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華:團隊好打得才是「勁」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商業 - D170405

張寶華:團隊好打得才是「勁」

商業

發布時間: 2017/04/05 13:52

最後更新: 2017/04/05 13:57

分享:

分享:

上回提及,凌晨三時,在台南完成宋楚瑜的專訪後,立即星夜兼程跑去台北,趕在天亮前抵埗,跟連戰訪問。我和攝影師已經筋疲力盡,在車上睡着了。

跑新聞是一個團隊的工作,不是個人表演。攝影師的配合,沒半點怨言,在極之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下,盡量配合我的行程和安排,我是很感激的。其實,一個人在社會,大部分時間都是團隊工作,曾經有一位前輩跟我說:

先學做人,再學做事;做事不難,做人好難;會做人,自然會做事。

我第一次聽這句話時,是二十五歲,畢生受用。

正值香港特首選戰塵埃落定,也送這句話給林鄭月娥,希望她先搞好人和,沒人和,再好的政策也通過不了;而且個人好打得沒用,團隊好打得才是勁。

那位的士司機,披星戴月,一個通宵將我由台南開車送到台北,我和攝影師把生命財產都交給他。不是嗎?我們人生路不熟,半夜三更,又攰到半死,又趕時間,我們把信任負託於他,他沒叫我們失望,天亮前到達連戰在台北下榻的酒店。我倆洗個面,set好燈,等待連戰。

我用了兩日半時間,做了連宋的訪問,明天下午就要回港了,我把心一橫,直接打電話去綠營,用拋浪頭的口氣說道:

我是香港有線電視台的記者張寶華,我們做了藍營的訪問,你們有話要說嗎?但我們明天就走,只有今天下午可以做訪問。

浪頭就是這樣拋的!!結果,他們一口答應。先做呂秀蓮的訪問,惟陳水扁不在台北,約好兩星期後再訪。

就是這樣,我在查先生的幫助下,幸不辱命,訪問全部搞掂!拼命十三妹絕不是浪得虛名的。

(金庸和我‧五)

【其他熱話】當「安慰說話」變成傷害 一起陪伴喪親者走過哀傷

【其他熱話】非常媽媽教出哈佛姊弟 小學考試以120分為目標

【其他熱話】網傳巴士最靚女車長初登場 月入1.9萬唔易做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張寶華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