方便之門

為加速貨物通關效率,2001年財政部關務署推行簡易申報制度,完稅金額五萬元以下的貨物可以採用「簡易申報」,免除繁瑣的紙本文件,只要收貨人有進 行實名認證
關務署公告,從2020年5月16日起,報關業者進行快遞貨物報報關時,未具結申明取得進口人報關委任文件且進口人未經實名認證者,將不受理報關
,貨物經查驗就可以通關,收貨人再透過報關行或「EZWAY易利委」App完成委任。
若境外包裹入關,需要經過收貨人實名認證,那我們實測的另一筆蛋黃酥訂單,到貨卻未有報關紀錄,又是以誰的名義抵台? 保二刑大偵一隊長張世傑就指出,曾查獲有不肖報關業者會拿過去的顧客資料進行報關作業,C1通關
出口貨物以自動化連線報關後,系統按進出口廠商之等級、貨物來源地、性質及報關行等篩選條件,將報單分為C1、C2及C3三種通關方式。其中C1通關方式,在進口貨物完成繳稅,即可持憑提貨單到貨棧提貨。書面報單及其他有關文件正本,由報關人保管一年,海關於必要時得命其補送或前往查核。
的貨物,後續沒有涉及不法或申報不實等問題,書面報單就不會被海關查驗,因此業者膽敢走險一賭
不過收到沒有報關資料的境外包裹,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它根本沒有離開台灣。 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高振明點出其中奧秘:
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 高振明
他(理貨業者)退不回去中國大陸,寧願把這個東西設在台灣,當一個倉庫秤斤論兩在賣。
不願再負擔寄回中國的運輸成本,無處可去的退貨,前幾年在夜市出沒,成了任君挑選的「盲包」。 賣家緊抓著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態,把「不要」的退貨,轉化為「想要」的福袋,試圖榨取最後一點利潤 但民眾漸漸發現盲包品質差,不再「上當」。包裝下的秘密,還衍生出另一個換人再消費的可能。 有不肖業者轉而將退貨包裹再次投遞給在一頁式網站下單的消費者,成為一頁詐騙「再詐騙」。來自廣西南寧的蛋黃酥包裹明顯有拆封痕跡,或許正是業者想試試,會不會再被消費者識破,再賭一把的證據。

報關業者能從源頭篩選廠商 杜絕一頁式詐騙嗎?

既然貨物入境不能缺少報關流程,那麼報關業者是否能從源頭篩選,與經常遭投訴的業者終止契約,合力阻絕一頁式詐騙? 高振明直言,若貨物涉及冒名報關、申報不符,那的確是報關業者的責任,但他也認為,「說實在,生意送上門來,沒有說不做的,只能這麼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我們(合法業者)不願意啊,我們這些正常貨,就是這樣子細水長流在做。」 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科長林錦宏也不樂觀,「因為生計,你的貨就是掌握在大陸那邊,今天可能找A報關業者,他不想接,他就找B找C,永遠會有人要賺錢。」
初級被騙玩家
你好,我想請問報關行、集運商真的都沒有責任嗎?
關務署員工
這你就問對人了!
第四章:請出示報關單地點:關務署

境外包裹偷天換日 關務署怎麼防?

你曾經買過淘寶嗎?是否也曾被提醒,要下載「EZ WAY易利委」App,完成實名認證才能收到包裹。 關務署於107年鬆綁法規,民眾可透過「EZ WAY易利委」App,以手機門號綁定個人身分證號實名認證,當貨物入關查驗通過後,可免去紙本文件,在App中點選「申報相符」即可完成報關手續;也可選申報不符,擋下不是自己購買的境外包裹。 關務署也希望透過「EZ WAY易利委」,減少不實報關,降低民眾一頁式詐騙受騙機率。

未確認報關資料貨先到 實名認證形同虛設?

