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術數@iM網欄】天有不測 談春牛圖之龍治水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名人薈萃 - D230915

【宏觀術數@iM網欄】天有不測 談春牛圖之龍治水

名人薈萃

發布時間: 2023/09/15 22:40

最後更新: 2024/04/30 21:01

分享:

分享:

上周剛談及「風調雨順」似應是地運昌隆的一個表徵,9月初起天公似不造美接連送來「黑雨」極端天氣,為本港的應變能力帶來些許考驗,據說其中一小時暴雨破了1884年以來的記錄,萬幸總算大扺安然步過,不如也藉此談下天氣物候預測。

古時中國以農立國,對氣候和節令變化對農耕畜牧都很重要,故此《通書(勝)》內容如「春牛圖」、「地母歌」等經常提及。記得去年底曾於本欄談癸卯流年「春牛圖」時提及預測雨水的「龍治水」,今年只有「一龍治水」,按照古代說法本應屬於雨水較稀少之年份,其時有想到及可以趁今年印證一下其準確性。流年《地母經》中亦云:「春夏雨雹多,秋冬缺雨水」似乎都和本港情況並不一樣。

惟「春牛圖」和「地母歌」所預測應該以中原地區為依歸,香港地處南隅一角未必能代表,至於對中原地區預測是否準確可以於年底作總結。

上圖:2023癸卯年春牛圖

剛好近日看到水務處的水塘至9月4日的存水量資料,真的是這個月下雨較多,而全年降雨又的確未及上年。去年2022壬寅年可是「八龍治水」年份應屬雨水較多年份。雖然至今狂下雨原來仍未能超過去年,但又似乎只差十分一左右及未算太多。事實上「龍治水」的計算方式較簡單,是以春節後多少天到達地支「辰」日,就如癸卯年就是年初一為庚辰日計算出來。就算《地母經》也只是60年循環方式按流年甲子去決定的,能否應付到不同循環周期的變化亦是值得考慮,但亦應有參考價值。

以事實作印證為術數徵驗的重要方法,明年2024年又如何?

2024年太歲甲辰,查閱「春牛圖」也是「一龍治水」的,再參考《地母歌》如下:

稻麻一半空,春夏遭淹沒,秋冬流不通,

魯地桑蠶好,吳邦穀不豐,桑葉末後貴,

相賀好天蟲,估買價例貴,雪凍在三冬

其中有云:「稻麻一半空,春夏遭淹沒,秋冬流不通……」亦是說秋冬雨水較少,但春夏間易有水災。其實按照中國氣候秋冬雨水較少,春夏較多屬於正常,但是否多到成災,引至農作物失收,便可留意明年發展。當中所言「吳邦」約有江蘇一帶,而魯地則為山東地區,惟現時農耕技術,以至天時氣候是否已有改變還是值得印證。

既然單以曆法周期有時難以準確預測氣候物產,古人又有否其他方式呢?

原本長期使用的二十四節氣當然仍為農耕以至生活參考,此外術數家也嘗會使用占術去作預測短時間的氣候變化。當中最為後世所津津樂道者可能是三國故事中的「孔明借東風」,與其說諸葛亮能借東風,術數人仕更相信是能占算天氣變化,並估計是以「奇門遁甲」或「六壬神數」作計算。可惜借東風的故事其實日在「三國演義」而並非正史「三國志」仍難以作實,甚至書中所提及的赤壁大戰或相關內容亦有歷史學家存疑。至於不同占候術或方式,在天文氣象先進發達的今日似乎也將會日漸式微。

下圖:2024年甲辰年春牛圖

作者_區日謙簡介:

術數家兼神秘學愛好者。致力於融會貫通多項術數如天星、玄空風水、紫微、八字、六壬、奇門等等,分析預測未來趨勢、經濟金融以至於流行文化等等,以期掌握先機, 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以外。

更多宏觀術數@區日謙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區日謙

欄名 : 宏觀術數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