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財策劃師】擁逾3000萬資產醫生 應如何有效分布積蓄?(上)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名人薈萃 - D210515

【你財策劃師】擁逾3000萬資產醫生 應如何有效分布積蓄?(上)

名人薈萃

發布時間: 2021/05/15 04:13

分享:

分享:

【你財策劃師】擁逾3000萬資產醫生 應如何有效分布積蓄?(下):【下一頁

一般人看到這個案的背景,可能又會懷疑是虛構出來,認為如Lyman一樣資產充裕的人應該有不少私人銀行家招呼,沒理由會走來找我。我用類似說話向Lyman垂詢,他提到的確有不少理財專家向他提出不同的建議,但總覺得未能針對他的狀況作出建議。

了解過Lyman的基本家庭狀況後,其實他最大的煩惱是現金流入及流出相差太遠。雖然未計交稅,現時每月支出近20萬元不是小數目,但相對每月入息約80萬元來說,只是不多於25%,還有盈餘75%。眼見每月有盈餘60萬元,而不知如何管理自然感覺煩惱。在資產配置上,Lyman花60萬元投資股票,只佔可投資資產不到4%,他自言這樣的分布是因為不想有過高風險。

在買樓方面,Lyman都有不同層面的憂慮。雖曾想過為改善家人生活質素,而再購買物業,或換大單位,但礙於不想繳付無謂的稅款,所以也打消念頭。至於海外物業方面,由於沒有機會去實地視察,同時他覺得單看短片介紹,便決定購買實在太兒戲,所以亦沒有考慮短期作出這方面的投資。「錢到用時方恨少」,但Lyman看不到未來中、短期有任何大額支出的需要。現時Lyman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月有豐盛收入,感覺不到生活上有任何問題及額外追求。

宜訂下目標計劃未來

雖然很多人都羨慕他的工作及收入,但他也明白現時已經是事業黃金階段,再追求更高的事業成就是不太容易。過去40年多順順利利,但對未來40年Lyman又有甚麼想法呢?這問題不單純是問和錢有關的規劃,更包括人生不同的目標。我問到Lyman回饋社會又是否他的未來計劃呢?

過去香港舉辦的傑出青年選舉,當選者中都不乏醫生,這代表他們樂於貢獻社會而從事義務工作。但這又不是Lyman的人生目標。如果沒有認真想過,針對未來的計劃都只是空談!我告訴他,現時欠缺的是一條人生規劃時間綫,綫上應包括他及家人未來5年,10年,15年及20年或以上不同階段的人生理財目標。例如將來14年及17年後兩名孩子海外讀大學的支出,如果孩子在中學階段便到海外升學,這筆資金可能比預計需要更早出現。

在現時已安排的計劃方面,他指出每年支付醫療保險的保費需50多萬元,包括住院及危疾,雖然我不知道他所購買的保單細節,但對一家四口來說,估計付出的保費應已有足夠及全面的保障,將來需要的是定期檢討。

他和太太各自有大概200萬元的危疾保障,Lyman是專科醫生,深明危疾的重要性,他笑說如果是在私家醫院接受長期治療的話,200萬元可能只能夠應付三年的使費。這幾年他身邊有些較年輕的親友過身,令他感受到保險保障的重要性,亦在考慮是否要增加危疾保障。另外,他為兩名孩子各準備一筆200萬元的儲蓄保險,到將來入大學時便會獲得。

免費助你解財難

讀者如有任何理財疑難,可透過【網址】填妥表格或將個人資料及理財目標電郵至alvinlam@hket.com,相約面談。為保障讀者私隱,個案會以化名刊登,一切資料絕對保密。本欄已成立Facebook專頁,請登入Facebook並搜尋「你財策劃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