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蟹.青蛙.蟬鳴...台南城西防風林生態樂園 | 公視新聞網 PNN

陸蟹.青蛙.蟬鳴...台南城西防風林生態樂園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南市-安南區域西里海岸,有一塊海角,為了防風定沙,五十年前開始種植了大量的木麻,形成一塊100多公頃的防風林帶,裡面有很多海邊生態的生物 台南大學張原謀老師在城西防風林內,進行生態調查,發現台灣特有種的台灣暗蟬,並且以計算蟬蛻方式,估算暗蟬數量高達20萬隻。 ==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張原謀== 台灣暗蟬最典型的一個特徵 就是牠的眼睛是紅色的 但是因為 這邊在製作標本的過程裡面 牠眼睛的紅色已經退化了 另外一個牠最明顯的特徵 就是在牠翅膀的翅脈上面 有一個閃電的記號 台南大學張原謀老師等人,擴大組成生態團隊,進行防風林生態調查,在林內裝設錄音機,希望從鳴叫的聲音,進一步了解台灣暗蟬的生態謎團。 ==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副教授 張原謀== 我們利用錄到的這些聲音 搭配得到的環境資料 包含溫度 日照 蟬蛻的資料 我們就可以去知道說 台灣暗蟬牠的鳴叫 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 城西防風林為了灌溉,早期開挖人工水道,漸漸形成分散各地的林澤,成為一個森林內陸型的濕地環境。於是防風林內,不僅有台灣暗蟬,還有陸蟹、青蛙等物種,像是個生態大樂園。 ==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副教授 張原謀== 夏天是台灣暗蟬出來繁殖的時間 這時候正好是 陸蟹出來繁殖的時間 所以有時候調查一出來發現說 哇 怎麼滿地都是陸蟹 而且甚至有時候在這邊會看到說 有很多陸蟹就這樣路死在地上 所以我才會想說 其實這個地方應該除了暗蟬之外 還有另外一些生物也值得關注 許嘉軒是一位博士研究生,有著豐富陸蟹生態知識,協助進行生態調查,幫忙推動護蟹活動。 =台大森林環境學系博士生 許嘉軒 vs. 孩童== 因為牠們住在海岸的防風林裡面 然後在夏天 牠就會越過馬路到海邊 把牠的幼生放到海裡面 我們這次就是要保護牠們 對 因為路上有很多什麼 車子 沒錯 所以我們就是要保護牠們 會被輾爆 沒錯 我們就保護牠們 安全的度過馬路 人力協助越過危險區域,陸蟹媽媽來到海岸,進入水域,就開始尋找釋卵的地點,在身體一抖一抖的搖晃下,完成生命的傳承。 海岸上的城西防風林,其實不只有台灣暗蟬、陸蟹、蛙類等生態,還有蜻蜓、蟻獅等昆蟲,以及野兔、鳥類等生態,都等待進一步的調查。城西防風林像是一個遺世獨立的生態樂園,值得更多的關心,以及更多的保護,讓生態能夠永續長存。 記者 郭志榮 陳忠峰 台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