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致富】窮人才會功敗垂成 500案例證實︰貧富差距 在於面對挫折的意志力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40114

【思考致富】窮人才會功敗垂成 500案例證實︰貧富差距 在於面對挫折的意志力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4/01/14 10:00

最後更新: 2024/01/15 07:44

分享:

分享:

【思考致富】窮人才會功敗垂成 500案例證實︰貧富差距 在於面對挫折的意志力

你認為貧富差距在於什麼?家庭背景?學習歷程?工作能力?抑或純粹是運氣?

以下這本書暢銷80年,累計賣出6000萬冊,堪稱是跨世紀拯救貧窮世代的聖經。

作者Napoleon Hill提出多個原因,其中一個令人最深刻、亦是最基本的道理︰意志力。

面對挫折,窮人選擇放棄,富人再往前跨一步。

窮人才會功敗垂成

大家耳熟能詳的挖金礦故事,便是來自此書。

十九世紀中爆發淘金潮,作者引述他一位朋友達比說,他叔叔也跟著染上「黃金熱」,赴西岸挖金礦做發財夢。

他不理會別人的戲謔:「從腦袋裡挖出來的金礦遠比從地底挖出來的還要多。」他圈了一塊地,然後揮起十字鎬和鐵鍬開挖。過程縱然艱辛,但他的黃金夢再明確不過了。

他敲敲打打幾個星期後,如願以償地挖到閃閃發亮的礦砂,但得先找機器設備才能掘出來。於是,他悄悄地掩埋好礦砂,返回馬里蘭州威廉斯堡老家,告訴親戚與幾名鄰居「挖到寶」了。他們湊齊一筆錢買進機器設備,隨即海運到當地。叔姪兩人也跟著啟程回到礦區。

他們將第一輛載滿礦砂的車開進冶煉廠,隨後便獲得證實,他們的礦場名列科羅拉多州蘊藏黃金最多的幾大區域裡。只要再載送個幾趟,他們就能還清債務,然後就等著坐收源源不絕的鈔票了。

挖土機越挖越深,叔姪倆的希望也越爬越高。然後,挫折來了,黃金礦脈突然消失。他們的淘金計畫頓時成了南柯一夢,金山銀礦化為泡影。他們不死心繼續挖掘,拚了老命想要找回礦脈,但終究徒勞無功。

幾百美元賣走金礦

最終,他們決定「放棄」,以幾百美元代價將機器設備賣給廢鐵收購商,然後跳上火車返回老家。

有些「爛鐵」收購商或許愚不可及,但他們交涉的這位卻不容小覷!他找來一位開礦工程師勘查礦脈,並稍微計算相關參數。最後這名工程師建議,先前的採礦計畫失敗,全因礦場主人不瞭解礦層走向的「斷層線」。根據他的計算結果,在達比叔姪停止挖掘之處只要再深入不到一公尺將可以找到礦脈!果真一語中的。

這位爛鐵收購商從礦區中開採出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金砂,那是因為他夠聰明,知道在放棄前先請教專家意見。

當時還很年輕的達比做足苦工,價值百萬美元的大筆財富卻流進廢鐵收購商的口袋。當初親友鄰居因為相信他,所以放心地將錢託付給他,後來他花了好幾年才還清每一分錢。

訪談500名當代富豪

近日一項調查顯示,富二代首次擊敗白手起家的富豪,這是否代表沒有良好的家勢,就不會致富?

Napoleon Hill透過訪談超過500位當代最有權勢的名流富豪,告訴大家,有很多原因都可以致富。

他訪談過美國總統威爾遜和羅斯福、發明大王愛迪生、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國汽車工業之父亨利.福特、派克公司創始人喬治.派克等衆多成功人士,將這些知名成功人士的致富祕訣梳理成十三條「成功白金法則」,搭配真人真事的成功案例,告訴大家一個道理︰

即使沒有背景、缺乏人脈、欠缺資金,只要擁有熾烈的致富渴望,你就有足夠的資格為自己爭取成功人生。

責任編輯︰廖毅然

更多理財好書︰

花光儲蓄才不枉此生 專家︰死前把財產清零 及早贈予下一代

財務也需要治療 「金錢創傷」障礙你賺更多的錢!3個階段自我療癒

史上首位億萬富翁 自命「沒有權利當窮人」 教導兒子有錢能換「道德的尊嚴」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