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文錦集(14篇) - 推薦作文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清明節作文錦集(14篇)

清明節作文錦集(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作文錦集(14篇)

清明節作文1

清明節即將來臨,在這陽春三月之際,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流傳至今。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於它的由來有許許多多的傳說。如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出了晉國。他們在荒山中迷路了,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燒熟了遞給重耳吃。流亡19年後,重耳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著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唯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知介子推早就帶著老母親躲進深山裡了,重耳帶人去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最後下令燒山,將介子推母子活活燒死在一棵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將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菸火,他命令全國百姓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帶領群臣去祭奠介子推,發現柳樹復活,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後來“寒食節”禁火,“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為大家眾所周知的節日。

我知道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奠基。邱少雲、董存瑞、江姐等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到底、誓死如歸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中的少年兒童也不會忘記他們。

憶往昔,道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滿懷豪情。用溫暖和熙的春風告慰烈士忠魂!安息吧!清明節,我們又來看望你們——先輩們。

清明節作文2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據說,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餓暈,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吃。後來公子重耳成為晉文公,封賞忠臣忘了介子推。當重耳想起時,介子推卻不願再做官,揹著母親隱居在綿山。重耳就放火燒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燒了3天始終不見人出來,上山尋找發覺他和其母已燒死了。在燒焦的柳樹上有血詩; “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於是重耳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發覺老柳樹復活,賜名“清明柳”,並定為清明節,以祭奠介子推,並勉勵自己勤政清明。

在江南部各地的人採摘田野裡的棉菜《又稱鼠麴草》,中草藥書上稱“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搗柔,餡以糖豆沙或白蘿蔔絲與春筍,製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來格外有味。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吃起來格外有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正是因為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

我喜歡清明節。

清明節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我們中華民族有祭拜祖先、給去世的親人掃墓的習俗。我們不僅要給親人掃墓,還要去祭拜那些為了祖國而犧牲的革命先烈們。

3月31日,我們香報小記者跟著小記者工作人員來到了第一站——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紀念館。

老師給我們介紹,為了打敗軍閥吳佩孚,1926年8月27日,汀泗橋戰役後,北伐軍乘勝追擊,於8月29日奪取賀勝橋。汀泗橋一戰北伐軍陣亡129餘人,受傷250餘人。為了紀念此次戰役,緬懷烈士,1929年,當時的政府在汀泗橋附近修建了一座烈士墓,以此作為革命紀念。

參觀完紀念館,我們又乘坐大巴車來到了第二站——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遺址。

巨大的烈士墓碑上刻著一列醒目的大字: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這座墓碑不僅埋葬著為祖國而犧牲的'129位革命將士,還埋葬著中華民族曾經被侮辱的歷史。

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朵鮮花,排隊給烈士們獻花。當輪到我時,百感交集,有說不出的激動和悲傷……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為烈士們默哀了一分鐘。

掃墓結束後,我們來到了當年北伐軍打仗用的碉堡。

碉堡不高,但能看得很遠。碉堡裡光線很暗,四面八方都開了“窗戶”。碉堡俢建得比較平整,但樓梯卻很陡峭、凹凸不平。看到這些歷史實物,彷彿看到了濃濃硝煙和無數英烈們奮勇殺敵的情景。

正是他們用生命的代價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安寧!我暗暗下定決心,今後每年清明節,都要去祭拜烈士們,給他們獻花。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為了祖國而犧牲的英雄們!

