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測報中心 |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地震測報中心 (Seismological Center)

單位沿革

  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於1897年12月19日裝設第一部格雷-米爾恩型(Gray-Milne)地震儀,開啟了臺灣地震記錄科學化的時代,1938年臺北觀測所升格為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地震、地動及火山之觀測、調查、報告與研究等屬業務課之部分職掌,1945年二戰結束,同年11月1日成立臺灣省氣象局接管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原地震觀測業務由隸屬觀測科之地震股延續辦理。1971年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恢復建制,承接臺灣省氣象局並予改制,地震觀測業務由測政組下之地球物理科繼續掌理。

  鑒於災害性地震對於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威脅,實有必要加強地震觀測作業,增加人員與觀測設備,經報奉行政院核准,於1989年7月1日正式成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除延續原地球物理科之業務外,並積極發展相關必要之業務,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附屬一等測報機構。地震測報中心成立時即預期地震觀測的未來發展,以「綜合發展地震觀測、速報、預測科技,將成果應用於地震防災工作,以有效降低地震災害損失」作為長期發展目標,為將來可能發生的大地震預先做準備,除加強地震觀測網的建置外,並自1991年開始執行「強地動觀測計畫」,以6年為一期之中程計畫進度,逐步朝有效降低地震災害損失之長期目標邁進。該計畫不僅為工程耐震設計規範提供重要的修訂依據,也為「地震速報系統」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

  近年執行「強地動觀測第5期計畫-強震即時警報於防災之應用」、「強地動觀測第6期計畫-發展智慧化地震預警系統」、「井下強地動觀測計畫」、「海陸地震聯合觀測網計畫」及「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等計畫,強化地震之觀測系統,亦提升資料分析與災防應用,並推動地震前兆研究,推動地震速報資訊應用(地震預警、災防告警訊息Public Warning System, PWS、電視告警推播、行動裝置App、社群推播……),完成735公里海纜觀測系統(9座海底觀測設備)之布建、地震資料庫資料查詢服務網頁更新、24位元新一代有感地震發布系統,讓即時觀測站增加至400多站,地震預警縮短至平均 20 秒,強化地震測報在地震防災上的功能,期未來在既有基礎上持續提升地震測報效能,為臺灣地區之震災防範善盡一份心力。

地震測報中心

1896年3日31日

敕令第97號公布「臺灣總督府測候所官制」,測候所隸屬總督府民政局通信課,開啟了臺灣官營氣象與地震的制度。

1896年7月12日

府令第21號確定臺灣總督府測候所名稱位置:臺北測候所(臺北)、臺中測候所(臺中)、臺南測候所(臺南)、恆春測候所(恆春)與澎湖島測候所(澎湖島)。

1896年8月10日

於臺灣總督府民政局內(今之中山堂前面)成立臨時臺北測候所,近藤久次郎擔任臺北測候所所長,藉由人體感受進行地震觀測。

1897年12月19日

臺北測候所廳舍落成(臺北城內南門街),同時設置格雷-米爾恩型地震儀(Gray-Milne Seismograph),臺灣地區地震觀測由人體感受進入儀器觀測的科學化時代。

1900年6月

臺北測候所設置大森式水平地震儀(Omori horizontal seismograph)與大森式強震儀(Omori 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形成初步地震觀測網,記錄人體有感及無感之地震資料。

1913年11月

臺北測候所地震儀室落成,加裝大森式微動儀(Omori tremometer, 120倍)

1914年1月

花蓮港燈塔裝設大森式簡單地震儀(Omori portable seismograph),開始地震觀測

1928年1月

臺北測候所設置威赫式地震儀(Wiechert seismograph)(水平動與上下動)

1929年8月

臺中及恆春測候所設置今村式二倍強震儀(Imamura 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 V:2)

1932年1月

臺北測候所設置簡單地震儀(Portable seismograph)

1933年7月

花蓮港測候所設置大森式二倍強震儀(Omori 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 V:2)

1938年

臺北觀測所升格為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地震、地動及火山之觀測、調查、報告及研究等相關業務屬業務課之部分職掌。

1945年11月1日

成立臺灣省氣象局接管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原地震觀測業務由隸屬觀測科之地震股延續辦理。

