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住在布魯克林,一種夢想能住在布魯克林|換日線全球讀書會|換日線

這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住在布魯克林,一種夢想能住在布魯克林

這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住在布魯克林,一種夢想能住在布魯克林
布魯克林有別於其他區專屬的自豪情緒,這裡是適合生活的地方,但明年此時,房租會漲成多少呢?

「我偶爾會去曼哈頓看朋友。」

在布魯克林住久了,就會講出這種話,只不過隔了一條不到一公里半寬的東河,提起繁華大都會曼哈頓,好像在講外縣市一樣。

因為曼哈頓有的,布魯克林也都有:他們有 Downtown,我們也有 Downtown Brooklyn,他們有梅西百貨、Saks Fifth Ave、H&M、Nordstrom、Sephora,我們也有梅西百貨、Saks Fifth Ave、H&M、Nordstrom、Sephora;他們有中央公園,我們有 Prospect Park;他們有自由樂捐入場的大都會美術館,我們有免費參觀的布魯克林美術館⋯⋯而且少了觀光人潮,空間寬敞,於是再也不想忍受壅擠的地鐵、過河時漫長的塞車(連地鐵都會塞住),可以在布魯克林解決的事情,就絕對不過河。

母系社會、大男人文化與黑人「母船」

布魯克林的夏天充滿了 BBQ 烤肉的香味與白煙,始於 7 月 4 日國慶連假,直到 9 月第一個星期一的勞工節假日為止,期間每戶人家的烤肉架都會一直放在門口,隨時待命。

布魯克林人把公園當自家後院的延伸,在國慶假日到 Prospect Park 的野餐區草地上一看,香氣四溢、煙霧繚繞,眼見各種動真格的烤肉器材有如商展,甚至有人把整座不鏽鋼 L 形四嘴烤爐直接搬來──這裡離車道那麼遠,他們到底怎麼辦到的?

旁邊躺在草地上喝酒的人,完全不在意假性森林大火的煙霧,繼續努力曬紅她們的大腿,吃著從家裡帶來的沙拉,想辦法在幾乎沒有收訊的公園中央「烙人」來集合,只要不傷害植物與動物,你想在公園幹嘛就幹嘛,哺乳可以、接吻可以、穿著比基尼把草地當海灘可以,自帶兩公尺高的單槓練特技當然也可以。

遠離那些觀光勝地與新貴潮地,布魯克林深處,有很多奇妙文化,很多社區母系社會的色彩強烈──人人都習慣聽老母的命令,卻也有很鮮明的大男人文化:健身、改車、養鬥犬這類的草根行為很常見、在烤肉會上,男主人會堅持他要生火掌廚,因為「每個布魯克林男人對 BBQ 都有自己的一套堅持」。改車的奇觀也很多,除了那種引擎很大很耗油的美國壯漢車,這裡也有機車的飛車黨,甚至有人會在單車上裝顆馬達就騎上街,警察都懶得抓他。

哈林跟布魯克林是紐約黑人的「母船」、文化與經濟的根據地、也是驕傲傳統扎根的地方,這裡把黑人文化分得很細,有非洲、有西印度群島、有加勒比海區、還有古巴,如果你想見地下市長 Spike Lee,就要去年度最大非洲音樂節 Afropunk 埋伏,當你去參加加勒比大遊行,要知道海地巫毒並不包括在內。

分不清楚馬利跟塞內加爾樂團是不行的,你的埃及朋友會在 Celebrate Brooklyn! 免費戶外音樂會的草地上對你進行再教育。除此之外,曼哈頓海灘跟柯尼島一代全部都是戰鬥民族(他們的太太喜歡穿豹紋皮草),Bensonhurst 原本是義大利與猶太人區,現在有演變成 Chinatown 的趨勢,而當你到了 Sunset Park,可以一路看中文招牌直到被公園舞劍長輩團包圍。住在布魯克林的家庭很務實,很接地氣,他們沒有在想什麼國際觀,他們本身就是國際村民。

