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节_百度百科

开天节

朝鲜半岛上以朝鲜民族为主体的两个国家(朝韩)的公假日
收藏
0有用+1
0
开天节(朝鲜语:개천절)每年的公历10月3日是朝鲜半岛上以朝鲜民族为主体的两个国家(朝韩)的公假日——“开天节”(Gaecheonjeol),亦称“民族奠基日”。“开天节”是纪念传说中的朝鲜民族始祖太阳神之孙檀君(Dan-kun)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传说中的古朝鲜国的节日,原本定在农历十月初三,但于1949年改成阳历的10月3日。在开天节这一天,政府和民间宗教团体都会举行各种隆重的庆典,而首都首尔地区的祭典主要在社稷坛(Sajikdan)进行。
中文名
开天节
外文名
Gaecheonjeol
개천절 [3]
流行国家
韩国和朝鲜
所属民族
朝鲜民族
流行地区
朝鲜半岛
节日时间
每年的公历10月3日

檀君传说

播报
编辑
这檀君到底是谁呢?根据《三国遗事·纪异第一·古朝鲜》记载,太阳神桓因(Hwan-in)有个庶子桓雄(Hwan-ung)。桓雄“数意天下,贪求人世”,桓因知道儿子的心意后“乃授天符印三个,遣往理之。”就这样,桓雄率领三千名部下,“降于太伯山顶(今日之妙香山)神檀树下”,号称“桓雄天王”。
当时,人间有一一虎,同穴而居。他们经常向桓雄祈祷,希望自己能转化为人。桓雄给它们“灵艾一炷、二十枚”,要它们吃掉,并在一百天内不见天日,这样便可转为人身。熊和老虎依照吩咐吃掉艾草和蒜头。由于熊能“忌三七日”,于是在二十一天后变成女人;老虎则因为“不能忌,而不得人身”。
熊女因为没有结婚的对象,于是又到神檀树下祈祷,希望自己怀孕。桓雄化成人身与熊女结合,生下一名儿子,名叫檀君王俭(Dan-kun Wanggeom)。檀君王俭在中国的尧帝即位第五十年时,定都平壤城,以“朝鲜”为国号,在位一千五百年。后来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檀君隐居起来,成了山神。
今天的朝鲜民族之所以自称为檀君后裔,正是源自这则神话。虽然明知道这是神话传说,但很多韩国人似乎在潜意识里把它当作历史看待。这样一来,朝鲜民族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远古,与中国的尧帝同一个时代。因此,尽管韩国政府从1962年开始废除“檀君纪元”(Dan-kun Giwon,简称“檀纪”),但直到今天,民间还是有极少数的人在使用檀纪(Dan-gi)。
2011年是檀纪4344年。
开天节是韩国的国庆日之一。在公元前2333年(戊辰年),也就是在檀君纪元的元年10月3日,为颂扬国祖檀君,建立最早的民族国家——传说中的檀君建立朝鲜国而制定。是朝鲜民族固有的传统节日,庆祝民族国家的建立的同时,庆祝作为文化民族重新诞生,并感谢上苍。在汉城市中区,为了颂扬和报答同胞们的国祖檀君圣祖和历代创业祖先和先烈们的恩德,以祭礼仪式和特别讲演,举行意义深厚的开天节大祭典活动。
檀君神话是否可信?
佛教用语中桓因是“释提桓因之略,帝释天也”,而且释提桓因可 “略称释帝与帝释”。桓因即帝释这种观念出自佛教思想,源自佛典《法华经》,故事来自《观佛三昧海经》、《华严经》等佛经中屡屡出现的“牛头旃檀”,还出现“天王”、“符印”等宗教用语。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小兽林王本纪》:372年、“前秦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374年、“僧阿道来”,375年、小兽林王“始创肖门寺,以置顺道。又创伊佛兰寺,以置阿道。此海东佛法之始”。一般认为朝鲜半岛有佛教始于372年,因而檀君神话最早不可能出现于公元4世纪以前。所以檀君并不可信。

与檀君的关系

播报
编辑
檀君是朝鲜民族的始祖,是建立了传说中古朝鲜国的建国始祖。
檀君在5011年前(从1993年算起),在平壤(今称)的一位酋长家出生。他自幼热心磨练弓、枪、刀等武术,努力领会自然和社会上的事理。他身材魁梧,头脑聪颖,武术出众,逐渐有了要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想法。
檀君继承父亲作了酋长后,改造和发展原始的政治机构,建立了行政、司法、军队等强大的权力机构,于公元前30世纪初在平壤城定都,宣布了“朝鲜”国的成立。为区别于朝鲜王国,现称之为古朝鲜。
古朝鲜的成立使朝鲜民族结束长达一百多万年的原始时代,进入了国家时代、文明时代。
檀君在他的出生地平壤去世。
朝鲜民族的祖先崇拜檀君为神的存在,把他建立国家的10月3日定为开天节,祭檀君。尤其在江东的檀君陵,政府专派官员或以国王名义,举行盛大的开天节活动。
朝鲜主体83年(1994年)10月11日,隆重举行了檀君陵改建竣工仪式。
檀君陵的占地面积达45公顷,所用石材就达7.2万多块。

檀君传说的原文

播报
编辑
往二千载有坛君王俭。立都阿斯达(经云无叶山。亦云白岳。在白州地。或云在开城东。今白岳宫是)开国号朝鲜。与高同时。古记云。昔有日之神桓因(谓帝释也)庶子桓雄。数意天下。贪求人世。父知子意。下视三危太伯可以弘益人间。乃授天符印三个。遣往理之。雄率徒三千。降于太伯山顶(太伯即今妙香山神檀树下。谓之神市。是谓桓雄天王也。将风伯雨师云师。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凡主人间三百六十余事。在世理化。时有一一虎。同穴而居。常祈于神雄。愿化为人。时神遗灵艾一炷、二十枚曰。尔辈食之。不见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熊得女身。虎不能忌。而不得人身。熊女者无与为婚。故每于坛树下咒愿有孕。雄乃假化而婚之。孕生子。号曰檀君王俭。以唐高即位五十年庚寅唐尧即位元年戊辰。则五十年丁巳。非庚寅也。疑其未实)都平壤城(今西京)始称朝鲜。又移都于白岳山阿斯达。又名弓(一作方)忽山。又今弥达。御国一千五百年。周武王即位己卯封箕子于朝鲜。坛君乃移于藏唐京。后还隐于阿斯达为山神。寿一千九百八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