清明節作文4

我們走的是山路,剛在下雨,路還有點滑,所以很難爬,一路上看到很多花,在雨中彷彿更憂愁了,這裡一簇,那裡一叢,圍在一起,好像植物們也在上墳,墳頭在半山腰,所以這一路上來很狼狽。

到那裡了,我已經氣喘吁吁了,但我爸和爺爺好像特精神 ,從背上拿了掃帚開始掃一些黃不溜秋兒的東西,忙了好一會兒,我爸不知哪裡挖來的一堆土,放在上面,插了根竹竿,上面掛著一個叫墳幡的東西。接下來,就開始擺放祭品了。

祭品有很多,比如魚、肉、豆芽、茶葉蛋、豆腐等等。點上了香蠟燭,過了一會兒,他們又倒了點酒。點蠟燭幹嘛呢?我爸說:“只有那樣,你的太公才會來吃,不然是不會來吃的。”

我爸拿起一大盆,點了一團火,爸爸、伯伯、爺爺他們就把焚經、紙元寶一件一件地放入火中。接下來,就該禱告了。不知為什麼,每次拜祖的`時候,我都要讓我媽跟我一起。

我就站在那裡,不知道說些什麼,我媽卻站在一旁,雙手合實,低下頭,嘴裡唸唸有詞,好不熱鬧,說了好一會兒,才停下來。接下來就開始分食物了。我首先拿了個茶葉蛋吃和一些水果,比如橘子呀,香蕉之類的。水足飯飽之後,就開始放鞭炮了。

雖然國家規定不能放鞭炮,但今天是“特例”,我們就先下山了。我爸拿了一大堆鞭炮,開始一個個地往天上放,我當時比較膽小,最聽不得那種很響的聲音,所以我捂起了耳朵。

今天我們祭了祖,吃了飯,我既開心又傷心,開心的是今天我明白了很多關於清明的知識,傷心的是那些已故的親人,祝他們在天堂吃好喝好。

清明節作文5

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不知你有沒有看過《舉起手來》這部電影的,這部電影就是在新鄉的郭亮村拍的,我們這個清明節假期就去了新鄉的郭亮村。

我們是清明節放假的最後一天去的,我們早上六點多就醒了,吃完早飯我們就出了門,我們先去商店買了一箱奶,商店老闆說:“現在搞促銷,買這箱奶,再送你們一個菠蘿。”於是我們就拿著奶和菠蘿出發了,我們去高速的事後發現對面下高速的堵車了,於是我們想回來的時候走低速,三個小時後我們就到了。

我們到了那裡,買完票之後,我們就坐著景區的大巴車去郭亮村的山下了。到山下後,我被眼前這些高聳入雲的山嚇了一跳。聽叔叔介紹:郭亮村隧道全長1300米,高五米,寬四米,是人工開鑿的世界第九大奇蹟,臨著懸崖的天窗有35個,是鑿洞時清除時咋用的,還便於通風透光,現在是最好的觀景臺,我們開始上山了,這個隧道的坡有點陡,還有很多天窗,從天窗那裡觀看風景非常的美,下面有點石頭,對面還有飛流的瀑布往上望去,藍藍的天空也非常的美,那裡的石頭也很特別,在外面都沒有見過,所以我們拍了很多照片,我們走了半個小時才到山頂,看到指示牌上寫著:郭亮村向前走兩百米,我們又走了兩百米,終於到了郭亮村。那裡的`場景跟電影裡的有點不一樣,但有些地方還和電影裡的場景一樣,比如:村子,山坡……我們又買了一些吃的和一些紀念品,就準備下山回家了,我們是坐車下來的坡很陡,坐車的時候嚇死我們了,我們到了山下就準備回家了,於是我們就又開著車回家了。

過兩天這個地方真美啊!下次你們也要來看看。

清明節作文6

時是清明,綿綿細雨,古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流水飛逝今年應如是,坐在回家的車上,閒暇使我塞上耳塞,聽著許嵩的《清明雨上》,望著窗外,綿綿的陰雨天氣給這清明添上一股濃濃的淒涼,頓時寂寞籠罩著我,思緒亂飛寂寞是條長線還懸掛在天邊,我心人緊緊抓住它,默默等著另一頭的牽線人,即使那人已遠去,不禁想起某些人,似乎還在,但卻已遠去某些事,似乎還在昨天,但已回不去,某些話,至今還營繞在耳,卻已往事凡塵,想把一些事忘卻,即使使用格式化,還是無法忘記一句“算了吧”告訴自己不要執著於不可能的事,一句“不要緊”告訴自己還殘留的剛強,一句“會過去的”告訴自己不要去刻意,時間走了,久了就淡了。

