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團隊做大、做強、做精是每位團隊長的願景與職責,如何以榮譽為核心經營團隊,並且與夥伴間建立邁向卓越的共識,是團隊長的所思所想,而有系統運作團隊的同時又能使夥伴間關係緊密有向心力,亦是團隊長的渴望。


      《Advisers財務顧問》414期刊載7位國際龍獎IDA終身榮譽大使的精華分享,內容著重於自身的專業知識、銷售技巧以及市場經驗,並且各自凝聚於7分鐘的短講之中。

  本期則是匯集另外7位IDA終身榮譽大使,以其團隊長的身分,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暢談其團隊經營及運作、夥伴引領與輔導、榮譽心態與追求等議題,同樣各自將其經驗與做法凝聚於7分鐘的短講之中。

引發業務夥伴「追求卓越動機」的思維與做法

  思維上,國際龍獎IDA不應只被當作一個普通的國際榮譽獎項來看待,從團隊長的角度,是為了讓跟著我們一起努力的夥伴更好,同時也是讓夥伴能兌現愛與責任,更是為了讓夥伴能明白典範、完美、尊貴的重要。

  所以在思維上,如果只把IDA當成一個證明自己或是具有紀念意義的獎項會很可惜,IDA從基礎到精進有銅龍、銀龍、金龍、白金獎,對團隊、對主管而言甚至可以追求雙銅龍到雙白金,乃至於IDA百人團隊,因此IDA事實上是一位保險業務員、一個保險業務團隊能夠邁向卓越的基因。

  植基於對IDA的思維,我提出了4大具體做法,分別與榜樣輔導邀請習慣有關。

  在榜樣的部分自然是從主管做起,要以身作則達成IDA、以身作則申請IDA、以身作則超越IDA。  如果主管自己都沒有達成IDA,卻一味要求夥伴達到IDA,恐怕在執行上難以上行下效,且從夥伴心理層面來看更是難以服眾;另一方面,就算達到IDA標準,如果沒有申請,同樣也是枉然。沒有申請就不會留下具公信力的認證紀錄,無論對已經在帶領團隊的主管,或日後即將走向組織發展的夥伴而言,想要樹立榜樣卻沒有紀錄佐證,只會流於空口說白話之嫌。再者,從IDA年會中都會看到許多優秀的保險同業先進,不僅在個人成績上屢屢創造紀錄者多不勝數,創下公司紀錄甚至世界紀錄者也是大有人在,當主管能以身作則超越IDA,自然而然就會在團隊中建立起「達到IDA標準只是邁向績優的基礎」的文化及態度。

  輔導的部分則是以建議代替批評、用鼓勵代替責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每位團隊主管都一定會對屬員加以要求,要求紀律、要求進度、要求業績,不過要求之前必定要先建立共識,否則在彼此想法與態度不同調的狀況下,主管一味責罵也無法解決任何問題,有時反而會製造更多問題,所以主管一定要懂得將心比心,畢竟自己都不喜歡的事,怎麼能強迫他人去喜歡。因此,用建議的方式達成共識、善用鼓勵來引導夥伴發掘他喜歡的事、做他喜歡的事,這才是輔導的真意。

  邀請則落實在邀請夥伴來到IDA年會、邀請夥伴一起學習,好還要更好、邀請夥伴共同推動IDA。  每年的IDA年會都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績優同業,這樣巨大的正向能量,不是一個體系、一個團隊、一間公司可以創造出來的,而要感染這樣的正向能量,耳聞遠不如親見,與其回去敘述得再生動,不如帶夥伴到年會現場親身感受,夥伴也會因此體會到世界的寬廣,進而突破自我設限的框架、提高自己的上限。當親眼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後,回頭再看自己個人展業或是組織發展上遇到的困難,想必都能淡然處之,因為格局已經不同。

