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秘訣】鄭裕彤成功之道 如何真誠換員工忠誠?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商業 - D200618

【營商秘訣】鄭裕彤成功之道 如何真誠換員工忠誠?

商業

發布時間: 2020/06/18 20:21

最後更新: 2020/06/18 20:23

分享:

分享:

為紀錄鄭裕彤的奮鬥過程和營商之道,鄭家早前邀請了兩位學者,撰寫《鄭裕彤傳——勤、誠、義的人生實踐》,並在今(18日)舉行新書發佈會。

談到香港商界奇才,相信會令人想起2016年離世、人稱「彤叔」的周大福集團及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不少人也希望從鄭裕彤身上,學到營商及做人智慧,步向成功之路。為紀錄鄭裕彤的奮鬥過程和營商之道,鄭家早前邀請了兩位學者,撰寫《鄭裕彤傳——勤、誠、義的人生實踐》,並在今(18日)舉行新書發佈會。

>>>建造業求才若渴 過來人分享面試經驗

>>>新輝建築暑期實習 首次公開招聘

傳記主要圍繞鄭裕彤由四十年代直到千禧年後的營商經歷,包括把周大福金行帶來香港、殺進房地產業、如何拓展事業王國等。負責編寫傳記的香港大學社會學博士王惠玲和歷史學博士莫健偉表示, 彤叔雖然外號叫「沙膽彤」,做事膽大心細、勇猛肯搏。但其實在沙膽背後,同時有著「勤、誠、義」的人生宗旨,直接促使他的成功。

有別於一般富豪傳記,兩人花了四年時間,與58位鄭裕彤身邊人進行多達70次的口述歷史訪談。他們發佈會上提到,往時傳記都由當事人親身口述,但由於2015年接獲鄭家成的邀請時,鄭裕彤已臥病在床,無法自己敘說,兩人只能訪問當事人周遭朋友及員工,追朔他的傳奇歷史。

香港大學社會學博士王惠玲(左)和歷史學博士莫健偉(右)早前獲鄭裕彤子女邀請,以口述歷史方式寫成《鄭裕彤傳》,並在今舉行新書發布會。(程志遠攝)

莫健偉表示,一開始他們進行訪問,會詢問受訪者他們對鄭裕彤的想法,但每個人都只能提供片面之詞,得出的結果並不理想。因此他們決定換個做法,邀請受訪者以第一身講述經歷,從瑣細的人和事,片碎的時局記述慢慢築構出鄭裕彤的人生經歷,從中感受他的言行,想像他的身影,出來的效果更有感覺

不過口述歷史涉及個人記憶和評價,或未能全面反映「史實」。兩人則解釋,除了口述外,他們也透過研究舊檔案、傳媒報道、公司資料等方法,印證事實。曾參與多個口述歷史項目的王惠玲則強調,她對受訪者的經歷深信不疑,因為這些都是他們的親身經歷。她也提及,口述歷史較可惜之處,是失去機會親身聽當事人的憶述。

>>>公關角色日益重要 獨立思考助「拆彈」

記者:曾曉汶

>>>立即參加,如何抓緊中國00後消費商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