回不去的歷史與房價

進入 21 世紀,布魯克林治安變好,國際村民的國際化依舊持續。我在 2015 年到 2017 年為止住在 Bedford-Stuyvesant 區,19 世紀起從歐洲海運到此的大塊棕石建的獨棟樓房,經歷百年風霜後依然堅韌美麗,還被劃為國定古蹟,禁止屋主任意改裝立面。

棕石公寓的棕石是古老而昂貴的建材,是三疊紀到侏儸紀時代的沉積岩,當年有點家產的美國人要為自己家人建房子,當然不能用隨處可得的建材。

這種棕石是一塊塊搭船進口來的,每個單元的標準形式是獨棟四層樓建築加上地下室,既然是家族住宅,每層樓的功能就依照成員角色有效地劃分,最頂層的四樓是小孩的臥室,三樓是大人臥室,地下室給長工與傭人,一樓為廚房與平時的起居間,樓梯旁有一個電梯井,但不是給人搭的,是食物電梯(dumbwaiter)。二樓則是挑高的客廳,從外觀看,正門是二樓的門,一道堅固寬闊的台階迎賓毫不失禮,而一樓的入口則在樓梯的側面,樓梯旁有一處小庭園。

雖然昔日榮景已逝,但家族同樂、敦親睦鄰的習慣,都留在棕石公寓的生活機能中。當你在街區慢跑、散步、買菜,某家正在整理花草的大叔會伸手跟你擊掌;天不太冷時,台階上經常有三、五大媽或坐或站,一邊遛小孩一邊聊八卦;跟朋友借一個湯鍋,他會騎著腳踏車拎來放在門廳。那時我會想,房價節節升高、每日物換星移的紐約房市中,還有些事情永遠不變,真的會讓人心情變好。

但其實不是的,其實百年之間已經變了又變,再也回不去了:這些百年老屋原來的大家族有人家道中落,有人子孫不願繼承,原本為了一個家庭而建的獨棟樓房,現在多已改建為分租公寓,從此走廊上一扇扇門各自上鎖。

每個單位內新建了獨立廚房跟浴室,水管與暖氣因而經常不勝負荷,做樓主不容易,老宅結構堅固,但是小毛病多。而且在紐約,你家前面的人行道也歸你管,冬天雪後必須剷雪,行道樹的健康也得照顧,而家門前要是有違規垃圾則會罰款,難怪那些老屋主的子女離家後不想繼承房子。

但若你只做房東收租,不住在屋裡,那就簡單輕鬆,只要你能拿出 200 萬美金的話,你也能在紐約版大稻埕 Bed-stuy 當房東。

「布魯克林」變成時髦與昂貴的關鍵字,只是最近幾年的事,媒體大肆報導的天價地段布魯克林高地(Brooklyn Heights),平均每平方公尺的地價 17,803.51 美元,比曼哈頓平均值還高 8,000 多,而它的面積只是布魯克林 180 平方公里中的 0.46% 而已。而剩下了 99.54% 中,多半是藍領階級家庭、低收入住宅、國宅與工業用地,沿著東河有一長串港口、很長一段海灘、加上很大一片濕地沼澤。

唱歌跳舞是基本,Party 是動詞

圖/Shutterstock

根據老經驗的居民,犯罪片裡面那些搶劫吸毒的可怕景象曾經每天發生。80 年代光是穿了一雙 Converse 新球鞋走出家門,就會被流氓逼迫脫下來給他穿(而且以後還每天在你面前穿),因為曾經那麼暗黑,這裡也成為各種街頭音樂的溫床:嘻哈、饒舌、福音、靈魂、爵士、雷鬼⋯⋯你能在街上看見各種 Brooklyn 之光──

Marcy 大街上的國宅被暱稱為 Jay-Z town,每 10 個路人會有一個人衣服上有 Bob Marley,而 Notorious B.I.G. 的大臉肖像以各種尺寸出現,從地鐵站小塗鴉到幾層樓高的壁畫,大轉運站 Atlantic Terminal 的地下走廊會出現大隊著裝整齊的黑豹黨、週日早晨那個前後左右教堂傳來讚美上帝的歌聲之激動啊你別想補眠。

