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選對魚油了嗎!?關於魚油的心得小常識-封裝與吸收率特性 - Mobile01

你選對魚油了嗎!?關於魚油的心得小常識-封裝與吸收率特性

本人準備當爸爸了,欣喜之餘仍有五味雜陳的感覺,
算是很特殊的心裡意境。

於是乎,最近焦點便放在內人每日攝取養分的均衡和作息,
所以這陣子做了不少功課(很累)...
由於本人從事的工作時間較為冗長,內人則另有醫護相關職務,
也算辛勞奔波,日常飲食雖有顧及,但礙於工作性質,
仍偶有難以接軌的進食斷層....
所以開始從適度的營養補劑下手

反舉各類維生素特性,一般成人與孕婦的每日攝取量差異等等,
看的眼花撩亂,筆記與單位換算,弄得夢中都怕。
剛好近來本人也有選購魚油相關產品,亦下了一些工夫小小鑽研,
便上來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
希望各位選擇魚油時,請睜大眼睛,不要被表面數字給誤導了,
除了品牌之外,劑型(EE,TG)的異同,甚至單顆含量與單份(每份)含量也要分清楚,
比如某些產品單份(每份)使用是指2-3顆。
另外,劑型的差異跟身體吸收率是有變數的這個非常重要。
包裝上必須明確表示魚油原料是什麼,比如鮭魚或是沙丁魚。
產地國別必須標明,能有明確製藥廠名稱更好(不是指品牌)。
分子蒸餾法提煉為佳。

簡單來說,品牌只是初始指標,像我個人喜歡德國美國與澳洲的。
1.若包裝沒有標明是EE劑型或是TG劑型,勿買。
2.無標明魚油原料來源,勿買。
3.無標明產地勿買。
4.含維他命E為佳,保持產品抗氧化。

==================
EPA跟DHA皆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各有各的功能,
總之都是好東西(優點自行查詢)。

人體中,EPA可以轉化為DHA,DHA也可轉化為EPA,但人體對於吸收
DHA 較為直接,所以多半時候都是EPA--轉化-->DHA,雖說EPA有獨立優點,
但也可以當EPA是形成DHA的原料。
所以一般市面上EPA:DHA=3:2或是2:3都可以,請勿過度拘泥,
但若有2:3(也就是DHA含量比例較高)可以較優先考量。
因此,如上所說,比例問題可以忘卻它,頂多做個參考即可,
反而重點要著重於Omega-3這上面!

Omega-3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主要由EPA與DHA所組成,
人體無法自動合成,所以必須由進食攝取。
簡單說攝取多少的Omega-3也決定攝取多少的EPA與DHA,
所以接下來文章則著重Omega-3的含量和吸收。

===================
由於Omega-3有不安定特性,所以必須以其他化合物將其綁定。
其綁定方式也就是非常重要的製劑方式,一般市面有EE型與TG型,
甚至有所謂FFA型(因為我沒觸及,FFA型此文章忽略)

EE型( 乙酯型式)魚油佔了全球總市場約20%,
EE型魚油的Omega-3含量純度約50%,雖然含量比例很高,但吸收效率最差,
僅約20%吸收率,很多人以為劑量高就比較好這是錯的,吃再高劑量卻伴隨吸收率低也是枉然,而且浪費金錢。


TG型(三酸甘油脂型式)則佔了全球總市場約80%,
TG型魚油的Omega-3含量純度雖僅約30%,但吸收率較好,約為60%吸收率。

市面多為一顆500mg與1000mg魚油封裝方式!
此以1000mg的魚油來舉例~~~~~

EE型每粒1000mg魚油中含有500mg的Omega-3(1000mg魚油×50%)
TG型每粒1000mg魚油含有300mg的Omega-3(1000mg魚油×30%)
乍看之下EE型盡顯優勢,但別忘了因為劑型關係,所以還有吸收率未納入計算!