1954年5月

臺北設置石本式加速度地震儀(Ishimoto acceleration seismograph)
花蓮測候所裝設石本式加速度地震儀(Ishimoto acceleration seismograph)

1954年12月

臺北設置(三分量)簡單型地震儀(Three components) Portable seismograph、感震器

1955年1月

新竹測候所裝設樋口式一倍強震儀(Highchi 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 V:1)取代大森式二倍強震儀

1963年3月14日

鞍部站設立培尼奧夫短週期地震儀(Benioff short period seismograph)與斯普倫奈茲爾長週期地震儀(Sprengneter long period seismograph)開始地震觀測,成為WWSSN(World-Wide Standardized Seismograph Network)標準地震站。

1970年1日

臺北萩原式簡單型地震儀(Hagihara portable seismograph)進行地震觀測

1970年5日

臺北59型電磁式地震儀(Electromagnetic seismograph 59 type)開始觀測

1971年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恢復建制,承接臺灣省氣象局並予改制,地震觀測業務由測政組下之地球物理科繼續掌理。

1989年7月1日

正式成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附屬一等測報機構,擴大人員編制與經費編列,我國地震測報業務開始邁向現代化。開始分課辦理業務,設置資料處理課、地震海嘯觀測課、研究發展課、系統維護課4課。

1990年

建置中央氣象局現代化地震即時觀測網,大幅提升我國地震監測能力,建立臺灣完整地震目錄。

1991年7月1日

開始執行一系列強地動觀測計畫,以6年為一期之中程計畫進度,綜合發展地震觀測、速報、預測科技,將成果應用於地震防災工作,逐步朝有效降低地震災害損失之目標邁進。
執行「建立地震測報觀測網-強地動觀測計畫(1991年7月至1997年6月)」,主要致力於觀測設施硬體建置,建立都會區的臺灣強地動觀測網,以蒐集各都會區地層、土壤及結構物之強震資料,總共設立了689個自由場強震站及61座的結構物監測系統,而其所蒐集的強震資料,不僅為工程界耐震設計規範最重要的參數外,同時亦提供救災單位搶救方案的重要依據。

1992年12月

增設強地動觀測課、行政課。

1993年

開始建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接收站網,主要為監測臺灣地區受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擠壓,各測站間長期的移動速率、方向,即臺灣地殼變形。

1994年

臺灣第1個地震預警雛形系統,開始進行地震預警(強震即時警報)效能的實驗與評估,為我國後續發展地震預警系統提供寶貴經驗。

1995年

建置即時強地動觀測站與開發自動地震定位技術,大幅縮短有感地震報告發布時間,迅速提供地震參數及震度資訊,成為氣象局發布有感地震報告的核心系統迄今。

1997年7月1日

執行「強地動觀測第2期計畫-建置強震速報系統(1997年7月至2003年6月)」,此計畫主要為強化地震救災功能所設計,挑選數十個臺灣強地動觀測網測站,將其訊號藉由數據專線即時傳回中央氣象局位於臺北的資料處理中心,組成強地動即時觀測網(real-time strong-motion monitoring network),以發展地震速報系統,大幅縮短臺灣地區有感地震的測報時間。

1999年1月

增設資料服務課。

2000年8月1日

公告新「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震度分級表」,增訂地動加速度值400gal以上為7級。
國科會推動「地震及活斷層研究」的跨部會重大科技計畫,其中中央氣象局配合該計畫的執行,負責建置現代化的地震監測系統,包括與中央研究院、國立中央大學合作建置寬頻地震儀觀測系統與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及與經濟部水利署合作建置地震地下水觀測系統等。

2001年

開發虛擬子網技術大幅縮短地震監測時間,對於震央區域以外的都會區提供地震預警的能力,開始全面性進行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評估。
設置24位元高解析度速度型寬頻地震儀,完整觀測地震紀錄彌補加速度型與傳統速度型短週期地震儀紀錄內涵不足,提供震波波相模擬、震源機制反演、地震規模計算。