住在布魯克林不能嫌人家吵,因為大家就是那麼愛音樂──家家戶戶愛唱歌跳舞,不但家裡放,店裡放、街上放、地鐵也放、許多男人不把最好的音響放在家裡,而是裝在車上,如此便能駕著愛車,走到哪 party 到哪。

Party 這個動詞在曼哈頓屬於消費行為,你到一間店裡付費入場、付費喝酒、付費包桌,但是在布魯克林不來這套,以東西向的 Fulton Street 為界,基於建築形態與居民生活結構差異,布魯克林的南北派對風格大不相同:

北邊 Williamsburg 因為是公寓樓房,處處舉辦屋頂派對,若你在一個較高的樓頂喝酒,還可以順便看看四周哪個屋頂比較好玩的樣子,大膽的人就這樣跳過去參加別人的派對了。

Bushwick 正在經歷從舊工業區轉型成潮流聖地的過程,這裡經常有實驗性(或者說沒名氣)的表演節目,地點常是照明不足但是空間十分寬敞的舊廠房,永遠找不到入口,這區也有很多改裝公寓,住戶會自辦邀請制的私人派對。

而到了南邊的 Crown Heights,因為家家都有後院,附設烤肉區、有時自帶樂隊的後院派對最受歡迎,客人帶著要烤的食材,進門把食材往烤架上一放,就去歪在一旁喝酒了,連樂隊成員也會喝到忘記自己是來演奏的。但沒關係,夜還很長不是嗎?

以上這些都太小資了,真正具有布魯克林藍領精神的,是 Bloc Party 街頭派對。街頭派對的起因,當然是因為低收入戶住在地小人多的國宅裡,沒有自家後院,擠在家裡又熱又煩躁,於是在街角放起音樂,跟 MV 裡面演的一樣,只是現實生活中的 Bloc Party 還得一邊餵小孩。

夏天週六晚上的 Potomac Playground 周邊,滿滿兩圈並排停車,四角各有警車待命,還帶水銀燈照明,超重低音音響開到經過的腳踏車都要被抖掉,與會人士大汗淋漓有如演唱會現場,無論生活再苦(或多麼富裕),舞是一定要繼續跳的,正如一位 NYPD 老警察說的:「不讓他們跳會出更大的問題」。

明年此時,布魯克林人還幸福嗎?

去年夏天,紐約愛樂在 Prospect Park 免費演出,區民代表上台致詞說:「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住在布魯克林,另一種人則是夢想能住在布魯克林。」群眾熱烈歡呼,布魯克林有別於其他區專屬的自豪情緒,而長官這麼囂張的發言也很布魯克林,有布魯克林式的囂張、有布魯克林式的難搞、也有布魯克林式的口才與黑色幽默。

換日線作者怎麼看:【全球讀書會/讀家說法】《有時跳舞》──屬於「經典女子」的青春驪歌,與「何曼莊們」的美麗與哀愁

這裡是養出伍迪艾倫史派克李、Jay-Z、Eddie MurphyJimmy Fallon芭芭拉史翠珊Larry King 還有桑德斯參議員的地方,這裡是適合生活的地方;但明年此時,房租會漲成多少呢?是否每個熱愛生活的人都繼續幸福呢?這是今日布魯克林最深刻的存在問題。

備註:本文摘自何曼莊的《有時跳舞 New York》,由九歌出版社授權換日線原文轉載並增訂小標。惟圖、文經編輯,均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執行編輯:HUI
核稿編輯:林欣蘋

Photo Credit:Chad Matthew Carlson@Shutterstock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廣編企劃|品牌 20 周年傾力貢獻!傳繼蠟雕工藝,巨型創作羅浮宮盛大展出,Cindy Chao 榮登法國百年珠寶學府,首位受邀亞洲藝術家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