這裡要提醒,吃下肚的量不等於實際人體吸收量,
也就是不可能被完全吸收。所以必須加入吸收率計算。

所以1000mg魚油實際吸收量:
EE型:1000mg(魚油)×50%(Omega-3含量)×20%(吸收率)
=100mg的Omega-3(EPA+DHA)實際吸收量
TG型:1000mg(魚油)×30%(Omega-3含量)×60%(吸收率)
=180mg 的Omega-3(EPA+DHA)實際吸收量

所以,一顆1000mg魚油來說:EE型約只吸收10%;而TG型的話可吸收至18%左右。
效率來說(或是說不想吃太多顆)TG是較好的選擇。

以一天成人來說:
一般成人建議<最低or正常>攝取量,Omega-3(EPA+DHA)約500mg,
一般有加強保健需求也約莫要1000mg的Omega-3,
心血管疾病與高血脂患者則是高於1000mg甚至來到2000mg需求。

以上述吸收量計算,
EE型: 一般成人建議<最低>攝取量約500mg,必須吃到5顆(100mg實際吸收量×5)
一般保健也約莫1000mg,必須吃到10顆(100mg實際吸收量×10)
心血管疾病與高血脂患者則是高於1000mg甚至來到2000mg需求,
則需要10-20顆。

TG型: 一般成人建議<最低>攝取量約500mg,必須吃到3顆(180mg實際吸收量×3)
一般保健也約莫1000mg,必須吃到5-6顆(180mg實際吸收量×5)
心血管疾病與高血脂患者則是高於1000mg甚至來到2000mg需求,
則需要6-11顆。

所以很多在賣場買到EE劑型高劑量Omega-3的朋友,是否有知道劑型差異?
又或者知道劑型造成的吸收率是如此不同?
在此不是要說EE跟TG 型哪個絕對好,而是提醒不論買到何等劑型魚油
的版友,不要只以每粒單位Omega-3含量來計算,還必須加入吸收率
來計算(EE型20%吸收率,TG型60%吸收率)


全文都用平板打的字,超累,早知道會打這麼久,就開電腦了,學到教訓,
哭哭......

有空再補充孕婦攝取魚油相關知識,謝謝
===========

2017/04/01補充
有健身的朋友都知道飲食常有補足蛋白質的需求,但顧及適量的蛋白質攝取也不是常常能做到,
所以基於便利性有些人會喝乳清蛋白(敝人有),如果今天吃的夠可不喝,今天有感不足那就喝一下,
並不是完全來替代飲食。
就像魚油一樣,你多久沒吃魚了?幾天吃一次?如果你有吃,那魚油當然不需要了;
如果你不是常常下廚又天天外食偶而想迴避一下炸得油膩膩的魚(比如一些便當店),
偶而便利性吃個魚油當然也無不可。
devil2772 wrote:
本人準備當爸爸了,欣...(恕刪)



我個人買的是德國原裝進口-好立善鮭魚油

我覺得德國是先進國家! 歐盟值得信任!

devil2772 wrote:
本人準備當爸爸了,欣...(恕刪)


辛苦了,謝謝分享~
彰化縣政府對市售魚油的檢驗報告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7186/
devil2772 wrote:本人準備當爸爸了,欣喜之餘仍有五味雜陳的...(恕刪)

很棒的分享,感謝
洪紹恩 wrote:
彰化縣政府對市售魚...(恕刪)




這篇報導我有看,其實檢驗再如何正確還是有誤導嫌疑!==>沒有提及封裝,還有告知國民吸收率小常識

我使用的魚油剛好不在其中,其中報導中的這幾樣以前有比較過,
部分品牌瓶裝標識上不是缺產地就是缺原料產地或是缺製造產地,
慘一點的連製劑規格(EE or TG)都沒標明。

不過從連結看來,以DHA來說~序號578這三個還算老實了,都有90%以上。

至於序號9跟10號若以"單位濃度來看"只能用傑出形容,EPA:DHA也約為3:2,而且單位濃度都算高,
但是.....有個盲點喔!!!就是沒標示製劑封裝,這樣非常不應該也不專業。
這樣又陷入本文提到的陷阱了。
==================================
若要我在這10種選一種,我一定選7跟8號!!!為何??

