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教學者要怎麼建置學習的輔助輪?(一)總覽 - moodwide - Medium

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教學者要怎麼建置學習的輔助輪?(一)總覽

教學者常聽到「鷹架理論」,這篇文章會介紹鷹架理論是什麼、相關背景脈絡,以及使用上的注意事項,同時也會介紹個常常一起被誤解的「近側發展區」(ZPD)以及鷹架理論的幾個特點。

George Chan
moodwide

--

身為教學者,我們在被回饋時,不免會有幾種聲音——

「作業不要出太難!」
「指令不要下太簡單。」
「你剛剛那樣講他們聽不懂啦」

扣掉回饋者的個人偏見外,究竟我們能怎麼樣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從鷹架理論的脈絡來看,這個「有效學習」的策略就是去幫學生建立學習的「鷹架」。

如同我們在學腳踏車時,會架設輔助輪一樣。而在做其他學習時,要怎麼給予適當的協助、怎樣的輔助輪是合適的?今天,讓我們透過鷹架理論帶我們看到「輔助輪」的脈絡與應用。

這篇的大綱會是——

  1. 鷹架理論是什麼?
  2. 與常常一起講的「近側發展區」有什麼關係?
  3. 要發展「鷹架」又有怎麼樣的前提?

讓我們一起來聊聊。

什麼是鷹架理論?

Photo by Dan Gold on Unsplash

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又稱支架式教學,主要講的是當學生在學新一項新能力與概念時,「教學者」要提供怎麼樣的準備最能協助他成長。英文原能不錯理解那個畫面 — —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建立指導的鷹架。而其理論探討的正是如何幫助學員量身搭建「臨時、可調整」的支持,並於學習成熟後將鷹架拆掉。

為什麼會叫做「鷹架」?

之所以會透過鷹架作為比喻,是因為在建築物還在建構中時,我們會給予鷹架作為暫時性支撐。這邊會強調「暫時性」三字,表示著我們需要讓建築物之後能自己支持,所以對於建築工人來說,都知道鷹架只是暫時的,但就學習的角度,我們有沒有讓學習者,或作為教學者本身,我們有明確讓彼此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協助嗎?這中間又有什麼會需要注意的?這邊接著繼續講述鷹架理論的大原則與脈絡。

鷹架理論的前身 — — 近側發展區(ZPD)

鷹架理論的發展背景主要是延伸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 ZPD),也就是學生收到一個任務、面對一項挑戰時,其難度是否介於「學員無法達到」(就算有協助)與「學員可以達到」(就算沒有協助)之間那「學員可以透過協助達到」的區間,而鷹架主要就是用於比喻在這 ZPD 區間要提供給學員的協助(Guide)。

鷹架理論的發展脈絡

我們在之前的一篇中,有提到所謂的 ZPD,那即是理論鷹架個前身。可以參考——

鷹架理論比較常會歸給哈佛大學認知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gnitive Studies)的開創者傑羅姆·布魯納(Jerome Bruner)延伸維高斯基(Lev S. Vygotsky)提出的近側發展區,原本是將其用於敘述孩童的「語言習得」的過程,要怎麼建立我們現在所說的「鷹架」(不過當時並未稱其為鷹架)。起初「鷹架」重點是放在家長要怎麼給予孩童支持,如何讓他拓展語言的能力範圍。直到二十世紀中後才延伸到最近的定義——教學者怎麼樣幫助學習者建立「鷹架」,幫助她學會特定能力

鷹架理論的主要元素

我們說鷹架強調的是「暫時可調整的支架」,其實際上有三個被強調的元素:

  1. 「暫時性的」——當學員變熟悉後,鷹架是逐漸被指導者移除的。
  2. 「雙向互動、可調整的」——專家與學習者間的互動,必須是互動合作而不是單方面的傳遞
  3. 「調整輔助後能被發展的能力」——學習應該發生在近側發展區,也就是在挑戰難度與既有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以下,讓我們用「騎腳踏車」與輔助輪來幫助理解。