2003年

開始研發現代化海嘯警報系統與研擬海嘯資訊發布作業,提升我國海嘯災害防範能力。

2004年1月1日

執行「強地動觀測第3期計畫-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主要目的為再次提升測報效益,經由地震速報減災構想,將地震測報技術運用於可行的地震預警防災作業上。該計畫預計在現有地震速報作業時間1分鐘的基礎下,逐年縮減5至10秒,並在第3期計畫完成時,將其測報速度縮短至30秒內,在破壞性震波到達前,對距離震央較遠之都會區爭取一、二十秒之地震預警時間。

2006年

開始規劃氣象局新一代即時地震觀測網系統架構,著手進行觀測網升級,建置世界級地震觀測網與監測系統。
開始地球磁場觀測。

2007年1月1日

執行「臺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由宜蘭頭城海纜陸上站往東南外海延伸長度45公里海底光纖電纜,尾端連接設置1座觀測站,透由科學觀測節點安裝地震儀、海嘯壓力計與其他海洋科學觀測儀器各1套。

2008年

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將地震儀裝設在地表下300公尺深或接近岩盤位置。
建立中央氣象局儀器觀測資料提供平臺「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GDMS」,開始透過服務網站提供學術界資料查詢與申請服務。

2009年2月23日

訂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有感地震報告發布作業要點」。為提供地震資訊,加強災害防救,規範有感地震發生時,地震報告發布事宜,訂定本要點。定義以各地地震站觀測震度值作為「有感地震報告」與「小區域有感地震報告」之發布要件。

2010年1月1日

執行「強地動觀測第4期計畫-建置新一代地震觀測系統(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主要在建置「新一代地震觀測系統」,將現代化的地震觀測儀器裝設在地表下300公尺深或接近岩盤之位置。可有效降低地震訊號之背景雜訊,提供高品質的地震紀錄,對於地震測報作業參數的計算有相當大的助益,例如應用於地震初達波之研究,快速推估地震規模,對於強震即時警報作業,提供極具價值之資訊;另外對地震的研究,包括震源破裂、震波傳遞及場址效應,亦可提供很好的資料。

2011年1月1日

執行「井下強地動觀測計畫-加速建置新一代地震觀測系統(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每年建置3座深井地震觀測站為重點工作項目,所得井下強地動觀測資料併入資料庫後,結合 「臺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所得海底地震資料,整合海陸地震觀測網,建置新一代地震觀測系統。

2011年4月26日

訂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海嘯資訊發布作業要點」。為推動我國海嘯防災業務,規範地震引發海嘯時,發布海嘯資訊事宜,訂定本要點。明定海嘯資訊之類別、發布時機與資訊通報管道。

2011年10月17日

大屯火山觀測站(TVO,Taiwan Volcano Observatory-Tatun)成立。地震測報中心與TVO合作,將部分寬頻地震站資料即時連線回中心做即時火山地震活動監測。

2012年

執行「臺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第2期計畫(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主要工作包括海纜預定延伸之鋪設路徑沿線地形與地質調查工作、陸上站房終端設備擴建、海底電纜延伸50 公里與增建1 至2 套地震海嘯與各式海洋物理觀測儀器。
執行「全面性的地震與海嘯早期警報及地震潛勢分析系統建置計畫(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綜合發展地震觀測、測報、預測科技,將成果應用於協防震災工作,以有效降低地震災害損失。
執行「強震與地球物理觀測系統效能提升計畫(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更新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系統250 站、結構物強震監測系統10 座,以及全球衛星定位觀測系統75 站,以提升該觀測系統之效能。
啟用24位元地震資料處理作業,高解析度資料大幅提升微小地震地震監測能力。

2013年

推動「強化地震速報作業系統之應用」計畫,開始將強震即時警報的應用推動納入我國防災工作重點,建立臺灣完整的強震預警機制。
開始進行大屯火山地震活動制度化觀測,建立地震活動資料庫,提供火山活動分析與預警所需背景資料。

2014年

建置「地球物理資料展示平臺」,整合氣象局地球物理資料解算與分析成果,以網站方式建置展示與提供介面,目標成為地震前兆之綜合研判平臺。

2014年12月22日

修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有感地震報告發布作業要點」。為使有感地震之發布更契合防災業務等之應用,將有感地震具體劃分為「顯著有感地震」與「小區域有感地震」。除震度條件外,將地震規模4.0以上納為「顯著有感地震」要件,而將地震規模3.5以上納為「小區域有感地震」之要件。

