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圖看懂世界經濟》@貞之選|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23 16:13:37| 人氣5,4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用地圖看懂世界經濟》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0.12.20) 《用地圖看懂世界經濟》打開一本書,看見全世界,透過世界地圖位置對照著,來觀察該國家經濟來源,進而能整合全球經濟,是另一種閱讀觀點的學習方式,很實用且容易了解,可以藉由這方式了解經濟模式,但要注意,現在的經濟循環快速且多變,所以閱讀金融活動要注意時間性和後續的演變,《用地圖看懂世界經濟》是2010底出版,距今剛好一年,所以大致OK,新改變的經濟方向,再依整體修正。

用地圖看懂世界經濟

 

(摘錄博客來,再加註)
《用地圖看懂世界經濟》
 
作者:生命科學編輯團隊
譯者:葉韋利


本書是透過地圖來觀察世界經濟,讓經濟問題變得有趣又易懂!

  每當報章新聞觸及這類關於「世界趨勢」的話題時,總覺得常有印象不清、產生小疑問的情形。這些問題,只要你閱讀本書,立刻能獲得解答。透過看地圖,才能「發現新事實」的情形。例如:從「加拿大躍升為世界第二產油國」的可能性,到「農村地區發展成矽谷」的理由。本書內容由解謎與新發現互相交錯,是現代人學習必備「經濟知識」與「經濟觀點」的最佳工具。

  經濟對大眾的影響,越來越密不可分,從金融、人力、資源、產業動態等方面來瞭解未來國際發展的趨勢,本書透過地圖來看經濟時,「圖畫=地圖」是一項很有幫助的工具,這正是本書有趣又易懂一大原因。

  本書以活躍脈動的經濟做為大方向主題,從熱門產業開始,探討包括「杜拜」、「俄羅斯」等地的經濟狀況,以及「環保與經濟」、「稀有金屬」等潮流訊息,還有「匯率」、「關鍵貨幣」等架構,總而言之,網羅各項討論世界經濟時需要掌握的重點及經濟主流的金融話題。經濟是推動世界的原動力,要在商場上取得先機,世界經濟的相關知識自然不可或缺。

  本書共分為五個章節,從產業面、資源、趨勢、貿易、金融等五個方面討論

作者簡介:LifeScience(生命科學編輯團隊)

  靈活運用廣大的網路,收集包括國內外的各種資訊,以獨特切入點規劃製作書籍的編輯團隊。
  辛辣觀點廣受好評,從日常生活的實用資訊,到經濟、地理、歷史等文化雜學,探討的領域相當廣泛。
  主要著有:《樂讀世界地圖》、《樂讀日本地圖》、《從「世界地圖」看到奇妙的「日本地圖」》(均為三笠書房出版)等。

譯者簡介:葉韋利
  譯有:《用腦,要用對方法》、《翻轉你的工作腦》、《沈睡的森林》、《伽利略的煩惱》、《流浪理髮師》、《流星之絆》等。

產業
第1章 從一張地圖了解「世界動向」
◆用地圖解答經濟的「疑問」!
【資訊科技產業∕美國(矽谷)】
蘋果、英特爾為什麼可以在矽谷成功 (氣候怡人、交通便利、史丹佛大學所在)

【資訊科技產業∕印度】躍升的關鍵就在「與美國的時差」(英語、數理強、時差地理可24小時作業)

【高科技產業∕美國(美國南方)】「軍事」支持「經濟」(寬敞土地,、石油天然氣豐富適合發展航太科技.軍事產業,稱之「陽光地帶」)

【汽車產業∕美國(底特律)】唯一「不臨海」的汽車城市底特律 (原鐵、煤豐富且五大湖水路廉價運輸,但能源枯竭故已沒落被稱為「冰凍地帶」)

【電影產業∕美國(好萊塢)】好萊塢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雨量小、日照強、景觀優美適合取景)

行動電話產業∕北歐】「北歐的諾基亞」為什麼這麼強大?(諾基亞-芬蘭、易利信-瑞典,以國家政策為基礎,加上與當地理工大學共同進行研究而得以大幅發展)

