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33 1

本地的IB(國際文憑)及DSE(香港中學文憑)考生在過去1個多月先後取得放榜成績表及派位結果,這亦代表2023學年的英國入學申請即將進入尾聲。總結今年升學趨勢,對來年報讀英國大學有何啟示和借鑑?

專業海外升學顧問LINKEDU領優教育升學執行總監鄧梓聰(Vincent)表示,近年香港考生被社會事件和疫情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因此放榜成績也異常明顯地呈「兩極化」局面。「而有志在2024學年赴英入學的,正是最後一批『受疫情影響學習』的公開試考生,他們有2022、2023學年的前車可鑑,所以對於想報名2024學年UCAS(英國大學聯招)的申請人來說,今年度UCAS的『激烈戰況』實在值得借鏡和思考,以提高獲得取錄的機會。」

plan education inspire learn diagram concept

平衡布局 提前做好準備

就今年的放榜經驗而言,Vincent發現有部分考生對自己的升學意向欠明確目標和部署,尤其本身報讀一些具競爭性的學科,如物理治療、放射治療、電腦、工程等,這些學科在放榜時能提供的補錄學額極少,甚至不設叩門。「當同學成績未能達標、不符入學要求,便顯得手忙腳亂、手足無措,他們在申請過程中,大多是從一開始便不太清楚自己的興趣或就業方向,以致沒有應變計劃和後備方案。」

Vincent更指出,今年亦見過不少學生為選擇「高排名大學」,而放棄本身意願,轉讀次選或非自己喜歡的學科。「我能理解同學和家長針對日後就業考慮,而著眼於大學排名;但若因選擇高排名大學,而要屈就自己修讀一個未必感興趣的學科,則有點本末倒置。」

另外,因學校評核的預算成績,可能與放榜成績有相當落差,因此他建議想報名2024學年UCAS的學生,可按照預算成績和個人喜好,以「平衡布局」揀選5間大學。「『平衡布局』有助同學提前做好規劃、為自己留有多手準備,以在不同分數情況下,仍能按既定選擇作出不同決策和預算。」

及早部署 豐富個人自述和閱歷

因2024學年入學的公開試考生仍是「受疫情影響學習」的一群,Vincent預計放榜結果與預算成績有機會出現很大落差,因此他推論英國大學或會繼續在競爭較大學科的收生選擇上有更全面的考慮。「除基本預算成績、英語水平外,亦注重個人自述(personal statement)的內容,以從中發掘具潛力、熟悉相關學科的申請人,所以成績與入學門檻相差不多的同學,可積極考慮挑戰這些高排名大學。」

Vincent特別提示有意申請2024年入讀英國大學的學生,可趁仍有充足時間,準備好個人閱歷,並部署好升學和選科方向。而根據今年學生的選科經驗,他有以下建議:

確立選科方向

學生很多時會有多個選科目標,基於UCAS的限制,最好選定一個學科或學科範疇,這不但讓同學對自身有更清楚的了解,同時也有助按照科目排名選擇所報讀的大學。

從興趣科目入手

如未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範疇,不妨從正在就讀的學科入手;有時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學科,往往能從日常學習中得出最真實的反應。

參加不同體驗活動

一些學生或對將來職業未有充分了解,而坊間有很多不同專題講座,也有不少以學科為題材的活動,讓學生透過參加這些活動,增進對相關行業的理解,並可將之列入「個人自述」當中,提高獲取錄機會。

43534 2 1
Vincent提醒,英國A-Level考生因放榜後的考慮時間較短,更需及早做好規劃和部署。

此外,Vincent提醒報考英國A-Level的學生,因他們往往是最後一批獲公開試成績的考生,並必須在放榜後48小時內作修讀學科和大學的抉擇。「基於大學學位有限,他們相較其他考生更少時間作考慮或比較,因此必須更果斷地(decisive)作決定,這也意味來年的A-Level考生,從開始申請UCAS、選科選校,到放榜的整個流程,都需要作出更實事求是的規劃,才能提高獲得心儀學科取錄的勝算。」

文:王藝超@Recruit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