2015年1月1日

執行「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主要目的在即時監測臺灣東北部海域的地震、海嘯與海底火山活動,配合強震即時警報系統的研發,可提供民眾較充分的地震、海嘯預警時間,以降低生命財產的損失。

2016年

執行「強地動觀測第5期計畫-強震即時警報於防災之應用(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加強地震海嘯監測、建置高品質井下地震觀測站,整合海陸地震觀測網。拓展強震即時警報資訊於防災利用。地震資料庫整合與推廣運用。加強地震潛勢分析研究,並配合防災需求發布地震潛勢圖。
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系統PWS發送強震即時警報(地震預警)。
透過電視臺插播強震即時警報。

2017年

於前瞻基礎建設「數位建設-建構開放政府及智慧城鄉服務-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中提出「海陸地震聯合觀測網」計畫(2017-2020年),續辦海纜觀測系統擴建作業,以建置臺灣東部海域板塊碰撞帶完整地震、海嘯、火山活動、地球物理監測網。新增6座即時地震海嘯觀測站,每座均設置加速度地震儀、速度型地震儀及海嘯計,纜線與測站設置深度最深分別達5,796與5,554公尺,結合氣象局二期建置由宜蘭頭城登陸之海纜系統,成為總長735公里的地震海嘯海纜觀測系統。
啟用臺灣地區行政區震度顯示系統,提供鄉鎮市區尺度的細緻化震度資訊,大幅擴大氣象局速報資訊應用範圍與效益。
開始大地電場觀測與相關前兆分析。

2018年

以「震響守護你-地震資訊速報服務」為主題榮獲第1屆專案規劃類「政府服務獎」。
新一代有感地震報告發布系統上線,增加測站數量與觀測儀器種類,增加對於中小型規模地震與遠震的偵測能力;觀測儀器取樣率升至每秒100點、解析度24位元提升觀測資料品質,以利地震波相判讀與中小型規模地震解析;系統整合平臺優化可進行不同來源觀測網觀測資料之蒐集整合,於地震報告圖上顯示地形資訊提供更多元資訊。

2020年

實施新制地震震度分級,為強化地震震度在地震救災與應變作業上的實用性,氣象局研訂新制地震震度分級,參考美、日相關作業與國內學者研究結果, 將震度5級、6級分別細分為5弱與 5強、6弱與6強,並修改5級(含)以上地震震度分級之演算程序,使地震震度與災害發生有更高之關聯性。
「臺灣東部海域地震與海嘯海纜觀測系統」啟用。

2021年

於前瞻基礎建設2.0「數位建設-建構開放政府及智慧城鄉服務-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中提出「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2021至2025年8月),與地方政府合作擴建井下地震觀測網,本局研發穩定性高的現地型地震預警技術,開發專屬客製化地震預警系統及作業模組,分年分期於不同的都會區建置,縮短預警系統解算時間,在破壞性地震波侵襲前,可提早提供強震警報訊息供都會區民眾進行緊急防震應變,減少重大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並辦理強震即時警報應用宣導活動,活化臉書「報地震」社群,以及研提臺灣新一代地震預警作業模式。
配合內政部「火山災害防救業務計畫」的訂定與推動,自2018年6月開始逐步成立火山專家諮詢小組、完成臺灣火山活動等級與預警發布機制等工作,並於2020年9月14日訂定「火山噴發訊息發布作業要點」,規範我國火山噴發訊息之發布作業。此外,為更迅速有效地提供火山預警資訊給一般民眾,自20221年1月1日正式運用災防告警系統(PWS)發布「火山噴發訊息」。

2022年

執行「強地動觀測第6期計畫-發展智慧化地震預警系統(2022年1月至2027年12月)」,持續維運地震與地球物理觀測站,強化地震預警系統效能,擴大應用地震預警資訊,增進地球物理資料利用效益,發展地震前兆分析技術。
「新臺灣地區地震與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啟用。

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

聯繫窗口

廖哲緯 科長(02)-2349-1170

業務內容

地震測報中心的主要任務為:

