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心終老?養老天堂4做法,讓變老不再黯淡孤單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5,101

如何安心終老?養老天堂4做法,讓變老不再黯淡孤單

長輩行動不便或失智長輩,不方便搭大眾運輸出門,仍然能享受遠遊樂趣。長期關注高齡福祉的荷蘭,打造旅遊交通工具,讓失智長者「偽出遊」,藉此刺激感官、減少焦慮,並喚回記憶。

問世2百年的火車,累積許多世代的回憶。為了讓失智長者重溫感官與心靈的記憶,荷蘭阿茲海默學會和國鐵局合作打造出「旅遊列車廂」,使用真實的火車車體與零件打造。全國12個行政區都有列車廂進駐,造型設計各有特色,受到許多住民和家屬的歡迎。

懷舊療法 失智長者追憶美好、減少焦慮

要搭「旅遊列車廂」,無須遠道出門到火車站,它定點設在各個安養中心,長輩走出大門、跨入車廂、坐進座位,就等於搭上火車,車窗外有實景的走馬影片,配上一杯咖啡,無論是獨坐或是與人共乘,就是一趟舒服自在的火車之旅。

位於荷蘭小島的「Nieuw Rijsenburgh」安養之家,住民多半是退休的漁民,安養之家則打造可觀賞海景的互動遊艇,幫助這些長年在海上生活的失智長者回憶過往,減緩焦慮,甚至可能延緩失智惡化。

「失智症無法被治癒,但我們至少能讓老人家開心。」荷蘭阿茲海默學會主任威爾明克(Gerjoke Wilmink)說,這項服務設施雖然是靜態設置,但藉由「偽出遊」的活動,記憶混亂的失智長者可以刺激視覺、觸覺和聽覺,同時還能重新喚回過去的愉快感受。對家屬來說,也免去帶失智長輩出遊的風險,同時共享陪伴的樂趣。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荷蘭安養服務完善 嘉惠失智長者

安養機構「Age UK Mobility」在2020年公布「全球最適合長者居住的國家」排行,針對各國老年人的平均壽命、醫療健保照顧、安全與幸福指數、生活支出與財產價值進行比對,荷蘭位居第三名,僅次於芬蘭和丹麥。

荷蘭對於老年照護的政策與落實,有著先進而文明的佈署,包括設立失智長者生活圈,鼓勵青銀共居的養老社區,將照護長者的概念融入生活日常。

大學生當「看護」 失智長者更開朗

2012年,位於戴芬特爾(Deventer)的「人本安養社區(Humanitas)」,開放鄰近6所大學學生申請免費入住,學生只要每個月提供30個小時的愛老服務,陪伴安養中心住民聊天、共餐、看球賽、慶生、陪同外出和運動等,當長者生病時,也負責陪伴安撫。

「這些學生像橋梁,讓老人和外面的世界有所連結,與年輕人的相處也帶來歡樂和溫暖。」社區管理中心指出,開辦之初有6名學生申請入住,實施以來深獲老人住民的好評。入住的學生來自各大科系,有專攻心理學、照護、旅遊管理、化學,透過共居互動,更理解長者的身心需求,也增進學生對老後照護的視野。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規劃專門社區 失智長者也能正常自理

荷蘭位於阿姆斯特丹的「霍格威(Hogeweyk)」,是全球第一個失智症社區,這裡有公園、運動場、超市商家、餐廳、戲院、酒吧等,住在這裡的失智長者依照病情與個別需求,入住不同的組群。

在有限度的看護下,生活仍可正常獨立自理,像是在家可以自己煮飯、洗衣,外出購物不怕找錯錢、也能四處趴趴走,不用怕走失。而且社區對外開放,歡迎街坊鄰居和失智住民交流互動。

西方諺語說:一個村莊養一個孩子,意味著養育下一代是社會共責。進入少子化的超高齡時代,每個人都得面對老後生活,打造長者安養下半生的友善環境,也是未來的社會共業。

資料來源:Bright Vibes、The Dutch National Railway、Front404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