【咖啡產業∕全球】知道這項產業「交易金額僅次於石油」嗎?
南方(衣索匹亞、印度、印尼、越南、哥倫比亞、巴西)生產,但氣候不穩、供給不一定;北方(英、德、法、義、美、日本)市場則由北方消費決定價格,稱之「經濟落差」

零售業∕全球(美國沃爾瑪)】牽動日本的「郊區化」、「大型化」潮流(專挑鄉間小鎮,設定一次買進、汽車移動地點)

【金融業∕新加坡】做為美國與歐洲「橋樑」的強勢(位東南亞國協中心,且補歐美時差)

製藥業∕印度】與你我健保費有關的印度製藥廠(申請專利較鬆,除科技外為外匯另一來源)

【資源(油砂)∕加拿大】加拿大的石油蘊藏量將成為世界第二 (油砂=附在油上的砂,期望能成取代石油的石化燃料) (油輸出日本和中國,但開採產生污染是一課題)

【觀光∕埃及】埃及靠祖產「不勞而獲」(歷史古蹟金字塔、神殿、紅海、地中海觀光收入超過70億美元、蘇伊士運河是歐亞最短的航線,通航費收入超過50億美元)

【鑽石產業∕南非(戴比爾斯)】掌握通路的戴比爾斯獨領風騷!(全球約一半的鑽石原石仍集中在戴比爾斯倫敦的中央銷售機構→分售80家公司→比利時安特衛普的鑽石交易所→切割→店頭銷售)(鑽石因為獨占的通路系統得以維持高價位)

鮪魚產業∕全球】五十年內漁獲量四倍!究竟哪裡捕得到鮪魚?(將鮪魚帶到歸屬保稅地區的直布羅陀,在無關稅且捕獲者不明的狀態下送往西班牙,再以「西班牙產鮪魚」出口到日本等地)(鮪魚的漁獲量近50年增加將近4倍,其中1/3是日本所消費)

【工業革命∕英國】英國背脊居然是引發工業革命的重大原因(英國背脊本寧山西邊氣候多雨適合種棉花;東邊乾燥適合飼養羊群,故紡織業發達,結合為能有效生產,朝機械化發展,是工業革命的原動力)

◆經濟糾紛地圖1 中國與台灣之間微妙的變化(2001年通商、通郵、通信;2008年通郵、通航,預計兩岸經濟的一體化將持續進展)
◆經濟糾紛地圖2 中南美洲的「善良軸心」(委內瑞拉-(將資源石油收歸國有)、玻利維亞(將天然氣和油田收歸國有)、古巴(長期反美)這3個國家組成稱為「善良軸心」的反美網狀陣營,對抗美國)

*北陸農村地區─日本福井縣鯖江市,因手機軟體公司「jig.jp」在此地發展成功,吸引資訊科技跟進,因可節省房租等固定開銷,可有更多資金致力軟體開發,故鯖江市有可能成為日本矽谷。

資源
第2章 為什麼亞洲的賭場都設在靠近國界?
◆「地盡其利」到這等程度!
【中國經濟特區】押注中國的「重要地區」就會賺(指沿海經濟特區,北到遼東,南到珠江)

【中國內陸】從「中國貧富地圖」看貧富懸殊
(年2000美元以上,沿海地區-遼寧省.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年1400-2000美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除此皆為年1400美元以下省份)

【杜拜】杜拜高塔可以撐起杜拜榮景? (杜拜石油量不豐富,故極力轉型發展觀光、金融,但面臨不景氣環境實是挑戰)

【俄羅斯】擴展到東歐的管道將是「再起的王牌」(用天然氣和石油再度掌握歐亞)

【加里寧格勒】俄羅斯離島成為「波羅的海之香港」(加里寧格勒有琥珀和油田.製紙.家電製造.漁業,希望脫離俄羅斯自治)

【大湄公河經濟圈】大湄公河經濟圈成功的關鍵是縱橫延伸的經濟走廊(包括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加上中國的一部分,合稱為「大湄公河經濟圈」統合了貫穿東西南北的主要幹道,使得貿易變得更加活絡)

