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源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潘伟源

中国香港著名填词人、教师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潘伟源,Poon Wai Yuen,出生于中国香港,中国香港著名填词人、教师。
早年在一所私立学校当老师,1978年踏入词坛,发表的第一首作品为方伊琪的《沙鸥》。潘伟源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乐坛的著名词作者之一,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千变万化,作品如今依然为人津津乐道。与香港填词人潘源良并称“二潘”。
中文名
潘伟源
外文名
Poon Wai Yuen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职    业
老师、填词人
主要成就
填词
出生地
中国香港

个人介绍

播报
编辑
潘伟源(Poon Wai Yuen),中国香港知名填词人。原是一名教师,后自荐进入填词圈。
潘伟源早年在一所私立学校当老师,于1988-1991年为东华三院邓肇坚小学的老师。1978年《星岛日报》刚创办“星岛全音”,登报征求填词人。潘伟源把他之前曾和学生玩音乐时自己创作的一首歌曲以及应征信寄给报社。不久报社就回音他被录用。潘伟源自此踏入词坛,他同时亦是首位靠写应征信而得到机会替唱片公司填词的填词人,其中王杰的《几分伤心几分痴 [2]《人在风雨中》 [1]叶倩文的《祝福》《珍重》,陈百强的《一生何求》、温兆伦的《从未试过拥有》和吕方华纳时期日文改编歌曲《不舍得你》,以及徐小凤《双城记》成为他之万古回响作品。

个人作品

播报
编辑
他的作品数量众多,题材亦多样化,并配合不同歌手形象做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少作品相当出彩,成为80-90年代的经典流行歌曲,如《一生何求》《祝福》《几分伤心几分痴》《烈焰红唇》等。

作品评价

潘伟源的歌词创作精于遣情造境,水准稳定也不乏惊喜。人们说潘伟源是把文艺与社会相结合的填词人,奖杯上的金光不过是萤火一点转瞬熄灭,只有真正的艺术作品才不会轻易被吞没。

作品类型

他的词作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情词类,二是非情词类。
  • 情词类
早期的作品多数是以词中人的感情自白为主,较少比喻及场面设计,多以平铺直叙事方式来写作。而且,时常不停地围绕着一个话题翻来覆去,未能有更深的意境。其后,他努力地作多尝试,在有限的情歌空间中作多变化加以包装,并把现代人的生活小节加入词中,施以比喻手法加以描写。
  • 非情词类
非情词作品也不少,多都是因材所需而写,其中以《一生何求》一词,给很多听者留下深刻印象亦或是演绎者陈百强的关系,这首词作体现出他的词风因不同演绎者而不同。其次,他也以社会问题为创作题材并流露出对香港前途的忧虑感。
他的常用手法是以叠字、词、句的结构,以及平行句式,这能加深读者印象,增加压迫感,且能符合流行曲的容易背诵原则,另一方面又会使人感到惊喜。
整体来说,他的词作十分工整,也曾尝试把文艺与社会结合,获得相当大的成功。大多数词作的意境深远,而且用字严谨,押韵非常到家。

代表作

《红尘梦》罗文、《耶利亚》 梅艳芳、《天降奇缘温兆伦 、《正义柔情永在》温兆伦/陈松伶、《流金岁月》 叶倩文、《红尘》 叶倩文、《片片枫叶情》张智霖/许秋怡、《现代爱情故事》 张智霖/许秋怡、《还我情真》 张学友、《旧朋友》黄凯芹、《烟雨凄迷陈百强、《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 彭家丽、 《弯弯的月亮》 吕方、《我是情痴》温兆伦、《从未试过拥有》温兆伦、《随缘》温兆伦、《一生何求》 陈百强、《祝福》 叶倩文、《失恋》草蜢 、 《几分伤心几分痴》王杰、 《护花使者李克勤、《饿狼传说》张学友、《双城记》徐小凤、《天空的心可以愿爱》广州越秀小云雀合唱团/广州天河少儿合唱团 等等。

获奖经历

播报
编辑
获奖歌曲:
蔓珠莎华》演唱者:梅艳芳,1985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潘伟源领奖
爱将》演唱者:梅艳芳,1986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烈焰红唇》演唱者:梅艳芳,1987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祝福》演唱者:叶倩文,1988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祝福》演唱者:叶倩文,1988年度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
烟雨凄迷》演唱者:陈百强,1988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一生何求》(无线电视剧《义不容情粤语主题曲)演唱者:陈百强,1989年十大中文金曲
淑女》演唱者:梅艳芳,198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真真假假》(香港无线电视剧《捉妖奇兵》粤语主题曲) 演唱者:张卫健,1992年第十五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
饿狼传说》 演唱者:张学友,1994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个人成就奖:
第一届香港商业电台叱吒乐坛填词人
1991年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颁发《最受欢迎作家》
1992年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颁发《最受欢迎作家》
香港商业电台“叱吒乐坛十周年”叱吒殿堂十大作词人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把文艺与社会结合
他是以一个圈外人身份闯进词坛的,“我是第一位靠写信应征而得到机会替唱片公司填词的!”潘伟源曾这样说。
据潘伟源回忆,大约是七八年左右,那时他在一所私立学校当老师,为上学方便,迁到学校居住,因而空闲时间增多了,无聊时很想写点东西,遂每日看报希望可以写个专栏写,偶然看到刚成立的“星岛全音”登报请填词人,他觉得填词也颇好玩,且之前他也曾和学生玩音乐时自己创作了一首歌曲,因此便写了应征信连同这首作品一起寄去。不久,“星岛全音”便有回音,录用了他。在“星岛全音”发表的第一首作品是为方伊琪写的《沙鸥》,潘伟源有点惋惜的说:"可惜这首歌词和曲都较深,不易上口,加上没有什么大宣传,知道的人不多。"之后“星岛全音”再也没有叫他写歌词了,潘伟源的名字就像从未在乐坛出现过。
再获得其它唱片公司找他写歌词,说起来,全都是朋友间接推荐的,潘伟源说:"并没有唱片公司主动找我,这就好像一种连锁反应似的… …"事缘当年著名的乐评人罗锵鸣很欣赏他的《沙鸥》,后来“大华”和“金音符”都找罗锵鸣填词,罗不想埋没人才,便向这两间公司推荐他,恰巧这时方伊琪也转了去“大华”,于是潘伟源又替她写歌词,唱片名为《绿水青山》,事隔《沙鸥》已近两年了。随后,他替方伊琪写的《台前幕后》《归航》得到不错的反应。潘伟源写的《归航》是自己包办词曲的,其歌唱老师也很喜欢,又向娱乐唱片公司引荐了他。能替EMI写词就更传奇,是潘伟源的家庭女医生穿针引线的。因为女医生的哥哥梁汉铭替EMI写曲,而女医生得知潘伟源会填词,便向哥哥推荐了他。在EMI第一首发表的作品是罗文主唱的《迷惘》。"就是因为全都是朋友间接引荐的,所以我认识的唱片公司职员并不多,很多时候为某歌星写了词,那歌星也不知道我是怎个模样"潘伟源说。能获替无线(TVB)剧集主题曲填词的机会,则是在钟肇峰的引荐下,为柳影虹写了一首《楼梯转角》,宝丽金方面颇为喜欢便多给一些机会,凑巧蒋丽萍要唱《为人师表》的主题曲,他们知道潘伟源也是当老师的便交由他试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