我們實際透過「EZ WAY易利委」查詢,的確有一筆在一頁式詐騙網站購買的商品被報關,但在收到通知並回覆申報結果前,貨物早已送達家門口,即便點選申報不符,仍無法擋下。 進一步詢問關務署,一般民眾根本不知道一頁式詐騙網站下訂的是境外包裹,因此不會下載「EZ WAY易利委」App,更不可能有如官方設想,主動回覆申報情形? 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科長林錦宏坦言,即使沒有回覆申報結果,為講求通關效率,現行制度的確是採取「先查驗放行,後完成委任」的方式,民眾仍舊可以收到貨物。
關務署通關業務組科長林錦宏。(攝影/梁駿樂)
即便已經收到貨物,我們仍按照系統指示,按下申報不符選項,卻未獲任何回應。關務署通關業務組長劉芳祝解釋,按流程關務署同仁會打電話與民眾確認,但案件量較大,民眾若沒有接到電話,可自行至關務署網站下載申訴申請書,簽名後寄到關區,就會啟動行政調查。 林錦宏補充,「未來我們會要求業者先預報給民眾,按確認後再送來台灣通關。不過,你要安全還是速度快?我現在就是擔心,每個民眾都要安全,(海關)就會整個卡,所以我們要一點時間讓業者調整他的作業,現在不敢貿然(推行)」

通關速度與報關謹慎度相衝突 關務署找解方

空運快遞的通關方式,就是為了提升貨物運送效率,根據關務署資料,109年空運快遞簡易報單共有5626萬餘筆,平均每個月有近470萬筆,若進貨人每筆報關紀錄都採取委任後放行,關口恐怕會大塞車。 關務署在10月召開記者會,宣布預計12月底試辦「異常進口人」預先委任制度,曾遭民眾檢舉冒名報關、海關查獲疑似人頭等帳號,改為收件人先確認包裹才放行。並預計在明年3月開放民眾自願設定「申報相符後,海關才放行」,降低對通關速度的衝擊。
關務署通關業務組長劉芳祝建議,民眾若有網路購物習慣,都可以下載「EZ WAY易利委」。(攝影/梁駿樂)
劉芳祝也建議民眾,只要有網購習慣,不管是否使用跨境電商,皆可以下載「EZ WAY易利委」App,檢視自己是否有遭到冒名報關。未來也期望透過行政條文的修改,請報關業者在報單上註名集運商名稱,讓關口能夠加強高風險業者的管理,約束報關業者慎選合作廠商。 循著物流逐層上追,無論是理貨者還是報關行,皆是承攬業務的角色,難以直接證明與幕後詐騙業者有直接關聯,如果改從網頁下手,有辦法追出真正的賣家嗎?
初級被騙玩家
(不知道從網站IP下手,能找到賣家嗎⋯⋯)
第五章:指認IP位置地點:防詐網咖

一頁式詐騙網站IP位置在境外 真賣家瞞天過海

「一頁式網站」是許多小型電商業者起步的平台,但近年卻成為詐騙繁殖的溫床。為何不肖業者選擇設局一頁式網站來行騙?Lihi短網址創辦人、同時也熟知電商行銷生態的貝克菜認為, 「一頁式網站的行銷非常專注,全站只有一個產品,轉換率好,讓消費者想購買的慾望非常高」 「限時下殺」「超低優惠!」「買一送一出清價」一頁式詐騙善用限時限量口號,製造搶購假象與大量正評,不只跟緊時事推出產品,也緊抓流量藝人,甚至直接盜圖。「哪一個產品被某個藝人代言,然後流量很大,他們就懂得要去複製」貝克菜說。