無法刪除的記憶佔據這記憶的空間,我把它轉存在記憶的相簿裡,塵封著,久了,等到有一天,悠閒時開啟已被塵土覆蓋的相簿,瞬間,歷史充滿充滿整個房間那一時段的人,的事,的話,的景衝刺著我,把我帶回,使我站在現實裡一度虛幻,無可否認的是依舊的是過去,留給自己的只是一陣的空虛和不時的`回味也許只是想在其中找出點什麼,但又是什麼呢?也許也是也許而已,也許也沒有也許,走在青石板的小路上,看著滿臉凝重的念舊者這情,這景,這境,竟會傳染人,我也懷舊了,綿綿細雨續,溫柔得讓人心疼“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那迷濛的小雨一點一滴地打落在衣衫上,誰說這感情不滂沱,飛舞旋轉飄落在青石路上,鋪滿整條幽徑,心靈深處埋藏著的…是不為人知的被寂寞上了鎖,黑暗籠罩著整個北半球,站在窗前,微弱的路燈照進來,似乎要被這綿綿的細雨打滅,只有殘燈照著孤影,暗風吹雨入寒窗愁時,古人有明月可寄託,而現在無月,我以何堪--想登到山頂,望盡天涯路,天涯一望斷人腸,好好的,把人帶走的是-鍾,人們喜歡的字-佳,人們都說的是-言。

清明節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既寫出了清明時節愛下雨的天氣,也說明了清明時節祭奠亡親的人很多。是啊,清明節是晉文王重耳紀念介子推的割股救命之恩的延續,也是我們緬懷先烈,踐行感恩的節日。

今天我們村清明節古會,一大早出去轉一圈,呵呵,人還不多,陸續有幾個擺攤賣果樹的——棗樹、梨樹、核桃樹、葡萄樹一一陳列,一顆顆梧桐樹也立在路邊,春天,真是栽種的季節;路的這邊有菊花、月季花、仙人掌、多肉植物、帶金黃桔子的桔子樹也並排羅列,真是五顏六色,盡顯春天的多姿多彩;再往裡走,有布攤出現,一件件衣服也掛起來了;賣鞋的,賣玩具的,賣各類小吃的也相繼出攤了,路的兩旁霎時熱鬧起來。

中午,姨母、舅媽攜帶著孩子來了;姐姐、弟弟也帶著小孫女趕到,飯菜上齊,一桌人喜氣盈盈,熱鬧非凡。席間,小靈竹倒是很安靜,我們吃飯的時候安靜地睡覺,吃過飯來逗她,只是欣欣然睜開眼睛,咧嘴笑笑,繼續睡覺;白淨的笑臉明顯胖了一圈,再次喚醒她,伸伸懶腰,用嘴找尋著什麼,“餓了!讓她吃點。”她奶奶嬌慣的.催促。

含上奶頭,小寶貝就又安靜下來。

一頓猛吃,過了一會兒,小眼睛一閉,嗨,他又睡著啦!真是個可愛的孩子。

下午,兒子終於回來了,邁著輕盈的腳步,迴歸家門。一陣閒聊,感覺他又長大一些,和侄子明賢的聊天中,心理更成熟一些。

一天時間匆匆過去,雖然沒有到大會上轉轉,但也挺開心的。

清明節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說的正是“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於每年冬至後的一百零八天。在公曆四月五日前後。而其中“掃墓祭祖”的習俗,流傳甚廣。

清明節這天,我們來到村後的小丘陵上,進行祭祖活動。一到墓地前,剎那間,我就感到心裡沉重起來。爺爺帶著我們來到老太爺的墓碑前,開始祭祖。

我望著高高壘起的土堆,頓時覺得倍感親切。我雖然沒見過這位先人,卻仍然感覺我們的心連在一起,有一種密不可分的感覺。

墓前的雜草和我齊腰高,一看就有一段時間沒人清理了。我們拿來鏟子,一邊清除雜草,一邊培上新土。一切大告成功後,我從旁邊柳樹上折下一條嫩柳,插上去,希望它能勃勃生長。

