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下肚的營養,別變成碳排放!「全家」友善食光 用科技翻轉剩食議題 - 未來城市@天下 - 進步城市的新想像

能吃下肚的營養,別變成碳排放!「全家」友善食光 用科技翻轉剩食議題

能吃下肚的營養,別變成碳排放!「全家」友善食光  用科技翻轉剩食議題
2021-04-07
5252
現代生活大幅仰賴外食,台灣更是外食者的天堂,但是享受便利美味的餐點之餘,你是否曾想過,每天有多少食材還沒端上桌就已經被丟棄、有多少沒賣掉的食物被銷毀浪費掉?而整個地球,又因為人類不經意的浪費而製造了多少碳排放?

根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球還沒吃就被丟掉的食物一年就高達13億噸、相當於增加一年44億噸的碳排放,「食物浪費」增加的碳排放已經成為全球性議題。3月25日由天下未來城市、CSR在天下主辦的「2021地球呼吸行動國際論壇」邀請到海內外企業代表與意見領袖,分享用創新科技解決剩食問題的實際行動方案。

你知道現在排出來的碳,有1/5在一萬年之後都還會留存在大氣當中嗎?天下雜誌出版總編輯吳韻儀在「2021地球呼吸行動國際論壇」中引述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內容指出,溫室氣體一但排出就會長久留存、不斷累積,所造成的溫度上升也會一直持續,因此未來減碳30%、50%都不足以解決現在的問題,「唯有『近0』的目標,才能解決溫度不斷上升的問題。」她強調。

科技能幫忙  不讓沒吃下肚的食物阻礙地球呼吸

人類每年製造510噸的碳排放,其中有19%來自耕種養殖,也就是與食物來源相關的人類活動。全球材料解決方案領先者思科創執行長施樂文博士指出,現今的糧食事實上理應綽綽有餘能滿足人類需求,但卻有農作物30%~50%的食物因運輸途中變質而無法送達人們手中。「科技在這裡可以提供有效的協助,高科技的隔熱材質不只能讓每台冰箱都是隔熱的,打造有效的冷卻鏈,可以在整個供應鏈中使用。

從生產到銷售 每個環節都能永續創新

而在食物的消費端,除了消費者的配合,科技同樣可以為剩食議題助上一臂之力。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分享「全家」推廣「友善食光」、用科技改善剩食的經驗。
台灣一年統計約有350萬噸的剩食被丟棄,光是便利商店每年報廢的食物價值就超過70億元,其中有80%以上都是鮮食類的產品。儘管業者亟欲改善這個問題,卻又怕一旦貨訂得少,消費者買不到想要的東西,又會造成不滿,就算想要捐贈,也礙於食安問題而多有掣肘。

為了解決剩食問題,全家便利商店採取了三個面向的做法來進行改革。首先是生產和製程,過去五年全家便利商店持續引進日本在製造、包裝上的最新技術,讓鮮食即使在不添加抑菌劑的前提下,也能延長保存期限。第二個面向則是人工智慧的進展,帶來以往「工人智慧」無法達成的突破,葉榮廷透露,全家便利商店經過近一年與科技公司合作實驗開發,嘗試用AI技術精準預測消費者需求,已經逐漸進入開花結果的階段,有望在未來進一步改善剩食問題。

第三個面向是銷售上的改革。過去通路端即使想要針對即期品進行促銷,也礙於庫存管理不易而難以實現。2019年,全家便利商店推出「友善食光」,透過導入「時控條碼」和「時間訂價」兩項技術,店員只要如常地掃描條碼結帳,系統就能聰明地辨別產品是否接近保存期限、並以相對應的折扣價格結帳。

便利商店串起社會供需  打造公平共好產銷生態圈

2020年,全家便利商店「友善食光」每月平均減少了250噸的食物浪費,相當於每月減少8萬公斤的碳排放。今年度,全家便利商店預計於4月7日推出「友善食光地圖」,屆時消費者可以藉由三大亮點功能「即時定位」、「搜尋系統」、「收藏店舖」,更快從全家App中找到到各店舖的友善食光的商品數與庫存量,店員也不需再「地毯式」確認產品效期、貼貼紙,就能一目了然地找到需要貼標的商品。

「友善食光創造了買方、賣方、社會『三贏』的局面,消費者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買到商品,同時響應環保;加盟主也因報廢數的下降,帶來經營獲利的增長;最重要的是對整體地球社會減廢減碳的助益,絕對值得繼續推動。」葉榮廷補充。全家便利商店表示從發起「友善食光」開始,已帶動更多食品業者投入惜食行列,顯現「全家」惜食意識的推動已初展成效。

接下來,全家便利商店更制定了「打造公平共好的產銷生態圈」SDGs策略主軸,藉此呼應聯合國SDGs永續目標第12 項 -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希望透過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便利商店持續與社會大眾互動、引發共鳴,吸引更多人一起參與值得關注的SDGs議題。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