  最後在習慣上,要習慣高績效、習慣持續突破、習慣建立新標竿。  大部分業務員並不會將高績效視為一種習慣,更不會將不斷突破視為一種習慣,而是直覺將其視為困難的事、視為一道障礙,然而態度決定高度,挑戰前如果先怯戰,獲勝的機會就會降到最低。反之,若是能將高績效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刷牙洗臉一般,先為自己樹立起一定會達成的決心,假以時日必然能將高績效融入日常,成為習慣。

解析卓越團隊榮譽追求的推動計畫

  推動團隊去追求榮譽,有4個主要的重點,第1個就是推動團隊榮譽要有「捨我其誰」的態度,要把自己當成是團隊的明天,不應該歸為某些人的事,而是每一個人當責、當仁不讓的事,都應該要想著從自己開始,而要具備這樣的態度,又來自於對獎項的認可程度。我一直對同仁說:「我今天追求榮譽是因為我明天要發展組織。」追求榮譽從來都不是為了領獎當下的那份喜悅或興奮,而是為了引領團隊的發展,以身作則是最基礎的領導力展現。

  接下來就要發揮擴散效應,一個人的影響力畢竟有限,況且隨著自己年資愈來愈深,往往做得好會被當作理所當然,影響力更會遞減,因此挖掘團隊內有潛質的夥伴,先「讓一小群人富起來」,既承襲了影響力,更能讓團隊夥伴知道,只要想做就一定會有收穫。

  從一個人開始,到一小群人再到整個團隊,系統化就愈來愈重要,團隊的架構以及分工合作是運作的基礎,並且訂定完整的制度,讓後面加入的夥伴在不同的階段都能有明確的目標,從團隊的榮譽到公司的榮譽,再往上到行業的榮譽、國際的榮譽,搭配數據報告、進度追蹤使夥伴能夠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地成長,並且善用表揚機制及隨處可見的視覺化展示,強化全體夥伴追求榮譽的意願,到最後建立起「我以團隊的榮譽為榮,團隊以我的榮譽為榮」,將榮譽的DNA融入團隊文化。

組織發展不斷壯大的系統建置架構

  2006年時,我的團隊誕生了第一位總監,時至今日團隊裡已有32位總監。不過在早期我就發現到,有些總監會與他們的師父關係惡化這個現象。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是在一個家庭裡,父母總是會不斷要求自己的子女好還要更好,時間一久往往會造成子女不自覺地想遠離父母。回到團隊來看,這些總監既然升任到總監,代表已經具有獨當一面且相當優秀的能力,但他們的師父仍然給予相當多居高臨下的指示與干涉,當然很容易導致總監心生不滿,因此就讓我思考該如何解決這種問題。

  父母想要子女回來吃飯,不能用硬性規定而要用吸引的方式,所以除了和顏悅色之外還要準備許多「好湯好菜」。而團隊內的好湯好菜有2個,第1個是「核心經理會」,是團隊裡面最高的核心中心,所有重大事項都會在這裡決定,且每週都會召開,所有總監都會參加,特色是輕鬆但不鬆散、緊湊但不緊張。核心經理會是用輪流主持的方式,且不分年資深淺,人人都可提出意見,同時人人都有可能被眾人否決,代表著核心經理會具備開放、民主的特色。此外核心經理會可自行決定是否參加,並非硬性規定,但全體總監都有很高的出席率,特別是年輕、新進的總監,因為對他們來說參加核心經理會有很高的學習價值。

  第2個好湯好菜是「資訊共享」,現在資訊爆炸,各個總監都會從外面帶回許多重要的資訊,不過往往又多又雜不易吸收,我則會囑咐秘書加以統整,使之一目瞭然便於吸收,同時將這些統整過的資訊發給所有總監,且開放自由修改,可以各總監的風格與方式傳遞給各自的團隊,但我也要求各總監傳達修改過後的資訊的同時也傳一份給我,讓我可以即時瞭解各團隊在做些什麼。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