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汉字)_百度百科

[shuǎng]
汉字
展开8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爽(拼音:shuǎ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金文 [1]。此字本义是为明、明亮,引申指凉快、清凉,又引申指畅快、舒适,还可指差错,违背。
(基本信息栏来源: [2]
中文名
拼    音
shuǎng,shuāng
部    首
大(国标);爻(传统) [3]
五    笔
dqqq(86);drrr(98)
仓    颉
kkkk
郑    码
gdoo
字    级
一级字 [4]
注    音
ㄕㄨㄤˇ,ㄕㄨㄤ
平水韵部
上声二十二养,下平七阳 [5]
总笔画
11
四角号码
40804
统一码
基本区 U+723D
造字法
会意字
结    构
嵌套结构

字源演变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图
会意字。商代甲骨文从大从二火,作一正面伸臂站立人形,两腋下对称各有一盆火,会明亮意。后火形微变,讹变严重的或两火作两口(口的上边一笔与人臂共用是其变体),或作两个A,后面这种形式成为后来发展的主流而为西周所传承。到战国时,形成两种主流结构:一种从古文大(字形B)从二爻;一种从夫(字形C,夫由大分化而出)从二文(爻之讹)。许慎将战国两种结构整理作从古文大从㸚(二爻)与从篆文大(实为夫,古大夫同字)从㸚,一起收入《说文》。隶变后出现两个对应的楷体爽与𤕤。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以爽为正体。 《说文》本义为明、明亮。《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金文借D(从日丧省声)表示。引申指爽失、差错。《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通“霜”。云梦秦简《日书》甲种:“食之以喷,饮以爽路,三日乃能人矣。”卜辞中读“毋”,与“母”通,指配偶、匹配。《殷虚书契后编》上2.12:“癸丑卜,王宾(祭名)仲丁爽妣癸,翌日亡尤?”又《南明》660:“于妣己且乙爽告?” 对商代名臣伊尹、黄尹等祭祀时也可使用。《南明》 422:“甲戌卜,其𠦪(hū,祭祈)雨于伊爽?” [1]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shuǎng
形容词
明亮,清朗。
Bright
南朝宋鲍照《望水》:“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
唐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神清目爽
昌明。
《书·大诰》:“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
开阔,宽阔。
Broad
晋陆机《齐讴行》:“营丘负海曲,沃野爽且平。”
宋欧阳修《会圣宫颂》:“地爽而洁,宇敞而邃。”
豪爽。
Bold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
直爽
畅快,舒服。
Comfortable
唐王勃《滕王阁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舒爽
书法用语,肃穆飘然。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五:“劲力外爽,古风内含。”
名词
用以指依附于形体的精神,即所谓“魄”。
Soul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承命惊惶,魂爽飞越,俯仰天地,若无所容。”
古代南诏国所设官制名。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幕爽主兵,琮爽主户籍,慈爽主礼,罚爽主刑……督爽,总三省也。”
古水名,在函谷关城东,又名纻麻涧。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谷,其下多桑。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碧绿。”
通“鷞”。
《左传·昭公十七年》:“爽鸠氏,司寇也。”
草鞋上的绞绳。
《西游记》第一回:“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
动词
差失,不合。
Violate
唐刘知几《史通·杂记上》:“非惟与左氏有乖,亦于物理全爽者矣。”
爽约
丧失,失去。
Lost
唐杜甫《病橘》:“剖之尽蠹蚀,采掇爽所宜。”
伤败,败坏。
《老子》:“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受伤害。
Be harmed
《汉书·贾谊传》:“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助词
用于句首,无实义。
《书·康诰》:“爽惟民迪吉康。”
《书·康诰》:“爽惟天其罚殛我。”
shuāng
名词
通“骦”。
《左传·定公三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弗与。”
肃爽
参考资料: [6]

古籍解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明也。从㸚从大。𤕤,篆文爽。疏两切
【注释】徐锴曰:“大,其中隙缝光也。” [7]

说文解字注

明也。
爽本训明。明之至而差生焉,故引伸训差也。朝旦之时,半昧半明,故谓之早昧爽。日部曰:昧爽,旦明也。昧之字,三苍作曶。云曶爽,早朝也。司马相如传云:疏逖不闭,曶爽得耀乎光明。今本多闇昧二字,乃用注家语益之耳。
从㸚大。
其孔㸚㸚。明之露者,盛也。疏两切。十部。
𤕤,篆文爽。
此字浅人窜补,当删。爽之作爽,奭之作奭,皆𣜩书改篆,取其可观耳。浅人补入说文,云此为小篆。从㸚即同,何不先篆後古籒乎。凡若此等,不可不辨。 [8]

康熙字典

《唐韵》疏两切。《集韵》所两切,𠀤音塽。《说文》:明也。从㸚,从大。注:徐锴曰:大其中𨻶缝光也。《书·仲虺之诰》:用爽厥师。传:爽,明也。
又《盤庚》:故有爽德自上。传:汤有明德在天。〇按蔡传:故有爽德为句,自上二字连下其罚汝三字为句,爽训失也,与孔传异。
又《康诰》:爽惟民迪吉康。
又《大诰》:爽邦由哲。《左传·昭四年》:二惠竞爽。
又《昭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又《书·太甲》:先王昧爽丕显。
又《牧誓》:时甲子昧爽。传:昧爽,早旦。
又《左传·昭三年》:请更诸爽垲者。注:爽,明也。〇按《增韵》云又淸快也,卽爽垲之义。
又《史记·屈原贾谊传》:爽然自失矣。
又《尔雅·释言》:爽,差也,忒也。扬子《方言》:爽,过也。《书·洛诰》:惟事其爽侮。《周语》:晋侯爽二。《列子·黄帝篇》:昏然五情爽惑。
又扬子《方言》爽,猛也。齐、晋曰爽。
又《广韵》:烈也。
又贵也。
又星名。细爽,免星七之一。见《史记·天官书》
又《左传·昭十七年》:爽鸠氏,司𡨥也。注:爽鸠,鹰也。
又人名,左爽,见《战国策》。
又《类篇》师庄切,音霜。义同。《诗·衞风》: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又《小雅》:其德不爽,寿考不忘。〇按朱子《诗传》爽叶师庄反。《集韵》爽本载十阳韵中,古有此音,不必叶也。
又《老子·道德经》: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又《楚辞·招魂》: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注:败也。楚人谓羹败曰爽。
又《左传·定二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释文》:爽,音霜,马无肃爽之名,爽或作霜。贾逵云:色如霜纨。马融说肃爽,鴈也,马似之。〇按《广韵》十阳韵中作驦。同騻。不载爽字。惟《集韵》驦注云通作爽。
又叶音生。《后汉·马融传》:丰彤薱蔚,崟𨿅槮爽。翕习春风,含津吐荣。注:槮爽,林木貌。爽协音生。 [9]

书法字形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字形对比图

书写演示

书写示范 [10]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11]

音韵集汇

播报
编辑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𤕤
上声
三十六养
开口呼
全清
踈两切
ʃjɑŋ
集韵
上声
三十六养
开口呼
次清
所两切
ʃjɑŋ
韵略
上声
所两切
增韵
平声
师庄切
中原音韵
上声
江阳
合口呼
全清
ʂaŋ
中州音韵
上声
江阳
叶霜上声
洪武正韵
平声
十七阳
全清
师庄切
ʃuaŋ
上声
十七 养
全清
所两切
ʃuaŋ
分韵撮要
阴上
第十刚讲降角
(音韵资料来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