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車收「神沙」 細額硬幣恐遭淘汰 - 香港膠登 HKGalden
HKGalden財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流動車收「神沙」 細額硬幣恐遭淘汰
流動車收「神沙」 細額硬幣恐遭淘汰[/size=6]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生活事/流動車收「神沙」 細額硬幣恐遭淘汰

有人說,八達通是「殺死」散銀包的「兇手」,加上不少商戶拒絕收取小面額硬幣如一毫、兩毫,甚至五毫,形成俗稱「神沙」的碎銀,在市民手中「有入無出」!最近金管局宣布將推出流動硬幣收集車,將市民儲起的硬幣兌換成紙幣或為八達通卡增值,但有教授指,一、兩毫被淘汰,是遲早的事!



現時很多商戶都不接受小面額硬幣,變相令市民手上「神沙」有入無出,金管局發言人認為,市民或多或少留有硬幣在家,屬正常現象,但為使這些被囤積的硬幣再次流通市場,以減低鑄幣需要,他們計畫推出「硬幣收集計畫」,為市民提供銀行體系以外的渠道,以及在其居住附近免費找換香港硬幣。「這計畫收集到的硬幣,將再被投入市場以配合需求,不過成效於現階段仍是未知之數。」


八達通普及後,令市民減少使用硬類。
  
這項計畫的主角,是由兩部十噸貨車改裝而成的「流動硬幣收集車」,每部內設兩部收銀機,並有專員協助市民將硬幣轉換成鈔票或為八達通卡增值。收集車會在9月左右開始在港九新界不同地區輪流服務,每個服務點為期數天,主要停在方便市民又不阻礙交通的地方,具體服務地點及時間仍在擬定中,但會在服務推出前透過網站公布。


蘇偉文預計,小面額硬幣遲早會被淘汰。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蘇偉文表示,由於仍有小店以現金作為交易媒介,以及不習慣電子貨幣的市民使用硬幣,對小面額的硬幣仍有一定需求。有趣的是,鑄造低面值硬幣的成本,往往比硬幣的面值要高。「過去當硬幣仍是以金屬鑄造的時候,有人更會直接將硬幣熔掉,轉售圖利。為了避免出現此情況,硬幣現時改以多種金屬混合物製成,但成本依然比印刷紙幣為高。」

成本高昂,卻又難以透過銀行從市民手中收回硬幣,故此,蘇教授認為金管局推出流動硬幣回收車,作用正面,「現在連增值八達通至少需要五十元,根本無法改善硬幣回歸流通體系的問題,流動硬幣收集車可將零錢為八達通增值或兌換成紙幣,有助減低『硬幣荒』的情況。」不過,他預計,面值低的硬幣被淘汰,是遲早的事。為了減低處理硬幣的成本,貨物價格近年多已進位至五毫或一元為單位,以涉及最少硬幣為原則,「一、兩毫當然慢慢不再使用,遲早被淘汰。」


有商戶表明不接受小面額硬幣。
  
回收「神沙」前,記得檢查清楚,事關若家中積存的硬幣已有幾十年歷史,由父親甚至祖父一代開始儲起,便有可能成為「寶物」!金輝錢幣郵票公司負責人陳榮輝說:「近年由於內地錢幣玩家開始留意香港舊硬幣,令本港玩家也增多了。」舊硬幣的價值建基於多種因素,其中之一是新舊程度。「全新的當然最值錢,要分辨硬幣是否全新,便要留意它在光照射下,表面會否出現像光碟一般的反射效果,行內稱為『車輪光』,如有『車輪光』便是全新硬幣。」陳榮輝續指,同一面值的硬幣分為不同年份生產的款式,當中較罕有及難找到的叫做「膽」。「例如,1964年的五仙,便是同面值中的『膽』,全新的極之罕有,價值可達一萬元!」1983年的兩毫也升值了上千倍,現市炒價超過二百元,用過的亦值數十元。


陳榮輝指,近年內地錢幣玩家開始留意香港舊硬幣。
  

心思思想在家中「神沙」尋寶,卻因數量太多而苦無對策?陳榮輝醒你一個貼士:「值錢的硬幣大多在1970年以前生產,這時期的硬幣由一仙至一元,邊位都會有一條坑紋,之後生產的則沒有。用這個方法找舊幣便容易得多。」如現在開始儲起新硬幣,未來有機會升值嗎?他搖頭答:「一般紫荊花硬幣,產量太多,在可見的日子中,升值機會不高。」

有冇人儲開神沙?
Good2Bad2
2014/08/23, 8:37:34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