爺爺說:“別讓老太也餓著了,放點貢品過去吧。”說著,從包裡拿出貢品:蘋果,酥餅,小蛋糕……全是老太爺愛吃的。我接了過來,雙手奉上,以表示尊敬。“老太爺呀,平時喜歡喝酒。他現在走了,也要給他送點吧。”奶奶說,然後拿出一瓶新開的白酒,倒入墓前的碗裡,全部灑在墓前的土地上。

這時,媽媽從車裡拿出一捆香,親切地說:“該上香了。”她分給我們每人兩根香,上墳前燒香禱祝。接著我們拿了一包紙錢,焚燒在墓前。聽爸爸說,這是怕老太爺在天堂錢不夠用,特地送給他們的,讓他富裕點。

最後,我們每人拿了一束菊花,捧在手上,然後放在碑前,表達對老太爺思想上的.寄託。

清明節,最重要的,並不是一些物質的貢品,而是一種緬懷先人的情感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節作文9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水慢慢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就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等農諺。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來了,人們總會不自覺地吟誦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

清明時節,有很多的風俗。“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唐代詩人韓翃寫的關於清明時節吃寒食的一首詩。沒錯,在古代,清明前一天不生火,不吃熱的食物,所以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據說是在春秋時代,晉文公為了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

在江南一帶,人們會用艾草的汁液拌進麵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上鍋蒸熟,便成了香糯的青團。關於青團,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太平天國李秀成的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躲進一個小村莊。有一位農民出手相助,救了陳太平,清軍沒有善罷甘休,封鎖村子,不準村民帶食物給陳太平。情急之下,這位農民拔了一些艾草擠出汁,和在麵糰裡蒸熟,變成了青糰子。他把青糰子放在草中,清軍看不出來,陳太平就靠這些青糰子活了下來。從此,清明吃青團這個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清明時節,人們還會給逝去的親人掃墓,寄託哀思。掃墓也是有講究的。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前。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培上新土,插上新枝,表達對親人的懷念。

清明是懷念親人的.日子,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是緬懷英烈的日子……那些被歲月接走的人們啊!願你們在天堂安好。

清明節作文10

我的生日與他人相比,似乎有點與眾不同,雖都是慶祝自己又長了一歲,但我的生日相比之下有點“不吉利”。

有段時間,我極其討厭自己的生日,甚至不想過。因為我的生日恰逢清明節,剛開始我並不在意生日是這個時候,但漸漸的,每當有朋友忘記我生日問我時,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說道:“4月5日!”朋友一聽,便用奇怪的神情看著我,剛才還燦爛明媚的笑容就黯淡下去了,喃喃道:“怎麼恰好是清明節?真不吉利……”,便走開了,我一時感到莫名其妙。生在清明節和生在其他時候有區別嗎?連奶奶也不讓我跟別人說我生在清明。但慢慢地,隨著年齡的長大,我也感到不舒服。憑什麼我生在清明節?多麼不吉利的日子,別人去掃墓,我卻過生日,想請一些同學到家來陪我過生日,她們卻都因去掃墓為藉口而推託。我孤獨寂寞過生日,怎能高興?那時,甚至我把生日所造成的結果賴在父母身上。

後來,在與一位也是清明節出生的同學的交談中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轉念一想,生在清明節是多麼好啊!瞧!國家都待我如此之好,在我生日的那天放假,痛快的玩耍幾天,班裡有多少個同學能在生日那天放假呢?生日放假,是多麼幸福的事啊!沒有作業的負擔,沒有學習的壓力,在生日這天,恰好能放鬆放鬆,舒活舒活筋骨。大家都去掃墓,街上車子也少,趁此機會騎騎單車,呼吸新鮮空氣,也是很享受,很幸福啊!多麼與眾不同的生日啊!