架站快、成本低 一頁式詐騙網站迅速繁殖

一頁式網站架設速度快,加上詐騙業者的商品素材皆是「拾人牙慧」,技術熟練者只需要30分鐘至1小時就能完成架站,成本也相當低廉。 根據貝克菜觀察,目前一頁式詐騙網站大部分使用中國的套裝軟體,設置成本一個月大約一至二千元台幣。趨勢科技全球消費市場開發暨行銷協理、也是趨勢科技防詐達人專案經理劉彥伯提到,有些業者甚至不花一毛錢,就能搭建詐取荷包民眾的入口,「他都用試用版,申請很多帳號,透過一個月兩個月的試用期限,就用這個來騙人。」 快速生成、維運成本低廉,一頁式詐騙網站成了「可割可棄」的產品,獲利了結後,業者只需要關閉網頁就能棄站而逃 劉彥伯分析,「(一頁式詐騙網站)每次在大量爆發,都是剛成立的大概一週,他會最大量的投放,大量投放成功後網站流量會衝高,變Google搜尋自然流量的時候,收到足夠的錢他就閃了。」
趨勢科技防詐達人行銷協理劉彥伯。(攝影/梁駿樂)
貝克菜與團隊架設的「電商網址信任度」網站Safebuy,就是以「網域
網域名稱(domain name),也就是網路的地址,為IP位置的代稱,方便記憶。以https://news.pts.org.tw為例,其中pts.org.tw即為網域名稱。
」存續時間,作為評分電子商務網站信任度的指標之一。貝克菜指出,「一頁式詐騙網站半年內一定消失,一直放棄(關閉網站),你的網域永遠不可能成熟,因此兩年以上網域才開始加分」。

網站IP在境外 警察與騙子線上諜對諜

我們能在網站消失前,透過網域追查出賣家的蛛絲馬跡嗎?很遺憾,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一頁式詐騙網站雖然有時會不小心露餡,出現中國用語或是簡體字,但境外IP位置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 位址為一串數字,可以讓使用者辨識特定裝置在網際網路上的實體位置。
位置不一定在中國。劉彥伯團隊的經驗歸納發現,「實際上看到有在中國註冊,也有在美國註冊的,東歐的註冊比例也有變高。」
真實賣家隱身在世界各地的IP後,形成台灣的刑事偵辦單位遍尋難著的盲點。刑事局預防科偵查員張佳勳,一語道出從源頭斬斷一頁式詐騙的困境:
刑事局預防科偵查員 張佳勳
它的架設位置、IP位置都在境外,我不可能去封一個境外的IP一個網站讓他下架,這也是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
無法主動偵辦隱身一頁式詐騙網站後的賣家,政府與民間攜手建立防護網,避免消費者踩入陷阱,趨勢科技防詐達人與警政署165防詐騙專線合作,提供免費工具讓消費者避雷。 但劉彥伯坦言,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現在提的許多辨識方法,很快就會過時。以網頁加密憑證(SSL)
網頁加密(Secure Sockets Layer,SSL)憑證,可保護網頁資料被駭客竄改或是存取。有取得SSL憑證的網頁,網址會顯示https:// ,表示網站資訊有經過加密認證,反之,僅顯示http:// 的網頁沒有安全連線。
為例,劉彥伯提到,過去申請一個SSL,一年的成本可能要多個三至五萬,但 詐騙業者獲利高,申請憑證已成為可負擔的成本,且設有SSL憑證的網頁有利Google搜尋,業者甘付成本提高曝光率
目前許多一頁式詐騙網站都已具有網頁加密憑證。(攝影/李金龍)

如何避免踏入陷阱? 注意多元金流與資訊透明

一頁式詐騙架站技術精益求精,消費者該如何跟上腳步防範?劉彥伯與貝克菜皆提到「資訊透明」與「付款管道多元」是關鍵。 除了務必確認購物網站有暢通的客服、明確的公司名稱與地址、電話,更要留意是否有貨到付款以外的支付方式 貝克菜指出,目前台灣消費者在電商平台的消費習慣,四成為物流貨到付款,四成為超商取貨,只有兩成是刷卡或金融轉帳,不肖業者正是抓準台灣消費者的網購習慣,且「若使用刷卡,金流會卡在銀行一段時間,當有太多消費者循爭議款項退款,就會終止與該業者的合作」。
目前許多一頁式詐騙都採取超商貨到付款方式。(攝影/梁駿樂)
劉彥伯也提到,「匯款的話我就要有人頭戶,人頭戶你在黑市交易要去買,而且警方一鎖定就凍結了。一頁式詐騙相對金額少,用人頭戶其實不划算,人頭戶多用在大筆金額的像投資型詐騙,這個有成本考量。」不管是從物流端下手,還是想破解網站背後藏鏡人,「境外」二字無疑阻斷所有可能,一旦落入一頁式詐騙,難道就無可逃脫嗎?
初級被騙玩家
難道⋯⋯真的就只能算了嗎⋯⋯
咦,這裡有個寶典。