【東南亞】為什麼要在鄰近國界的地區設置賭場呢?(從賭場中賺取外幣已成為東南亞各國不可或缺的收入來源)

【冰島】環境先進國描繪的「新時代能源」構想(致力發展氫能(氫氣與氧氣進行化學反應,產生的電力轉為能量),環保且沒有枯竭的問題)

【避稅天堂】小國「生存」的祕密策略(加勒比海的開曼群島.巴哈馬.維京群島,南太平洋的庫克群島.新喀里多尼亞,歐洲的摩納哥.列支斯登.安道爾)

【模里西斯】印度洋上的島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的新據點(地理位於東西南北海洋航線交錯的樞紐,且多元民族性利經濟發展)

【布吉納法索】因為政局不穩的鄰國而成為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位於撒哈拉沙漠南部內陸,不臨海,交通靠鐵路,但鄰國戰事常阻斷交通)

【巴拿馬】光是運河通行費,(善用運河、低稅,平均收入在中美洲各國位居第一)

【東西德】東西德經濟上的「高牆」造成人民的心結(2009年統計失業率東德12.8%.西德7.1%,心態自卑感落差)

【美東】從地圖上了解「大都市多半在東部」的原因(位於瀑布線上的都市,利用急流或瀑布的高低落差,以水力發電為動力,發展各項工業)

◆ 經濟糾紛地圖3資源寶庫北極海的所有權紛爭一觸即發! (有石油13%.天然氣30%.也有鑽石黃金等資源,鄰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虎視眈眈)

◆ 經濟紛爭地圖4特殊地形孕育出索馬利亞的「海盜商機」趨勢

第3章 今後關注的石油、稀有金屬、水資源……等十四個關鍵字
◆從全球人口到地球暖化問題……世界將這樣改變!
【全球人口】
2050年驚人的世界人口數,推估預測經濟!(能源和糧食的爭奪)

【石油的壽命】三十年前曾有人說「只能再撐三十年」(石油的蘊藏量本難估計,但開採技術提升有助延長時間,且替代能源的研發亦有助益)(現估石油壽命還有40-50年,天然氣50-70年)

【稀有金屬】大大影響未來經濟的三十一種金屬資源(俄羅斯-釩41%.鎳19%,南非-白金80%,中國-鎢86%.稀土93%,澳洲-鉭61%,美國-鈹77%,巴西-鈮89%)(主要為手機.汽車.電子儀器等使用)

【地球暖化】「環境問題」究竟能帶來多少「商機」? (工業發展必然產生污染,但降低等於在經濟上踩煞車,尤其是開發中國家) (二氧化碳產生温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造成暖化,天氣異常.洪水.乾旱,但北極冰山溶解,可能開拓一條新的西北航道,新的通路縮短歐亞距離六至八千公里,必然對經濟有重大影響)

【全球森林】地球上的綠地正以每秒一個足球場的速度消減中(歐亞洲的森林面積持續增加中,但南美洲.非洲的開發中國家森林面積卻大幅減少,未來幾十年之內亞馬遜熱帶雨林可能完全消失)

【聖嬰現象】「看天吃飯」的經濟效應! (聖嬰天氣異常,天災造成穀物價格上昇,對經濟影響大)

【核能發電】世界潮流從「擺脫核能」到「回歸核能」(核能優點是產生的二氧化碳很少,壓低發電成本,但核災變的污染難以估計)(核電廠最多是美國,但仰賴最大是法國)

【生質燃料】玉米、蔗糖可以取代石油(製生質酒精,玉米的主要生產國是美國,巴西是蔗糖,佔全球80%)

水資源】2025年,全球將有一半地方陷入缺水危機!?(歐美進展到自來水事業民營化的趨勢)(中東地區水權紛爭是阻礙和平最大的原因)

VISTA(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可視為「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地位」的接班國(新興國家成長的主要原因為天然資源豐富、勞動力增加、外資引進、政局穩定、中產階段興起等)

亞洲高速公路】徹底改變亞洲經濟!「現代版絲路」(建構歐亞兩洲高速公路的計畫)

