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人格分析】追求財自經常忽略這一點 盡早了解4大理財人格 你是哪一種?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30226

【理財人格分析】追求財自經常忽略這一點 盡早了解4大理財人格 你是哪一種?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02/26 09:30

分享:

分享:

相信大家都曾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實現財務自由,再也不用為錢而煩惱。雖然正確的理財方法很重要,但何曾了解過自己對錢的看法?這也是很多人在追求財富自由路上容易忽略的一點,只有知道錢對於自己的意義,才能更好地規劃理財。

每個人對錢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錢就是生活的一切,一生都奮力追求財富的增值,曾有人這樣説道「我窮到只剩下錢」;有人覺得錢不是生活的重心,滿足溫飽就可以;有人又覺得有錢才有面,願意借錢買名貴物品,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如何察覺自己心底對錢的看法?

金融心理學家Bradley Klontz和Sonya Britt開發出一套線上預測工具,能幫助大家更了解自己的金融理財行為。根據研究,所有人的金融理財行為基本遵循4大理財人格的其中一種,這4大理財人格包括迴避崇拜地位警覺

其中,Klontz的線上預測工具是一份線上問卷,當中包括一些關於對錢的看法和做法及個人財務狀況(年齡、收入等),完成測試後就會有一份完整的帶有建議的分析報告,分數愈高證明這種理財人格愈明顯。

點擊圖片放大

上面的截圖顯示這份問卷的部分問題,包括「有錢的人都是貪心的」、「我只會買新的東西」、「窮人都是懶惰的」,如果你認同或不認同這些講法,都會獲得一個分數,最後的總分就決定你的理財人格。


4大理財人格
1. 迴避者
金融迴避者認為錢是可惡的,並且自己也不配擁有錢。由於錢會給他們帶來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於是他們覺得錢是討厭的,進而覺得有錢人是貪心腐敗的群體。金融回避者的内心往往非常糾結,一方面認為現實生活處處需要錢,另一方面又覺得過分在乎錢的生活令人厭惡。

2. 崇拜者
金融崇拜者認為錢是萬能的,可以解決生活中煩惱,甚至可以買來幸福感,但他們往往總是不夠錢用。他們會窮盡一生去追求金錢,但同時花錢沒有節制,往往四處欠債,最終成為金錢的奴隸。

3. 金錢就是地位
這部分人認為金錢就是地位的象徵,因這種心理的作祟,就算沒有錢也會裝作很有錢,消費超過個人財務承受能力,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

4. 警覺保守者
他們對金錢非常小心保守,與錢相關的一切都會謹慎處理,非常看重存錢。並且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非常保密,幾乎不會向外人透露。

「劇本」通常被應用在拍攝電影或電視劇中,是指故事發展的大綱,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以上4者可說是理財的「劇本」,會決定追求財務自由之路的發展方向。儘早了解自己的理財人格,糾正對財富的負面看法,配合有效的金融理財方法,讓財務自由之路更順暢。

 

=====

【ET財智Talk】恒指全年走勢先低後高? 東亞銀行李振豪分析中港股市最值博板塊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學堂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