一頁式詐騙難防,決勝焦點在民眾手上

根據行政院消保處統計,2017年起開始出現一頁式詐騙相關申訴,至2019年都還保持在1000件以內,但 隨疫情爆發、網路購物興盛,2020年申訴案爆量至2266件,今年狀況更嚴重,光一至八月就高達2739件,超越去年整年案量。 消保處副處長吳政學推測,疫情加上奧運熱潮,防疫物資與運動員周邊商品的一頁式網站的確有增加,但他也認為,「相關部會在宣導,當然包括自救會,很多自救會他會教導民眾怎麼做,所以他們會說申訴有用,說你一定要申訴,因此申訴量會變多。」
資料來源:行政院消保處、警政署統計室
但數字也有被低估的可能。一頁式詐騙因為貨物低價,雖然理貨業者、超商與大型物流皆有提供爭議退款機制,但退貨流程繁瑣,讓許多民眾遇到了只想自認倒霉,不只形成案件黑數,更持續讓業者有利可圖 當申訴案增多,隱形黑數也不可能少。刑事局預防科股長洪國倫指出,「這個損失實在太小,有的就覺得這樣我就算了,就買一次教訓」。

網站IP在境外 警察與騙子線上諜對諜

一頁式詐騙從網站架設到物流運送,參與的業者無論知不知情,實質上都已從中獲利,當這條產業鏈斬不斷,有人從中作亂,誰也不會就此收手 。吳政學呼籲民眾,遇到一頁式詐騙要勇於退款、申訴,斬斷一頁式詐騙的獲利,才能從源頭遏止。
一頁式詐騙逐漸變形,變成以個人帳號在臉書各大社團行騙。(圖/擷取自臉書)
不過,趨勢科技防詐達人專案經理劉彥伯也觀察到,詐騙份子就是有辦法,在各部會防堵中,不斷改變操作手法。 現在更多的是社群平台上的「個人帳號」在行騙,將消費者從平台帶往更隱密的通訊軟體中,導致過往偵測一頁式詐騙網站的指標全都失效。 「個體戶我們比較多是仰賴那個用戶回報,所以其實越多人用我們這個服務其實對大家都好,會越準確。」劉彥伯認為,通訊軟體形同沙盒,只能仰賴「工人智慧」,累積足夠資料庫。

平台難介入交易過程 民眾自保成關鍵

也有輿論質疑,一頁式網站最大宗的曝光管道是臉書,社群平台應該對此負起責任。但貝克菜認為,要平台直接介入交易過程並不合理,「我沒有買過我怎麼知道他是詐騙?」,他認為臉書廣告審查無法依照一頁式詐騙網站提供的素材,就能判斷是否屬於詐騙,再者,若臉書或其他第三方平台嚴格管制一頁式網站,將會扼殺其他剛起步的小型電商業者創業之路,「今天只要是一頁式網站,我就全部把他打爆,那其他有信譽的商家怎麼辦?」
一頁式詐騙氾濫,民眾購物時需要多停看聽,才是根本之道。(攝影/梁駿樂)
第三方平台無法從源頭控管,警政單位只能透過後續偵測將資訊回報給臉書參考。洪國倫提到,「我們當然也是跟臉書有聯繫。這我們都會發現有一些疑似犯罪或犯罪的情況的時候,我們也會把相關的情資轉給臉書做參考,那就是希望他們就是加強審核。」
消保處副處長 吳政學
天下沒有白吃午餐,一個耳機二萬塊,它標兩千塊你也相信,你看它永遠都在促銷,倒數幾件永遠掛在那一邊,我覺得這個都是一個明顯的一個跡象。
消保處副處長吳政學笑稱是老生常談,但他仍要提醒消費者,挑選知名的大型電商平台購物,才能自保,「尤其這些在臉書上貼,你也不知道是誰,買了之後發現爭議,我覺得不值得」。 一頁式詐騙遊走在消費糾紛與詐欺的灰色地帶,加上源頭在境外,於法無據更難以規管。對於境外包裹來台過程中,各環節的「法外之地」,政府是否能夠透過修法管制,或許才是消費者除了停看聽之外,更期望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