華僑.印僑】全世界無論到哪裡都有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謎團(19世紀移民是取代歐美殖民地奴隸的勞工,1970年以後以留學.商務.工作為目的)

GDP】全球最「富足」的國家,出乎意料之外(要看的是名目GDP,去除因物價變動產生影響前的數字)(以經濟數據國民個人的GDP盧森堡是第一,美國12,日本23,中國108;以整體富足評比挪威是第一,日本10,美國13)

南北問題】「文明在氣溫十一度的地區發展」(富足的已開發國家大部份位於地球「北側」(美.歐.日等),貧窮的開發中國家則多在「南側」(非洲.美洲.阿富汗.尼泊爾)

◆經濟糾紛地圖5 為了石油也干預內戰!?中國的能源外交(中國主動向蘇丹承包道路及管線等基礎建設以換石油、在安哥拉也介入鐵路修復工程換礦物)

◆經濟糾紛地圖6 中國經濟其實掌握在「維吾爾族」手中?(有煤礦.石油.天然氣.鐵礦.銅礦,還能為來自中亞及伊朗供應石油與天然氣的通道,是資源和貿易的出入口,故中國堅決不認同維吾爾族獨立)

*日本是缺乏資源的國家,大多依賴進口,但擁有全球蘊藏量第一的「都市礦山」(電器產品的零件.電池包含行動電話等使用過的廢棄物),可回收再利用,意外發現黃金占全世界16%,銀22%還有白金和銅

貿易
第4章 追蹤金錢「流向」,就能透視「此刻的全球」!
◆ 例如,「石油價格」究竟是在哪裡,由誰來決定?
外匯市場】「貨幣買賣的舞台」二十四小時營業!(「外匯市場」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透過電話.網路,就能從世界各地交易)

匯率】「貨幣升值」、「貨幣貶值」該如何解讀?(貨幣升貶由供需決定。出口大國不喜歡升值,但走貶又影響進口)

關鍵貨幣】取代美元的下一個「強力貨幣」是什麼?(觀察歐元和人民幣)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貨幣看守人」的功能是什麼?
(IMF─以短期融資為主,為支撐以美元做為關鍵貨幣的固定匯率制度,1970年後主要功能資助貨幣危機的國家金融融資)
(世界銀行─低利率的長期融資業務,原多援助戰後重建,現援助貧困中的開發中國家,以及準備引進市場經濟皂舊社會主義國家)

【全球化】優缺點都以全球規模拓展(優是市場導向的自由經濟.貿易自由化以全世界的規模推動,但也會造成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形成貧富差距更大)

移民】用地圖追蹤「勞動力大遷移」!(從開發中國家往已開發國家)

【產業空洞化】「經濟成長→產業外移」的絕對潮流(成本考量產業外移,但國內的失業率會提高,也使得製造第一線技術能力下降)

貿易摩擦】日、中、美的「貿易赤字」結構為何?(日對美銷售纖維.鋼鐵.電視,汽車.半導體等,出現的貿易順差在美國卻呈現對日鉅額逆差的赤字)(美國抵制行動的結果卻使得日本受到出口限制等貿易報復)(近來中國產品占美的貿易逆差也佔三成之多。對此美也對中控人民幣匯率,不公平的貿易補助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等強烈讉責)

【WTO(世界貿易組織)】「無國界經濟」時代必要的組織(最大的目的就是推動自由貿易,也具備制裁的功能)

FTA(自由貿易協定)】以地圖解讀遍布全球的「自由貿易協定」(比WTO更能彈性因應各國間的制度調整(以物力.服務自由化為目標);再發展出EPA(經濟夥伴協定)包含投資和人力的移動),但兩者仍要遵守WTO的規定)

EU(歐盟)】這個「國家」可以拓展到哪裡?(按作者記錄為27國,但現正值歐債危機,變化如何,待持續觀察)

ASEAN(東南亞國協)】東南亞國協居然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汶萊.寮國.緬甸.越南.柬埔寨)

GCC(波斯灣合作理事會)】「中東版EU」以統一產油國為目標(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曼.科威特.卡達等六國)

