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士提反書院二戰爆大屠殺 舊生親證晚晚見鬼

聖士提反書院二戰爆大屠殺 舊生親證晚晚見鬼

201803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聖士提反書院自上世紀大屠殺後,屢傳見鬼。
聖士提反書院流傳不少言之鑿鑿的鬼古,全因這裡曾在香港保衞戰最後一日,發生本港最慘烈的「聖士提反大屠殺(St. Stephen's College massacre)」日軍無視紅十字旗,闖進被充當戰時醫院的聖士提反書院,用滅絕人性的手段肢解,殘殺近170名手無寸鐵的傷兵、醫生及教員,7名女護士更無一幸免被姦殺,戰後書院不時聽到驚呼與叫喊聲的傳聞,夜半操場也有鬼操兵的靈異事件。
聖誕夜大屠殺 書院變殺戮場
沿着赤柱警署走上斜坡,會走到東頭灣道,雖然這裡看到美麗的藍海,但在香港淪陷時卻遍地鮮血。而在聖士提反書院門前,指示牌上寫着「此處一帶,在日佔時期用作赤柱集中營,數以千計平民被困」。除了成為拘留營,1941年的聖誕夜,更曾發生一次慘絕人寰的聖士提反大屠殺。
1941年日軍侵略香港,香港保衞戰於12月8日爆發,在日本佔領香港前,聖士提反書院是一所男子中學,當中書院大樓即圖書館的主禮堂及地下課室,在歷時18日戰爭中充當緊急軍方醫院,收容大約160名傷兵和7名護士。
日軍大開殺戒 傷兵逐一刺死
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宣布無條件投降。當日天光時,近200名日軍看見聖士提反書院有紅十字符號仍然硬闖,攻入書院大樓大開殺戒,用槍劍將56位負傷臥床沒有任何武器的英軍及加拿大軍人,一個一個刺死。
可以走路的病人和護士則倖免一死,被趕進貨倉囚禁。其中一名護士被帶走時,被一名日軍用鋼盔猛擊頭部、用皮鞭打,不斷掌摑她,但目擊者因被關在儲物室,只能目送一個又一個在場的女子,被日軍帶到浴室。
屍首被肢解 女護士慘被強暴
據當時一名加拿大隨軍牧師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作證憶述,大屠殺後護士及英兵被日軍帶走,隨即聽到悽厲的慘叫聲,直至當日下午一名日本軍官來到制止士兵的暴行,更向未被殺的戰俘表示因英軍已投降,他們才停止虐殺。翌日他發現,170具屍首全堆在病院內,其中兩名英兵,身體被肢解,耳、舌,鼻子等部分全被削走,眼球也被扯走。
除了2名醫生被殺,日本士兵更以傷兵屍體當墊子,在上面輪姦女護士,並在強姦後傷害或殺死她們,最終共7名護士被殺。當中部分屍首被棄在醫院外面的草堆裡,衣服都被脫光,其中一個的頭幾近被砍斷,她們死前亦遭受強暴。另外亦有說法指7名護士當中有4人僥倖生還,但均慘遭日軍強姦。
老兵親證不見活人 火化遺體毀屍滅迹
同日,一名在保衞戰時,加入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的成員,跟隨英籍長官到聖士提反書院巡視,看看是否仍有人未斷氣,但活人不見卻只見百多具死屍。他親眼看到屍體上都是被軍用刺刀捅入的傷口,有死者更被捅上多刀。除了軍人,也有穿白色制服醫護人員,甚至學校職工也被殺戮。日軍其後命令將大屠殺受害人的遺體火化,毀屍滅迹。
還幸當時正值學校聖誕假期,大部分學生已離校,只有約60名海外宿生留校,校內教師譚長萱及少數校內職員,為守護學生留守校園,在大屠殺中同告喪生,在戰爭結束後葬於赤柱軍人墳場。有本港歷史學者研究指,當時日軍進行大屠殺,有可能因為日軍進攻赤柱時遭受頑強抵抗,有日軍當時揚言因在戰事中有兄弟犧牲,所以要殺害醫院內所有人報仇。
大屠殺後書院變拘留營 千人被囚禁
大屠殺後的日佔時期,聖士提反書院校園,連同鄰近的赤柱監獄守衞宿舍,被日軍改作平民拘留營。從1942年1月至1945年8月約2800外國人被關押在此營,當中1000人拘禁在聖士提反書院內,其中約370人拘禁在書院大樓。
現時東翼及西翼的學生宿舍,就是當時集中營醫院,小學部曾短暫用作拘禁俘虜,但不久轉為守衞營房,日本管治當局容許戰俘有限度地組織營房自管,當中書院的大禮堂,成為了被囚人士的生活及娛樂重地。
戰後學生傳不斷見鬼 鬼操兵斷頭台屢傳吶喊
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軍無條件投降,香港重光。但校園在日治期間損毀嚴重,校內的家具被日軍取走或燒毀,集中營內的木地板,大部份被拘留者用作燃料燒毀,書院大樓西面及3號平房的屋頂被炸,直至1947年,聖士提反書院才重開。
正因曾發生過大屠殺,戰後流傳不少鬼故事。校內不時流傳夜半操場有「鬼操兵」傳聞,鬼故言之鑿鑿。校內的運動場被指是當年日軍執行槍刑的地方,有名人亦指曾有同學在草地驚見長髮白衣女鬼,經過時需要唱聖詩壯膽。
小教堂後有斷頭台 宿舍有衣服飄來飄去
而在聖士提反書院1950年為罹難者所建的小教堂背後的大石,被學生相傳是日軍用作斷頭台行刑的地方,當斬首後,人頭會隨下方小溪流出大海。
而校內宿舍亦相傳不少鬧鬼事件,宿生半夜要兩個以上結伴同行才敢上廁所。而宿舍又長又黑的走廊盡頭,經常發生靈異事件,不時有宿生在晚上看到沒有衣架的衣服在宿舍走廊及宿舍外飄來飄去,令宿舍不時聽到有宿生的驚呼與叫喊聲。
大屠殺大樓變法定古蹟 建築連成文物徑
據聖士提反書院文物徑網站指出,當年發生大屠殺的書院大樓,是法定古蹟,早於1929年興建,外牆由花崗岩建成,有拱形巨大支柱,具有鮮明英國殖民地風格,而屋頂則融合中國建築風格,當年更蓋上瓦片,後莆才改用石屎。
除了書院大樓被列為法定古蹟,書院內有不少建築物都成為歷史建築。在2008年,校園內的歷史建築群更串連成文物徑,成為香港唯一擁有校內文物徑的中學。文物館每月均會定期對外開放,由聖士提反書院的學生負責接待及提供導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