我們剛開始在學期教踏車時,通常爸媽或老師會加上所謂的「輔助輪」,而從鷹架理論的概念來想的話,可以簡單地將「輔助輪」看作是鷹架——因為它符合三個條件:可被移除、可調整、有期待訓練的能力範圍(介在可行與不可行之間)。

鷹架元素ㄧ、「暫時性」的

鷹架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習者意識到,這些工具是會漸漸移除的,之後他會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這些任務。就像是騎腳踏車,讓他看到其他人都可以其雙輪,讓小朋友知道之後會需要漸漸拿掉輔助輪,給予其「這只是暫時的」的概念,進而刺激想拿掉的動機。

我們在教學進行中,也要不斷意識之後學員自己行動時,會少掉哪些工具、引導語與提示這些「輔助輪」。

鷹架元素二、「雙向互動、可調整的」

鷹架強調「互動」,也就是即時得學生到反饋、適當的調整,而非單方面的決定好就分配。如果沒有互動,單純單向傳輸的話,並不能很好的調整鷹架。

就像小朋友在學騎腳踏車時,持續看著騎行的狀況,思考哪些地方要再做調整,有可能是輔助輪的大小,也有可能是煞車的力道,甚至是整台腳踏車的輪胎要變大。而這都要透過適當地跟著學習者互動,才能得到反饋並應對地需求的調整,而非就給一台車到小朋友能不用輔助輪為止。

鷹架元素三、「調整輔助後能被發展的能力」

在「支架、輔助輪」協助之後,我們期待被發展的能力範圍,理論上要落在近側發展區間。支架要有效,就是要支持學習者的能力,那就要架設在他需要支撐之處。

可以理解成,如果我們要訓練騎雙輪腳踏車,通常不會前後都架設輔助論(變成六輪車),也不會於三輪車上架設。因為目的就是針對要學習雙輪的小朋友,建立一般騎行的能力。

透過這樣的輔助輪,我們能帶著小朋友學會騎腳踏車,廣泛來說,學習上的輔助輪我們會稱為鷹架。

這邊有一個很重要,是教學者需要培養的能力,就是看見學習目標的不同假設。因為如果要學生學會騎沙地上坡,那與要騎水泥平地會是截然不同的目標。而我們在設立學習目標時,來回推近側發展區與所需的鷹架時,需要特別留意「目標的假設」。

實際上怎麼做呢?最簡單是看學生的反饋,你發現自己的教學「成效不彰」(沒有看到預期的效果),且學生都是願意學習的情況下。我們即可以反思說:

  1. 我現在要教的目標是什麼?學會騎雙輪腳踏車。
  2. 那現在出現什麼狀況?拿掉輔助輪後,學生仍不太會騎行。
  3. 學生實際上是在什麼場景遇到問題?在騎行上坡時相當不穩。
  4. 那我需要調整什麼目標?將學會騎腳踏車拆成「平地腳踏車」與「上坡騎腳踏車」後,再去設計鷹架。

補充

鷹架的發展背景是在要從以「教師」為中心(Teacher-Centered)到 「學員」為主的學習(Student-Based Learning),對應還是有些假設區隔,像是有分成「教學者」與「學生」,發展中多本書會稱呼「教學者」為「專家」,暗示關係上與專業上是有差異的,並非都是「平等」的學習者,對應現在更多的共創浪潮,使用上要注意下差別。

總結

在教學時我們會透過鷹架,規劃要給予的協助,這邊的教學者主要指的是較有能力者,包括教嬰兒學畫的父母,這篇讓大家快速理解鷹架與特色,之後會說明設計原則與實例。

參考資料:

[0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structional_scaffolding
[02]: Beed, P., Hawkins, M., & Roller, C. (1991). Moving learners towards independence: the power of scaffolded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延伸閱讀:

如果這篇文章有成為你瞭解「鷹架理論」的鷹架,可以給我一些鼓掌鼓勵,感恩~~~

--

--

George Chan
moodwide

Scrum Master / SDE @Amazon Health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

More from George Chan and mood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