Mercosur(南美共同市場)】南美自由貿易市場,目標是「脫離美國」(由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簽訂,以歐盟為藍本,以區域內廢除關稅,區域外統一關稅為目的)(另CAN(安地斯共同體)由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厄瓜多.祕魯,以會員經濟成長和社會整合貿易自由為目的)(只有依賴美國的智利未參加)

AU(非洲聯盟)】為什麼只有摩洛哥一國不加入?(AU以整合經濟.弭平糾紛.實現和平為目的)( 摩洛哥因西撒哈拉領土所有權問題故未加入)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不止中東地區!會員國擴及全球(中東的-伊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南美洲-厄瓜多,非洲-安哥拉.奈及利亞,亞洲-印尼)

【原油價格】原油價格究竟由誰來決定?(掌握價格決定權是美國市場)

◆ 經濟糾紛地圖7「全球火藥庫」—中東紛爭地圖(中東石油蘊藏最多,但因各種文明.民族.宗教匯集紛爭不斷,是最不穩定的地區)

◆經濟紛爭地圖8幾個小島之間爆發火花的東亞各國(領土紛爭問題必定會牽扯到經的利益。竹島有大量的鮑魚和海螺,日本和韓國爭之;釣魚台有石油和天然氣,日本和中國、台灣對立)

金融
第5章 讓經濟新聞「更好懂」的金融祕辛
◆一舉消除與「金錢」相關的不安與疑問!
【次級房貸問題
】在「全球暴跌地圖」觀察金融風暴(2007年夏天次級房貸問題發生時,全球主要股市的股價也在同一時期下跌。當時全球金融機構的損失高達約200兆日圓)

【證券化】換句話說,就是風險的「隱形化」(證券公司將股票.公司債.房貸.車貸等組合包裝成證券化商品賣予投資人和機構,但風險一般人很難看出風險)

【金融危機】每一百年一次的危機—和八十年前的全球大恐慌有哪些類似之處?(為泡沫瓦解,大恐慌為股票投機泡沫,金融危機為房市泡沫,兩者聯準會皆採取金融取締行動)

【投資銀行】完全消失的「五大投資銀行」之來龍去脈(原以企業為主,主要業務就是資金調度.併購方面的建議與仲介。現雷曼兄弟破產、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已轉型為商銀、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貝爾斯登被JP摩根大通銀行收購)

【脫鉤理論】2008年金融危機顛覆經濟學的「常識」(專家原認為美國經濟衰退時,將會由歐盟和新興國家撐起世界經濟,但經2008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動向未來依舊影響全世界)

【避險基金】據說與次級房貸問題也有關的投資組織(手法之一就是槓桿原理,利用期貨交易等金融衍生商品,就能以少量的資金實現同樣與投資大量資金作為基礎而獲得高收益)

【主權基金】推算全球運作餘額,竟高達三百兆日圓!(原物料型-以天然資源做為資金來源所成立;外匯型-外滙儲備盈餘做為資金來源所成立)

【伊斯蘭金融】禁止利息—由宗教掌握經濟的各個國家(《可蘭經》認為收取利是不公平的行為,予以禁止)

【G20】原先只有「G7」(美.英.法.德.日本.義.加拿大.歐盟.俄羅斯.中國.巴西.印度.韓.印尼.澳洲.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墨西哥.阿根廷由各國財長和央行總裁討論全球經濟及穩定國際金融)

【通貨膨脹】「即使收入增加,也輕鬆不了」的原因(起因是供需失平衡,加上原物料,石油上漲)

股票市場】因為競爭加劇展開重整的「新興市場」勢力圖(依市值排序之證券交易所:紐約.東京.那斯達克.泛歐.倫敦.上海.香港.德國.多倫多.馬德里)

【M&A(併購)】嗜血的企業合併與收購(主要目的業務拓展或強化體質,但近年來遂漸增加是併購後分別出售盈餘.虧損的部門賺取價差的金錢遊戲)


序top
推薦序─你不能再蹲在台灣看世界─丁學文(上海民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暨合夥人)