首先以<檢驗結果>看來:
EPA+DHA可以看成Omega-3

7號:1000mg中含有的Omega-3為270mg

8號:500mg中含有的Omega-3為135mg,等於若1000mg中含有的Omega-3為270mg,

7和8在魚油比例中Omega-3佔了接近30%來看幾乎肯定是TG封裝(較低濃度但人體高吸收率封裝)
而且濃度與標識落差並不大,都有接近90%
==================================
9和10號我不會選的原因是:

9號:1000mg中含有的Omega-3為420mg

10號:800mg(含膠囊重)中含有的Omega-3為276mg,
扣除膠囊重,內容物魚油約為600mg,其中含有的Omega-3為276mg,
比例換算若內容物魚油為1000mg時,其中含有的Omega-3約為460mg

9和10號在魚油比例中Omega-3佔了接近50%來看幾乎肯定是EE封裝(高濃度但人體低吸收率封裝)

至於EE與TG製劑和吸收率的關係,請注意紅字,可與一樓本文紅字對照。
有詳細解說~


devil2772 wrote:
所以1000mg魚油實際吸收量:
EE型:1000mg(魚油)×50%(Omega-3含量)×20%(吸收率)
=100mg的Omega-3(EPA+DHA)實際吸收量
TG型:1000mg(魚油)×30%(Omega-3含量)×60%(吸收率)
=180mg 的Omega-3(EPA+DHA)實際吸收量
...(恕刪)


某購物網DR.JOU深海魚油x8瓶(1000mg/120粒/瓶)特價1188元含運送到家,
這樣一顆就是1.2375元,
某購物網BLACKMORES深海魚油Fish Oil 1000(200顆裝/罐)734元含運送到家,
這樣一顆就是3.67元,
把價錢放進去比較這樣勒?
魚油會有重金屬跟抗凝血問題
不少媽媽雜誌都有介紹到...吃到懷孕後期就要停了
所以我懷孕時選植物性DHA
本來考慮從美國代購~後來被建議就直接買S26
baby-face wrote:
某購物網DR.JOU深海魚油x8瓶(1000mg/120粒/瓶)特價1188元含運送到家,
這樣一顆就是1.2375元,
某購物網BLACKMORES深海魚油Fish Oil 1000(200顆裝/罐)734元含運送到家,
這樣一顆就是3.67元,
把價錢放進去比較這樣勒? )


若以一日三顆為例:
DR.JOU==>三顆共3000mg內容物,實際Omega-3為1260mg,
因為EE封裝吸收率約為20%,所以1260X20%=252mg(實際吸收量)
成本3.72元

BLACKMORES==>三顆共3000mg內容物,實際Omega-3為810mg,
因為EE封裝吸收率約為60%,所以810X60%=486mg(實際吸收量)
成本11元



因此一日成人基本需要500mg--1000mg來說
BLACKMORES一日3顆(11元)---6顆(22元)

DR.JOU一日6顆(7.44元)---12顆(14.9元)
節省來說DR.JOU較省,但一日基本需求需要到6顆
BLACKMORES則是一日3顆



beverygood wrote:
魚油會有重金屬跟抗凝血問題
不少媽媽雜誌都有介紹到...吃到懷孕後期就要停了
所以我懷孕時選植物性DHA
本來考慮從美國代購~後來被建議就直接買S26


說的沒錯,所以包裝上沒有明確標示提煉方式或是產品官網未提及提煉方式我就不會買,
比如去澳洲德國或美國該產品官網查詢以及搜尋該產品在當地(國)的評價。
一般來說分子蒸餾法是最安心的選擇.

至於EPA是兩面刃,除了可轉化DHA之外,本身亦具抗凝血功能,所以平時適度攝取血管比較不會有血塊凝結造成阻塞,
但產前40-60天前建議停用魚油,可改植物性DHA(不含EPA),您提及的S26就是藻油,因為內人後期也是用S26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