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佈丨全國在院新冠相關死亡病例數據公佈 這幾點要知道 - 新浪香港

中國發佈丨全國在院新冠相關死亡病例數據公佈 這幾點要知道

中國網1月17日訊(記者 趙曉雯)中國新冠疫情數據一直受到國內外關注,尤其在經過三年抗疫實踐,一系列優化防疫措施實施之後,當前中國疫情防控現狀成為國內外討論焦點。

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國醫療機構累計發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礎疾病合併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這是“新十條”政策發佈後,中國全國在院新冠相關死亡病例數據首次對外公佈。

中國死亡病例判定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主要國家基本一致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持續跟進全球疫情態勢和病毒變異特徵,動態調整防疫政策,並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及相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1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我國始終堅持將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死亡病例判定為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該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其他主要國家的判定標準基本一致。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死亡原因歸因分析分為兩類,一類是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另一類是基礎疾病合併新冠病毒感染死亡。

焦雅輝表示,為科學分析研判疫情影響,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醫療機構將2022年12月8日至12月29日期間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進行了統一收集、彙總和上報。此外,醫療機構自2022年12月31日起,每日報告前一日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情況,沒有死亡病例的實行零報告。

“由於數據信息量比較大,為了更加科學、客觀、實事求是地反映我國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情況,我們組織專家對死亡病例進行了系統分析,因此耗時比較長。”焦雅輝說。

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與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通電話,譚德塞高度讚賞了中國政府新冠疫情應對努力,感謝中方與世界衛生組織長期進行疫情技術交流、分享疫情信息數據。雙方一致同意繼續加強疫情防控技術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全球衛生安全。

死亡病例平均年齡80.3歲、九成以上合併有基礎疾病

疫情防控三年來,我國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先後印發十版防控方案和診療方案,出台“二十條”優化措施。隨著大規模疫苗接種和新冠病毒變異,疫情給人群帶來的整體健康風險相對趨於緩和,我國疫情防控面臨著新形勢。

2022年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出台《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對風險區劃定和管理、核酸檢測、隔離方式、保障群眾就醫購藥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種、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社會正常運轉、涉疫安全保障和學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優化要求。

雖然與新冠病毒此前毒株相比,奧密克戎的致病力在減弱,但傳染性變得更強,再加上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風險人數依然不容小覷。數據顯示,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我國死亡病例平均年齡80.3歲,65歲及以上約占90.1%,其中80歲及以上約占56.5%,死亡病例中90%以上合併有基礎疾病,主要合併疾病為心血管疾病、晚期腫瘤、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腎功能不全。

面對疫情新形勢,接種疫苗仍是主動免疫的有效措施。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曾表示,目前已經有多項研究顯示,與完成全程接種或者加強免疫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相比,沒有接種疫苗的人住院風險、重症和死亡的風險相差比較大,其中也包括青年人。在存在一定風險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降低風險。

事實上,國家有關部門曾多次強調加快全民接種疫苗,並專門發佈《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強調“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各地要堅持應接盡接原則,聚焦提高60-79歲人群接種率、加快提升8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作出專項安排。”

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此前通報,截至2022年11月11日,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共接種2.39億,60歲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種2.28億,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60歲以上人口的90.65%和86.38%。完成加強免疫接種1.8億。但是,我國80歲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種率為65.7%,80歲以上老年人加強針接種人數占該年齡段老年人總數的40%。

1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再次強調,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種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

現階段應把防重症、防病亡放在優先位置

在此之前有網友反映目前對外發佈的疫情信息與群眾感受不一致,全國醫療機構累計發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數據公佈後同樣引發熱議。

焦雅輝表示,冬季是老年人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和心腦血管疾病加重的季節,近期與新冠病毒感染相疊加,因此老年人的病亡人數比較多。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日前公開表示,在疫情流行和快速傳播期,很難準確判斷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只有疫情週期過去後,才能比較精準地判斷真正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大小,現階段應把防重症、防病亡放在優先位置。

去年12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吹風會,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在公眾衛生領域有一種計算方法叫“超額死亡”,能評估可能造成的低估。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疾控中心團隊很快對新冠流行可能造成的“超額死亡”進行了分析,並公開發表結果。關於這一波疫情可能引起的“超額死亡”,該團隊已經在做相關工作,之後會陸續向大家提供。

2022年,《華爾街日報》曾報導,美國聯邦政府機構根據長期數據趨勢作出估計,美國自2020年年初以來,死亡人數比正常預期多出98.7萬人(美國媒體把這些人稱為“超額死亡者”)。其中絕大多數是死於感染新冠病毒,還有少部分是死於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如看病難、得不到及時救治等。

(綜合中新社、環球時報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