  中國很耀眼、上海很火熱,上海世博更是風風光光的結束了,十一月八日,我抽空去上海大光明影城看了部上海紀錄電影《外灘佚事》,也算為我駐足上海五年作了個註腳,該片由紀錄片導演周兵領銜《故宮》團隊與上海紀實頻道共同打造,如果說《故宮》是一個國家的公共記憶,那麼《外灘佚事》應該是一個把上海發展的地理起源及歷史夢想合而為一的寓言。來上海五年,雖說兩岸如今如膠似漆,我卻對於兩地由地理、歷史衝擊形成的經濟思維的差異感同深受,也對古人教導我們的《以史為鑒》、《地理決定未來》更加了然於心。
  這八年多來,很多朋友對我說:每個禮拜三早上我在News 98財經起床號
節目中的國際財經雜誌評析讓他們省卻不少時間,並在塞車時,以輕鬆的瞭解了國際情勢的最新變化,其實我自己清楚,從2002年作這節目迄今,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我自己。為了準備這節目,讓我自己不知不覺有一份更寬廣的視野,幫助自己有了更高的國際觀,也更能跳脫自己本來的狹隘觀點,以一個全球經濟的參與者看待很多事物,但也更明瞭:要讀懂世界,得先會讀財經,而讀懂世界地理方位,並深刻知其歷史源由及其所以然的能力,更是在商場上要取得先機的首要。
  隨著中國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競爭時代的來臨,大家會發現各國與國之間,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而且在這個資訊爆炸,變動速度極快的年代,不論你在職場的哪個階段,你會發現你無法再獨善其身,越來越多的工作必需拉高視野,掌握國際趨勢。
  過去,很多人抱怨財經資訊深奧難懂,偏偏現在的世界又不容你去慢慢學習、一切重來,次貸危機過去不久,貨幣競爭與全球通膨似乎又蠢蠢欲動,,一切都不容我們啥都不懂!在不久的將來,世界經濟的變化將好似你家門口發生的事情一樣,不容你再次無知。
  《用地圖看懂世界經濟》以通盤的見解、解題的方式告訴我們全球經濟版圖的過去、現在及可能的未來,也提醒我們區域的競爭已經悄然轉變為全球化的競合,歐盟、東協的形成,合併風潮的絡繹不絕,你不能再蹲在台灣看世界,你要學會換位思考,丟掉我思故我在的思維,把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的成長崛起,視為我們這個時代最精采且將會重塑世界的必然。本書運用地圖的表示手法、佐以其對各國一些代表性產業崛起的必然觀察,提供我們一個全球化世界的清晰圖像,並以許多歷史類比檢視這些變化的可能結果,若能靜下心感受其間遠見及高度,你會發現未來一切都明亮了起來。

 

推薦序─從澳門看澎湖需不需要博弈業─盧燕俐(寶島新聲財經博覽會主持人)