我的生日並沒有像一些同學過得如此熱鬧。我喜歡幽靜,舒適的`過生日,只要自己過得開心,過得快樂,就算沒有朋友的禮物與陪伴,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一句祝福就夠了,只要有朋友的支援,家人的鼓勵就滿足了。

生日,我常要送父母禮物,當作給父母的那份道歉,那份孝順,確實與眾不同啊!

就算生日在清明,就算沒有禮物,就算沒有熱鬧的派對,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有你們的陪伴與祝福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清明節作文11

每逢到清明節的時候,我們江西老家,家家戶戶都要做青糰子。雖然外面賣得青糰子很好看,又好吃。但是都不如自己在家做的好。每年清明節,媽媽都會採一種叫艾葉的植物,艾葉很香是做青糰子的主要原料之一,做出來的青糰子,很香很好吃。

首先要把採來的艾葉洗乾淨,在鍋裡煮好撈上來備用。做青糰子的原料都準備好了,有煮好的艾葉,糯米粉,米粉,當然還有墊在青糰子下面的粽葉啦!媽媽說:“你先幫我把煮好的`艾葉剁成泥。”我把艾葉反覆地剁,直到艾葉變成泥,終於剁好剁完了,之後媽媽開始製作了,在鍋里加適量的水,等水燒開了,加油和白糖、艾葉、糯米粉和米粉,拌在一起揉成了一個綠綠的大圓團,真像一個大圓球呀!媽媽說:“這些可都是有比例的哦。”我先從大圓團裡面,取出一點麵糰在手裡,捏搓出了一個小圓球,放在模具裡印。印出來的有大有小,是因為我搓的時候有大有小,媽媽跟我說:“小了模具裡面可以再新增點麵糰,要印出來一樣大小哦。”我說:“好的,知道該怎麼做了。”後來我越做越好,真好玩,像跟玩橡皮泥一樣,我一會兒把一餐桌子全印滿了。媽媽開始蒸青糰子了,鍋裡燒開水,上蒸半小時左右,青糰子蒸好後,揭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鼻,湊近一看,青糰子個個晶瑩剔透,就像一塊塊碧玉,我看的直流口水。媽媽說:“青糰子要涼一會兒吃才香。”我只好耐心地等待著。涼了一會兒,我們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青糰子,我嚐了一口,真是又軟又香又有Q彈,青糰子可真好吃呀!有一種吃了還想吃的感覺。

這次我和媽媽一起製作的青糰子,不僅讓我嚐到自己做青糰子的香甜,還讓我嚐到了做青糰子的樂趣。

清明節作文12

每逢清明時節,我的家鄉都江堰都會舉行盛大的放水儀式。這天,家家戶戶都會趕到江邊,看勇士們放水,看滔滔江水流入自家田中。

放水節那天,我懷著激動地心情,連蹦帶跳地跑向江邊,這時江邊已經人山人海了,每個人都踮著腳尖,伸長脖子,那眼神中分明有一份激動,有一份焦急,還夾雜著幾分感激。

放水儀式開始了,一個穿著古代服裝的人開始念李冰父子的祭文,他說的.話每句我都聽得一知半解,看來,我以後得多學學古文了。

舞蹈表演隨著音樂開始了,少女們旋轉著、舞蹈著,少年們強壯有力的手臂揮舞著木棒。這舞姿啊,如同鮮花開放在江邊,又如同浪花綻放於江中。他們跳著,唱著,笑著,跳得多歡啊!唱得多美啊!笑得多甜啊!這表演裡何不蘊含著成都人現在的幸福呢?全場人都定住了,彷彿時間靜止了一般,但每個人都笑得很開心,很欣慰。歌聲夾雜著笑聲在都江堰上空徘徊,是我聽過最美妙的音樂。

隨後,勇士們趟入急流中,在冰水中一刀一刀地砍開榪槎,勇士們在統一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拼命幹活。你知道嗎?在人們看似簡單的工作中,卻存在著極大的難度,都江堰的水在夏天最熱時僅4℃—6℃,而且江水隨時可能捲走任何一個人,可是勇士們卻毫不畏懼,毫不退縮,他們忍住寒冷,咬緊牙關,似乎一切困難在他們眼裡都算不上什麼。

