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

中國房地產龍頭恆大集團出現財務危機,引發國際關注。遇上這種「大到不能倒」的企業,中國當局會介入管理嗎?原因是什麼?

恆大集團現在狀況如何?

恆大集團是目前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總債務超過 3000 億美元,有數百個尚未完工的住宅項目。其實早在 2018 年,中國央行就在金融穩定報告中強調,恆大可能對中國金融系統持有風險。

去年 9 月網路廣傳恆大集團寄給廣東省政府的一封信,它向當局求救,希望政府支持恆大進行同業間的資產重組,否則恆大將面臨「現金流斷鏈」的危機。後來恆大否認這封信的真實性。

恆大集團

網路流傳的恆大求救信(部份)。圖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恆大的危機會產生什麼影響?

BBC》報導,有些分析家認為恆大的債務問題,會讓世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金融系統產生大規模風險。

即便恆大試著販售資產,避免因負債而違約,但還是有許多肩負鉅額債務的房地產商認為有風險。另外,由於上百個房地產案子未完成,上百萬的人正等著搬進新家,因此恆大風波也引發中國整體經濟的憂慮。

恆大不只影響中國,台灣也在曝險中。台灣金管會 14 日表示,目前有 2 家本國銀行對恆大有曝險,授信總額落在新台幣 5 億元以內,若加計境內外基金持有恆大部位,金融業總計曝險額約在 22 億元左右。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恆大危機「對金融體系或整體經濟來說都不是好消息」,因為破產後,金融機構的冒險意願減少,可能導致整個經濟出現信貸緊縮。

同時,恆大倒閉也可能動搖全球金融市場,使其他中國企業更難吸引外國融資。恆大需要償付外國投資者 74 億美元的債券,外國投資者已在今年數次出現恐慌。

除了經濟風險外,社會風險也存在。日前已有許多憤怒的投資者聚集在恆大總部抗議。恆大的崩解,也會巨大改變勞動市場,因為它有 20 萬個員工,並且每年僱用 380 萬個人參與它的專案。

恆大「大到不能倒」,中國救不救?

對付這種「大到不能倒」的企業,中國政府會不會介入維穩?

彭博社》分析這是兩難。如果幫助恆大紓困,等於向金融系統傳遞「政府永遠都會援助企業」的訊息,雖然這個訊息長期來說能讓金融系統擁有回復力,卻等於默許企業繼續無限制地借貸,而這樣的企業恆大不是第一家,還有北京安邦保險與海航集團等前例。

但若不幫恆大,放任這種大型且盤根錯節的公司垮掉,會對金融系統產生巨大震撼,影響上百萬位的中國屋主。這種傷害可能產生人民的不滿,弱化中共的控制。

許多分析家認為中國政府幫助的機會不大。金融分析企業 Reorg 的不良債務分析師 James Shi 表示:「政府一直努力不懈地推動膨脹的房地產行業去槓桿化,因此現在不太可能向恆大伸出援手。」日本野村控股的分析師 Iris Chen 也認為中國缺乏援救恆大的動機,「但是他們也不會主動讓恆大倒閉,如果恆大真的會違約,那政府會讓一種較有秩序的違約方式出現。」

投資管理公司霸菱的新興市場企業債務主管拉沃爾(Omotunde Lawal)在《德國之聲》的訪問中,呼應 Iris Chen 觀點:「恆大無序違約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消費者和失去的生活儲蓄可能會引起社會混亂」。

房地產專家、前復旦大學地產運營研究所所長蔡為民向《中央社》分析,中國政府不可能雙手一攤,放任「高樓倒塌」。他認為,最終恆大的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只是方案和手段差異。現階段中國政府並不積極介入,而是讓恆大高層有時間處理。「如果許家印等恆大高層無法解決,短則 1 個月,長不超過 3 個月,國資會更加積極地全面介入。」

國資介入主要的意義在於向投資人宣示,這些項目背後有國家的支持,會穩定持續下去。他形容,恆大集團是超級航母,萬一倒了不但對房地產市場造成衝擊,也會影響社會穩定。

除了國資介入購買資產,使恆大的資產可以變現,盡快填補負債缺口外。另一種實際在進行的干預則是藉由國資銀行展延,讓恆大的債務長期化,藉此降低短期債務的壓力。

的確,中國政府多少有了一些動作。《彭博社》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建設行政管理的組成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本週與多家商業銀行會商,並告知恆大將不會支付 9 月 20 日到期的貸款利息,目前恆大仍在與銀行討論貸款展延。

彭博社》表示省政府與國有企業可以強迫恆大重整來干預。據傳北京已經指示廣東當局計畫管理恆大債務問題,包括整合恆大資產的潛在買家。監管單位在 9 月也已經簽署了申請,讓恆大重新與銀行以及其他債權人協商債務期限。

推薦閱讀

環球時報:美用台灣代表處測中國反應,若更名將不昔代價守護國家利益

【現在還敢投資中國?他在想什麼】中共一手監管企業,一手設立北京證交所,是在跟投資人跳恰恰?

金融大鱷索羅斯:習近平不懂市場經濟,投資人若投資中國將追悔莫及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Essnglkoerm Hu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