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兩性失衡擴大 32年來未婚女颷6成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 D190726

本港兩性失衡擴大 32年來未婚女颷6成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7/26 22:01

最後更新: 2019/07/26 22:09

分享:

分享:

統計處最新調查顯示,兩性差距持續擴大。(香港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本港女多男少的失衡情況繼續擴大。統計處最新調查顯示,去年本港女男人口分別升至404萬及341萬人;撇除外籍家傭,每1000名女性只有916名男性,與2016年的925名男性比,兩性差距持續擴大;從來未婚女性及男性在過去32年分別增6成及1成。

統計處今日(26日)公佈《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2019年版)》,數據顯示去年每千名女性只有916名男性,如計及外籍家庭傭工男女差距更大,每千名女性就只有844名男性,性別比例由1986年的每千個女性有1062性男性跌至新低。報告指,大量女性程通行證持有人從中國內地來港和大量從外地輸入的女性家庭傭工的人口遷移,是引致香人口結構轉變的重要因素。

數據亦揭示港人未婚、晚婚現象,在過去32年,15歲及以上從未結婚女性人口升至59.7%,而男性則上升11.7%。

女性初婚年中位數在1986為25.3歲,至去年則為29.7歲;男性在1986年時初婚年中位數為28.0歲,去年為31.5歲,顯示男女均有遲婚趨勢。離婚數字宗數就由1986年的4257宗,大幅上升至去年的逾2萬宗;其中一方或雙方屬再婚的結婚數目由1986年的3333宗,上升至2018年的1.74萬宗。

隨醫療服務不斷改進及市民對健康日益關注,本港人口平均壽命再提高。去年女性平均預期壽命是87.6歲,男性則為82.2歲,比較1986年及2018年60歲時的平均預期壽命,女性及男性分別增加6.7年及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