  1. 監測臺灣地區地震活動:
    利用數據專線將各測站的速度型及加速度型地動信號,即時傳輸至本中心進行分析處理及錄存,達到即時監測地震活動的功能。目前已蒐錄超過30萬次的地震資料,地震紀錄近300萬筆。對於監測斷層活動或大地震前的異常活動以及諸如地體構造、地震活動度、震源特性、場址效應等相關研究均極具應用價值。另透由民國90年起所建立「臺灣地區寬頻地震觀測網」,以擴大地震活動監測範圍並提昇地震測報精度與廣度。
  2. 發布有感地震報告與海嘯警報:
    隨著發布地震預警訊息、有感地震報告與海嘯警報-地震預警與速報系統的建置完成,有效縮短地震分析研判自動化作業時間,對發生於臺灣島內的中大型地震,有能力於15秒內完成地震預警與速報作業,並在5分鐘以內透過多重管道迅速對外發布有感地震報告。為了防範海嘯的侵襲,本中心接收美國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之即時通報資料,在研判確定海嘯警報對臺灣地區的影響後,迅速將海嘯警訊寄送到各相關岸巡、災害防救主管機構及大眾傳播媒體。同時將近海地震所可能引起海嘯的警報作業與地震預警與速報系統結合,適時發布海嘯警訊,並透過管道迅速傳達給相關單位。
  3. 執行強地動觀測計畫:
    第一期計畫以建置都會區強地動觀測網為主,包含自由場強震站與結構物監測系統,廣泛蒐集臺灣各地的強震資料,提供國內工程及防災研究相關單位,作為研訂或修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的依據。第二期計畫以建置地震速報系統為主,除提升地震測報作業能力外,並縮短通報時程,使相關單位能提高緊急應變時效。第三期計畫則以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為主軸,任務重點在於研發強震即時警報系統、設置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建立震災預估模式並強化地震地理資訊系統以及發展地震預測技術。預期能在強烈震波尚未到達前發布警報,爭取一、二十秒的預警時間,以減低災情。第四期計畫的重點在建置高品質深井地震監測站、整合海陸地震觀測網、加強地震海嘯監測、拓展強震即時警報資訊於防災利用,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能力。第五期計畫的重點則在強化地震相關觀測設施,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縮短警報發布時間,持續與外部單位合作傳遞地震資訊,並研發地震前兆觀測技術,以強化地震防災功能。
  4. 研究各種地震前兆現象:
    地殼受擠壓逐漸使地形產生微量變化,長期調查地形變化以推測淺層大地震的發生,是目前地震預測模式中,學界認為最有可能成功的方法之一。總數150站的密集GPS連續觀測網,可即時掌握地殼應變累積的時空變化及其與地震活動的關係。地震前地殼擠壓或微小振動所引起的地電及地磁變化,可感應大氣及電離層中的帶電粒子,進而影響電離層電子濃度變化。藉由GPS觀測資料推算電離層電子濃度變化,以即時掌握前述變化與地震發生之關聯性。地震前岩體因受應力作用而產生微小裂隙,導致孔隙率與滲透率改變,進而產生地下水位變化,因此觀測地下水位的變化將有助於地震前兆現象的掌握。
  5. 提供地震資訊服務與地震防護宣導:
    本中心配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針對4G無線通訊架構,推動「災防告警細胞廣播系統」(PWS),利用其快速、大量廣播之特性,提升強震即時警報資訊之通報與應用成效;為多元管道快速推播地震資訊,本中心參考日本地震防災應用經驗,在地震速報系統偵測到地震事件時,將達到預設門檻以上之縣市資料,製作成地震速報檔案,自動傳送到媒體端將地震相關圖文資訊插播到電視節目畫面;另因應行動通訊時代來臨,本中心將地震相關資訊透由APP主動推播至接收者的手持式行動載具,運用行動裝置隨手可得的便利性,有效縮短通報所需時程,以提供地震發生後之應變時效。

地震監測科

  1. 有感地震報告、海嘯警報、火山噴發訊息等資訊發布業務之規劃及執行。
  2. 地震測報系統及作業之建置、管理及維運。
  3. 二十四小時地震守視業務之規劃、聯繫、執行及督導。
  4. 地震、海嘯及火山等相關重大事件之資訊彙整。
  5. 地震測報相關法規研擬與制訂。
  6. 其他有關地震監測業務事項。

