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的致富哲學︰不要試圖變「聰明」 而要保持「不愚蠢」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40428

芒格的致富哲學︰不要試圖變「聰明」 而要保持「不愚蠢」

個人增值

撰文: 葉雨

發布時間: 2024/04/28 11:00

分享:

分享:

芒格的致富哲學:不要試圖變「聰明」 而要保持「不愚蠢」

智力經常被視為財富成功的關鍵,但巴菲特搭檔、巴郡已故副董事長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提出了一個反直覺的投資策略︰如果你想變得富有,就不要試圖變得「聰明」,而要以「不愚蠢」為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像我們這樣的人透過努力保持不愚蠢,而不是努力變得非常聰明,獲得了多少長期優勢。

芒格相信,金融領域的真正智慧是認識到自己知識的局限。

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比聰明更有用。

專注於自己的「能力圈」

芒格提出,要確定自己的「能力圈」,專注做自己最了解的事情。他認為,最可持續的致富之路不是採取非常措施,而是避免錯誤在自己的理解範圍內積累知識和資產。複雜投資的誘惑往往會給不知情的人帶來陷阱。

以他本人的實踐為例,儘管科技業上漲空間巨大,但巴郡一直盡量避投科技業,近年才開始重倉蘋果。芒格和巴菲特都錯過了90年代的科技繁榮,但也避免了隨後互聯網泡沫的崩潰。

學習金融知識 謹慎投資

芒格主張進行自我評估並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技能。理財網站Benzinga指,應用到個人理財方面,即要接受金融教育,謹慎地涉足已驗證過知識的領域。這種方法有助於降低不甚了解就盲目投資帶來的風險,從而更可靠地保護和增加財富。

當今經濟環境下,市場變幻莫測,投資選擇也錯綜複雜,芒格的見解尤具現實意義。他的建議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防範措施,避免那些沒有充分了解就急功近利的人陷入常見的陷阱。

在投資者的理財之旅中,採用芒格的理念意味著優先考慮學習和謹慎投資,而不是投機冒險。芒格的投資哲學告訴人們,有時,最明智的投資決策可能是按兵不動,而非冒進。要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專注於明智的增長。

理財名人堂︰

股神也有迷失時|巴菲特︰炒股初期沉迷技術分析 8年後才知用錯方法

股神背後的男人 芒格︰世界不受貪婪驅使 而是由嫉妒驅動(附8大投資名言)

「鱷王」達利奧的人生建議:年輕人要「逆直覺而行」 40歲要懂「槓桿效應」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名人堂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