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催債手法惡劣,催收員不忍「作孽」辭職(轉貼)@一九七五以後...|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23 19:57:10| 人氣5,9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銀行催債手法惡劣,催收員不忍「作孽」辭職(轉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宗衡╱台北報導

銀行催債手法惡劣,甚至逼死人,近來還傳出要求女學生參加「相親團」抵債。泛紫聯盟等社團昨公布惡質討債銀行排行,榜首為台新銀行;騷擾家人、影響上班甚至威脅恐嚇的方法,最讓卡奴厭惡。

■催收員不忍「作孽」辭職

曾擔任債務催收員的陳先生昨在泛紫記者會上說,為催收債務,內部還流傳教戰守則,「若是學生,就要脅告訴父母;上班族則通知公司」,甚至告知「交出死亡證明就不需還債」,讓一名欠債僅八十萬元的二十六歲學生跳河自盡,陳先生因無法繼續「作孽」而離職。

出席另一場座談的逢甲大學通識教育講師蘇詔勤指出,卡債追討花樣百出,最近出現要求女學生加入「相親團」折抵債務,男學生則被介紹去賣盜版色情光碟。
泛紫聯盟等團體共調查一千二百多名欠卡債的民眾,台新銀行、中國信託及花旗銀行分別被債務人選為最惡質討債銀行的第一、二、三名。台新銀行昨回應,絕無威脅情事,若債務人自認被威脅,「可記錄下過程與催收單位人員,向該行申訴」;中國信託則表示,願配合金管會,從明天起到二月五日暫時停止催收作業。

■惡質討債銀行排行榜

01.台新銀行
02.中國信託
03.花旗銀行
04.國泰世華
05.渣打銀行
06.安泰銀行
07.萬泰銀行
08.中華銀行
09.AIG友邦 聯邦銀行
11.荷蘭銀行

註:可複選
資料來源:泛紫聯盟、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卡債受害者自救會

【2006/01/20 蘋果日報】
記者李國煌/報導

部分社運團體調查認為,多家銀行催收卡債,讓民眾感覺「惡質」,銀行人員說,催收規定很嚴格,過程都有錄音、書面紀錄,如果有債務人認為被威脅、恐嚇,快向銀行反應,銀行會視情節做出處罰。

欠卡債、被銀行討債時,感覺如何?泛紫聯盟、青年勞動九五聯盟昨天公布一項民調,受訪人當中有47%曾被催收,有幾種情況讓欠款人感覺最害怕、厭惡,依序為:

一、騷擾家人,二、影響上班,三、言語汙辱、恐嚇要查封財產,四、揚言要採取其他不利手段。

受訪者認為各銀行中,台新、中國信託、花旗、國泰世華、渣打、安泰、萬泰、中華、友邦、聯邦、荷銀的催收,讓受訪者有「惡質」的感覺。

對於催收,台新銀行說,為了保住債權,催收是必然的,銀行局有頒定催收辦法,銀行完全遵照辦理,每個月銀行都會對所有內部催收、委外催收單位,所做的催收對話錄音、書面記錄、改善報告,進行抽查。

花旗銀行也指出,催收最基本的就是,守法第一,銀行對催收人員的工作態度、標準,都有嚴格的要求。

「只要一有客戶投訴,銀行都會調查。」中國商銀人員說,只要調出電話紀錄,就可以弄清楚,有時候是卡友反應比較敏感,倒是,如果真的有不合適地方,銀行對催收人員都有罰則,從罰錢、警告、記過、甚至開除。

像友邦,前幾天才開除一名催收員,銀行人員說,其實,在目前的社會氣氛下,常常是催收人員被卡友「幹譙」,還被掛電話,自己只能摸摸鼻子、不能怎樣。

欠錢還錢,本來是應該的,但是,現在卻反而變成「欠款有理、討債有罪」。

【2006-01-20 民生報】
記者朱若蘭/台北報導

曾在台新銀行擔任信用卡電話催收的小陳,昨天在泛紫聯盟大爆銀行教他們的「催款招數」:例如把背信、詐欺字眼搬出來,或擺明要約債務人的親友「出來談談」,甚至同事彼此角色扮演,一個當催收,一個假裝律師或法官,聯手逼債務人想辦法還錢。

近乎欺騙的催收手段,不怕違法嗎?小陳說:「怕啊,所以角色扮演是用自己的手機打。電催員一天要打三百通電話、一個月催收七十萬的業績壓力,加上主管不時『監聽』,為了業績獎金,催款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銀行是合法的地下錢莊」。

口才好的小陳說,抓住債務人對法律條文不懂的弱點,「逾期繳款註記影響信用」、「再不還錢告你背信、詐欺」等通常都可以成功,「找債務人的家人或打電話到上班單位」這招最有用,因為債務人害怕「欠錢」的丟臉事被抖出。

小陳說,電催同業間常互通消息,交換催款招數,資深電催員會教新人怎麼抓訣竅,常見新人邊催款邊翻前輩記錄傳承下來的「葵花寶典」,像角色扮演把戲就是催款「法寶」,通常債務人「一聽到律師法官就嚇死了」。

一天最高曾催款一百五十萬元的小陳,覺得自己算是有口德的。他曾聽到同事罵債務人「龜兒子」;一家外商銀行的電催同業甚至說出「你能開出死亡證明來,那我不再催你了」。也有電催打給債務人,債務人家屬氣憤說:「人都死了,催個屁啊,要錢到殯儀館要」,原來廿六歲的債務人被八十萬元逼得走上絕路。

法律系畢業、現為一家外商銀行電催員的小雨說,有時內心很掙扎,像有個媽媽每月賺一萬,「還你們的錢,都是我掃廁所、清大便撿垃圾來的」,他聽了難過,不知該繼續催還是安慰她。

小雨說,電話接多了,知道哪些人是有誠意還錢或故意拖延,有一位爸爸兼了好幾個差,每月還是不繳最低應繳金額一萬五千元。他有不少同事因不想「每天聽哭哭啼啼的電話」離職。小陳說,家人知道他當催款員,叫他「不要做了,這種錢不能賺」。

資深電催員透露,越近過年,銀行催款越積極,「沒人理金管會說的」,過年前催款「辦公室氣氛殺紅了眼」,發卡量前幾名的銀行,早就徵求大批工讀生打算「拜年」催款了。

【2006-01-20 聯合報】

台長:
人氣(5,9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網路轉載好文章 |
此分類下一篇:《賣魚賣到全世界都知道》增加工作上正面意義的對話~轉貼
此分類上一篇:如何面對「加班文化」?(轉貼)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