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分析師:港股估值低 具追落後潛力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股樓投資 - D200504

冠軍分析師:港股估值低 具追落後潛力

股樓投資

發布時間: 2020/05/04 17:49

分享:

分享:

在全球救市的氛圍下,第二季股市仍有一波反彈行情。有「冠軍分析師」之稱,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估計,中港股市在5月會處於「蜜月期」,有望接棒美股,進一步反彈。「美股是領頭羊,但領頭羊很貴,所以美股應該進入一個強勢震盪,無論港股、A股,都是落後的,這個反彈叫做『補漲行情』,就是這一輪全球反彈的後半場。」

在他看來,目前中港股市具備3個條件,足以支持後市向好。第一,中港股市本身處於估值窪地,不管按市盈率、市帳率計算,中港股市皆落後於美股,故具備追落後的潛力。

目前為止,美股的彈力相當凌厲,截至周二(28日)收市,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分別由低位反彈了30.5%及29.7%,估值也重回歷史高水平,彭博綜合預測,標指的預測市盈率回升至21.9倍。相對而言,港股估值低殘得多,恒指只有10.9倍,依然低於歷史平均值,估值優勢十分明顯。

從資金流向也能看出外資正積極買入中國股票,有利A股造好。資料顯示,自2月21日至3月23日,由陸股通流走的資金達1,084億元人民幣,但市況緩和,資金由出變入,自4月14日至28日合共錄得374億元人民幣的淨流入。

第二,反彈的催化劑,來自政策刺激。無他,第一波反彈主要基於「不與聯儲局為敵」(Don't fight the FED),反彈幅度取決於政策,「誰剛開始刺激的力度大,誰反彈得多。比如說,美國第一波拿出來的2.2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10%,然後聯儲局又說新一輪的救助方案,已經愈來愈一致了。」
張憶東表示,中港股市的落後,某程度在於政策刺激力度弱於歐美,主要因當局優先考慮復工、復產,而且中國居民的儲蓄率相對高,變相政府未必有迫切性使出大招。

他預期,兩會之後,中國的刺激政策將會顯著發力,「中國政府刺激的強度,很可能比海外更強,因為我們相當於出後招、出後手,最關鍵股市又是窪地。」

第三,中國經濟的韌性比較強,始終國內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同時又具備科技創新及改革紅利,只要疫情得到控制,加上刺激政策加碼,市場的風險偏好將會提升,股市呈現結構性行情。「隨着中國政策加碼、調整結構和政策發力點,會帶來市場對中國中長期預期更加樂觀,我們判斷政策的發力點更多會在擴大內需,以及科技創新、改革開放相關的領域,這些領域都有助於提升投資者的長期信心。」

本文節錄於655期《iMoney Wealth》封面故事。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即Like iMoney 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柯慧琳、林衞

欄名 : 封面故事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