終於,榪槎被拆除,滾滾岷江水直入內江,灌溉成都千里農田,這水是生命之水,更是成都人的希望之水,幸福之水。

我相信,放水節在都江堰會一直流傳下去,我們會永遠記住為我們帶來幸福生活的李冰父子,時刻不忘幫助過我們的人。

清明節作文13

記得每年的清明節,家裡的氣氛總是有些沉重,小時候不知道為麼,現在長大了,漸漸地懂了,原來,清明節這一天,是活著的人向死去的人訴說哀思。聽媽媽說,她原來有一個姐姐跟弟弟,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生病死了,這對外公外婆的打擊非常大。也也難怪每到親人團聚的日子,他們總是看著照片流眼淚。

今年,爸爸媽媽商量好了,清明節我們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讓他們沉浸在痛苦中了。清明節也要快樂地過。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跟煦的春風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哇,公園真熱鬧啊!人山人海。藍藍的天空被五花八門的風箏給遮住了,在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路旁的桃樹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風一吹,這桃花便像仙女一樣,紛紛地落了下來,看著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他們幫著我拿出風箏也加入了放風箏的隊伍。我們使勁地跑,風箏終於飛上了天,越飛越高,好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自由地遨翔。望著風箏,我們都笑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去了舅舅的墳地。爸爸媽媽告訴舅舅,外公外婆身體很好,我們一家都很好,讓他放心。我也告訴舅舅,我的學習也很好,我們家還買了新房子,馬上跟外公外婆一起搬進去住。默唸時,我一不小心說了句“祝舅舅跟大姨清明節快樂”媽媽捏了我一把,偷偷地望了外公外婆一眼。我也嚇得直吐舌頭。沒想到外婆卻說,沒關係,他們今天看到我們了,還聽我們說了這麼多的話,一定很高興很快樂吧

是啊,為什麼不能說呢?不管是死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我們都要快樂!清明節也要快樂!

清明節作文14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說帶我去給爺爺上墳,早晨,我早早就起了床,期待能早點到爺爺墳前,因為那樣就可以離爺爺近一點。疼愛我的爺爺在我六歲那年突然去世了,我十分想念他。

上墳的路上,小樹長出了淺綠的的嫩芽,那一點點新綠有些耀眼,可誰也沒心情欣賞,誰也不說一句話,我望著車窗外沉思著,爺爺那慈祥的笑臉又浮現在我眼前。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看見小朋友的`爺爺接孫女回家,我就特別羨慕,心想:要是我的爺爺在世也一定會接我回家的。爺爺很愛我,常常哄我玩、逗我開心。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去超市,我看見一個布娃娃,漂亮極了,央求媽媽給我買,可是媽媽說我的布娃娃夠多了,怎麼也不答應。我的布娃娃是很多,可是沒有這樣的。布娃娃一頭金色的捲髮,一身淡藍色的紗裙,還會眨眼睛,我太喜歡啦,急得眼淚都掉下來了。回了家,爺爺知道了我哭的原因,一個勁地安慰我:“乖孫女,別哭啦,爺爺帶你去買。”到了超市,我迫不及待地把布娃娃抱在懷裡,再也不鬆手。抬頭看看爺爺,爺爺正笑眯眯地看著我,眼睛裡充滿了慈祥和愛,爺爺真好!爺爺又給我買了薯片、酸奶等好多好吃的。現在回想起來,那薯片和酸奶的香味彷彿還在,可是爺爺已經去了遙遠的地方。

到墳地了,我們在爺爺墳前擺上供品,蘋果、香蕉和橘子都是爺爺生前愛吃的,可是爺爺再也吃不到了。爸爸在墳前點燃了三炷香,那嫋嫋煙霧慢慢飄散了,就像爺爺那可親的身影,慈祥的笑臉,我再也看不到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爺爺,不只是清明節這一天我想您,每一天我都在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