  剛從香港、澳門出差回來,就收到商周出版社的新書《用地圖看懂世界經濟》,當中的第二章「為什麼亞洲的賭場都設在靠近國界?」引發了我一些感想,也和書中內容得到呼應。
  我在知名的賭場「威尼斯人」住了一晚,並透過管道,參觀了VIP室。現場除了幾位來自台灣和香港的貴賓,更有不少從中國過來,賭客們下一注往往是幾萬港幣,兩天賭下來,輸贏在幾百萬港幣以上,是常有的事。
  賭場的人告訴我,這幾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大增,「A咖」級的中國賭客人數也大幅成長,有的是山西煤礦商,有的是地產大亨,也有年輕的「富二代」。對他們來說,去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博,要做長程飛機,還有時差問題,不如來澳門,語言暢通,也能節省時間成本。
  拜這些大戶所賜,澳門整體博弈業績直線上升。根據澳門政府公布,今年上半年澳門GDP實質增長率高達40.2%,其中,第二季博彩業的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升76.5%,顯示全球景氣回春,也讓賭博業的生意跟著強強滾。
  雖說澳門全力發展賭博,帶來一些負面效應,像是:讓人賭博上癮、大陸官員豪賭、年輕人寧願選擇賭場工作而非技術研究等等,但在經濟上造就的巨大成長,無法抹滅。澳門當地人就很自豪的對我說,「澳門的失業率只有3%多,因為這兒的工作機會實在太多了,而這群3%的失業人口,不是找不到工作,是缺乏就業的意願。」
  其實,早在2006年,澳門的人均GDP就首次超越香港,來到2.98萬美元,2008年更一舉超越汶萊,成為亞洲第一。不過,大興土木、吸引熱錢的後遺症,就是房價不斷飆高,據統計,從2004年到2009年底,澳門房價大漲超過3倍,使得許多老百姓抱怨著:「就算工作一輩子不吃不喝,也買不起一間房子!」要政府設法解決高房價問題。
  澳門的經濟發展,給台灣許多啟示。還記得吧,去年九月,澎湖舉行了博弈公投,最後人民決定拋棄賭博,擁抱自然美景,相關的利益團體當然很失望,但話說回來,如果沒有經過完整的規劃,並端出適當的配套措施,冒然開放賭博業,以澎湖這樣純樸美麗的小島,能否禁得起一連串的負面衝擊,令人擔心。
  況且,就如澳門賭博業者所說,「台灣要發展賭博,已經失去先機了!」有了澳門和新加坡的捷足先登,台灣現在才搶進,時機已晚,不如想想該如何將澎湖的美行銷到世界各地,還比較實際。
  在關心台灣前途的同時,一定要了解全球經濟最新的動態。這本《用地圖看懂世界經濟》新書,內容淺顯易懂,卻能給讀者帶來地理經濟上的思考,很值得一讀,也誠心推薦給大家。


前言─透過地圖來觀察,經濟變得有趣又易懂!

  「為什麼在北歐的小國能孕育出世界級的大企業諾基亞(Nokia)?」
  「印度的資訊科技產業和製藥業大幅成長……原因為何?」
  「先前宣稱枯竭的石油,目前究竟是什麼狀況?」

  每當報紙或新聞節目提到有關「世界趨勢」的話題時,總覺得常令人摸不著頭緒、在心裡留下疑問。無論怎麼看新聞或閱讀新聞解說,總覺得無法掌握到「重點」。這樣的問題,只要閱讀本書,相信就能獲得解答。
  比方說,在「跨國大企業諾基亞」的例子中,只要在地圖上觀察「諾基亞總公司和工科大學的相關位置」就能意外發現其成功的「強大原因」。
  此外,「印度的資訊科技產業」的情況呢?一般認為因為這幾年來印度的發展背景,具備了擅長英語和數學的國民特質;但其實還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致勝關鍵,那就是「和美國之間的時差」。「當美國是夜晚時,正值印度的白天」,如何將這個條件和經濟發展結合……攤開以印度為中心的世界地圖,相信應該能掌握到箇中奧祕。
  另一方面,有些問題必須透過看地圖,才能發現「新事實」。
  從日本和土耳其締結的「高速公路計畫」到「加拿大躍升為世界第二產油國」的可能性,再到「從農村發展成矽谷」的理由。本書內容就是透過這樣的解謎與發現新事實,讓讀者學習到身為現代人必備的「經濟知識」與「經濟觀點」。
  經濟可說是金錢、人力、資源、產品的「趨勢」,而要了解(或說明)「趨勢」,「圖畫=地圖」就成為很有幫助的工具。這就是透過地圖看懂世界經濟,會讓人感到有趣又易懂的一大原因。
  本書以蓬勃發展中的經濟大記事做為主題,從「印度的資訊科技」、「北歐的手機產業」等熱門產業開始,探討包括「杜拜」、「俄羅斯」等地的經濟狀況,以及「環保與經濟」、「稀有金屬」等潮流訊息,還有「匯率」、「關鍵貨幣」等架構問題,總而言之,網羅各項討論世界經濟時所需要掌握的重點。當然,更少不了收錄經濟主流的金融相關話題。
  讀完本書之後,以往只是簡單瀏覽過去的財經新聞,現在讀起來也會覺得更加有趣了。
  經濟是推動世界的原動力,要在商場上取得先機,世界經濟的相關知識自然不可或缺。希望讀者能藉由本書看清世界「當今趨勢」,進一步展望「未來先機」。


 

台長: je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