地球物理科

  1. 地球物理資料處理、備份及提供。
  2. 地球物理系統建置、管理及維護。
  3. 地球物理觀測資料綜合分析。
  4. 地震前兆分析技術研發。
  5. 其他有關地球物理資料管理事項。

測報技術科

  1. 地震測報技術之研發、轉移及支援。
  2. 即時地震站資料接收與系統整合之建置、管理與維護。
  3. 資料服務展示系統及地球物理資料庫管理系統之建置、管理及維運。
  4. 資訊系統及設備之安全、管理、維運。
  5. 其他有關研究發展事項。

地震資料科

  1. 地震資料之處理、備份及統計。
  2. 地震資料處理系統及作業之建置、管理及維運。
  3. 地震資料庫索引檔案之整理及更新。
  4. 地震季報及年報之編纂。
  5. 特殊地震活動觀測分析及每月地震活動例行分析報告撰寫。
  6. 其他有關地震資料處理事項。

地震系統科

  1. 地震及地球物理儀器之採購、管理及維運。
  2. 地震及地球物理站房之場址規劃、勘選、建置、管理及維運。
  3. 地震及地球物理資料之傳輸線路申請、管理及維運。
  4. 中心電力空調消防設備之建置、管理及維運。
  5. 庫房及財產管理。
  6. 其他有關系統維運事項。

綜合規劃科

  1. 地震測報業務施政計畫、科技計畫、預算及出國計畫之提報及管制考核。
  2. 地震科技計畫委辦、會議召開及合作交流。
  3. 為民服務相關業務、地震防災教育宣導之規劃及執行。
  4. 文書及檔案管理。
  5. 地震測報及防救災業務之規劃、行政規則制定、聯繫、執行。
  6. 其他有關綜合規劃事項。

歷史記憶

地震記憶

  1. 1935年4月21日新竹-臺中地震(臺灣有史以來傷亡最慘重的災害地震)之後,在新竹、宜蘭、大武及成功等觀測所增設了地震觀測設備。
  2. 1951年花蓮、臺東地區分別發生規模7的大地震,測候所因此增設了當時新型的強震儀。
  3. 1964年1月18日嘉南白河地震後,與美國合作在陽明山鞍部設置了世界標準地震站,也因此使我國成為世界地震觀測網的一員,同時也引進電磁式地震儀的使用。
  4. 1972年4月24日花蓮瑞穗發生強震,是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地球科學研究所籌備處(今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之前身),並由該單位在全臺建立現代化的地震觀測網-臺灣地區遙記式地震觀測網(Taiwan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 TTSN)。此地震網之建置有其劃時代的意義,臺灣地震觀測正式進入弱震觀測時期,大量蒐錄的地震資料對於臺灣地區的板塊構造模式有了更進一步地認知。
  5. 1986年11月15日,花蓮發生規模6.8地震,除蘇花公路以及橫貫公路全線中斷外,遠離震央的中和華陽市場倒塌,更造成13人死亡,45人受傷,房屋毀損共計70棟。當時氣象局吳宗堯局長有感於本局有感地震測報業務之薄弱,特別延聘中央大學辛在勤副教授至氣象局科技中心任研究員,共同提升地震業務的現代化。1988年2月6日奉行政院臺77交字第3359號函核准執行「加強地震測報建立地震觀測網計畫」計畫書。1988年12月7日,亞美尼亞發生規模6.9地震,死亡人數高達2萬5千人,舉世震驚。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俞國華先生深感災害地震對於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威脅,因此同意本局成立地震測報中心,經報奉行政院核准(行政院1989年7月25日臺78交字第20186號函)。1989年7月1日正式成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隸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附屬一等測報機構。
  6. 1999年集集地震發生以後,國科會為進一步強化國內地震科學研究及地震災害的防治,推動「地震及活斷層研究」的跨部會重大科技計畫,其中中央氣象局配合該計畫的執行,主要負責建置現代化的地震監測系統,包括與中央研究院、國立中央大學合作建置寬頻地震儀觀測系統與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及與經濟部水利署合作建置地震地下水觀測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