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彭昱暢、李庚希:《我們一起搖太陽》表演上最難的是「真實」 - 新浪香港

對話彭昱暢、李庚希:《我們一起搖太陽》表演上最難的是「真實」

由韓延執導,彭昱暢、李庚希領銜主演的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於大年初一在全國上映。作為韓延執導的「生命三部曲」系列終章,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講述了「沒頭腦」呂途(彭昱暢飾)和「不高興」淩敏(李庚希飾),兩個身患重症的年青人,因為「生命接力」的約定,陰差陽錯地踏上了一段充滿愛與力量的治癒之旅。電影延續了導演韓延「生命三部曲」中前兩部《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的溫情細膩,繼續聚焦平凡人的生活處境,在關照現實的同時深入探討生命議題。

彭昱暢、李庚希在電影《我們一起搖太陽》中分別飾演兩個身患重症的年青人「沒頭腦」呂途和「不高興」淩敏。

在接受新京報的專訪時,彭昱暢、李庚希兩位演員表示在拿到劇本之後,都被故事深深打動,「能觸及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開機前,兩人去體驗生活,拜訪病患,與他們交流,帶著對於生命的敬畏去完成角色。對他們而言,出演這部戲在表演上最大的難度在於「真實,不去演」。

【對話】

真實,不去演

新京報:兩位在片中都飾演病人,開機前為角色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李庚希:我倆其實差不多,圍讀劇本,在長沙體驗生活,去了各個景點,對長沙這座城市有一些瞭解,之後半個月時間,我們去了醫院,他去拜訪一些腫瘤患者,我去拜訪一些尿毒症患者,和他們一起聊天,瞭解他們的生活。

新京報:去醫院體驗生活,與病患交流,對你們有什麼觸動?

彭昱暢:雖然他們在經歷苦難,但是他們卻帶給我們很大的溫暖和鼓勵,也讓我們看到了一種積極向上樂觀溫暖的力量。我有時候是一個很脆弱的人,我看到他們的時候,感到很震撼和感動,讓我更有勇氣,帶著對生命的敬畏去完成角色。

李庚希:他們讓我看到這個世界上不同的一面,每個人都在面對著自己的生命難題,他們其實是蠻無力的,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現狀。我作為一個旁觀者進入到他們生活的這幾天,跟他們聊天,其實對我的震撼還蠻大的,我發現自己很渺小,什麼都做不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消化那種心情,只能把這一部分心情投入到電影里。

新京報:你們在飾演呂途和淩敏這兩個角色,在表演上最大的難度是什麼?

彭昱暢:真實,不去演。

李庚希:我覺得真實可能來自於各個層面,我們前面體驗生活去拜訪了很多患者,就是希望能夠儘量真實地還原角色當下的狀態,還有情感方面的真實,呂途和淩敏兩人之間的情感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之前都沒有去過多討論他們之間是愛情還是什麼感情,是在拍攝將近一半後,我們自己慢慢感受到的。

彭昱暢飾演的呂途的形象特別接地氣。

新京報:前期做的的排練,對之後的表演有什麼幫助?

彭昱暢:能夠加深我們彼此的默契,建立信任關係。我們的場景格局都是按照實景搭出來的,包括去淩敏家裡住的時候,熟悉度完全是不一樣的,拍的時候,那種感覺可能就像我們生活在那裡。

李庚希:會幫助我們很快地融到故事中,還可以提前知道這個劇組是什麼樣的,每個人都幹什麼,各個部門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新京報:片中呂途的形象特別接地氣,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造型後是什麼反應?

彭昱暢:我自己會相信這個角色,造型給了我很大幫助。

李庚希:他一下子變成那個樣子,不管他做什麼表情,做什麼動作,我當時都沒適應。

新京報:彭昱暢飾演的呂途在片中有很多顛覆形象的演出,有哪些是需要做心理建設的?

彭昱暢:這個完全沒有做心理建設。因為我們前期其實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讓我覺得呂途需要這樣,這個角色做什麼造型都是對的。

新京報:現在回想當時的拍攝片場,第一個想到的畫面是什麼?

李庚希:我第一個想到的畫面是在新家樓下,我們幾個人經常坐在後備上,在那發呆,後面吹著風扇。高亞麟老師(飾演淩敏的父親)說,不要對著後背吹。

彭昱暢:拍旅行團婚禮那場戲,我要背著她跑。我還記得當時拍的時候,我們還讓執行導演計時,跑完一圈,必須要在一分鐘還是多少時間內完成,這個印象特別深。

彭昱暢和李庚希在拍一些生活互動的蒙太奇鏡頭時,因為已經很默契,有一些表演都是即興的。

新京報:影片有比較喜劇的部分,也有很多比較催淚的段落,你們在拍攝時現場是什麼氛圍?

彭昱暢:氣氛就是正常,導演其實已經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氛圍投入到工作環境中。

李庚希:基本上拍一些比較沉重的戲,我們會很默契,大家都沒有心思聊閑天之類的,但是也不會刻意地不說話,我們會相互鼓勵。

新京報:像那比較沉重的一些戲會提前排練好幾遍,還是直接就拍?

李庚希:排練是排過,但因為一些重情緒的戲,排練的時候導演也不會讓我們一定要出情緒,只是讓我們事先瞭解,情緒戲基本上都是在後面。

新京報:你們兩人在片中會有即興的表演嗎?

李庚希:還好,我覺得要看怎麼理解即興,淩敏和呂途一些生活互動的蒙太奇鏡頭,基本上都是即興的。其他地方我們不會有超出劇本的部分。

新京報:你們兩位年輕演員和片中的高亞麟、徐帆、劉丹等前輩老師合作,有什麼感受?

彭昱暢: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我一直處在一個比較緊繃的狀態,後來慢慢地越拍跟呂途這個角色越靠近,就越放鬆,包括跟徐帆老師、高亞麟老師一起拍的時候會覺得好親切。

彭昱暢為了拍攝補辦婚禮戲份剃了光頭。

新京報:影片結尾淩敏和呂途補辦婚禮的那場戲,特別感人,兩位演員在拍攝時很容易入戲吧。

李庚希:很順其自然。那是我們的殺青戲,彭彭已經剃完了光頭,所以光頭的那一部分戲保留在最後,本來想著大結局開開心心的,結果我們兩個都哭得不行。當時心情很複雜,不光是因為淩敏和呂途,他們兩個人終於迎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我覺得多多少少會代入我們自己的情感,想到了馬上就要跟這個角色說再見了。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黃嘉齡

校對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