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頌缽引領靜心:曾文通透過頌缽聲音分享正念,與大家活在當下
Ad Space
由頌缽引領靜心:曾文通透過頌缽聲音分享正念,與大家活在當下
Culture

由頌缽引領靜心:曾文通透過頌缽聲音分享正念,與大家活在當下

頌缽治療近年非常普遍,尤其大家身處這個特別需要尋求片刻寧靜、自在的環境及世代,真的需要有效的方法紓緩壓力及焦慮的情緒,讓繃緊的身體及心情得以放鬆。但究竟頌缽治療是甚麼一回事?它的聲音及振頻怎樣對身、心、靈提供療癒?身兼舞台美術設計師、頌缽療癒師及演奏家的 曾文通,自 10 多年前初次接觸頌缽的聲音,深感震撼,又覺即時安穩自在。自此,他在頌缽聲音引領下走訪世界各地如尼泊爾、西藏及印度等,不斷鑽研聲音及振頻治療方法,幫助自己及別人找到平靜、安住及自在的一刻,在修行及達致身心靈健康的路上,與頌缽豐富彼此的生命。但他強調,所謂的療癒,最終也只是一種「分享」的美意。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頌缽的聲音沉穩,用作療癒近年更非常普遍。
Photo: Luna Wong

頌缽振頻能對應人體七輪產生療癒作用

頌缽的聲音響起,「叮」的一聲,沉穩的餘音在空間縈繞迴轉。閉上眼,專注感受空氣中迴盪的振頻,世界彷彿靜止。那一刻思緒慢慢沉澱,內心一下子變得平靜。這種瞬間平靜安穩的感覺,卻是另一種震撼,尤其對於急性子的人而言。作為頌缽行者,曾文通鑽研頌缽,透過它的振頻對應人體的七輪,調整身體頻率,讓人們的靈魂、精神、情緒及身體得到平衡。他多年來到訪美國、南美、印度及尼泊爾等地,跟隨很多不同老師學習,逐漸研究了一套技法,他很樂意與大家分享,成就自覺覺他之意。

頌缽由金、銀、銅、鐵、錫、水銀、鉛 7 種金屬製成
Photo: allpamama HC

認識頌缽

頌缽由金、銀、銅、鐵、錫、水銀、鉛 7 種金屬製成
傳統的頌缽主要由 7 、 8 種金屬組成,包括金、銀、銅、鐵、錫、水銀、鉛,象徵地球,也對應人體的七輪及太陽、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當中的金屬是地球精華,所以演奏頌缽讓人與土地產生連結,在冥想修練中使用,那種天籟之音令人很自在。頌缽主要來自尼泊爾,也有從西藏傳至尼泊爾的,但現在只有很少數,因為西藏不再製造。尼泊爾到現在還有出產,他們承傳很多年前留傳下來優良的製造方式,採用手打方法,敲打出來的頌缽聲音很純樸。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頌缽聲音與磬的有所不同

頌缽聲音與磬的有所不同

除了缽,磬同樣歷史悠久。兩者的製作物料有所不同,均常見於西藏、印度、尼泊爾等喜瑪拉雅一帶。缽以前多作日常盛載的器皿,敲擊的聲音比較向外;磬由兩至三種金屬製成,多在佛教儀式中使用。因形狀向上與上對應,聲頻也是向上的。磬缽用以敲擊,歷史其實不到一百年。

頌缽形狀及大小會影響聲調高低

頌缽形狀及大小會影響聲調高低

頌缽的大小、厚薄及形狀也會影響聲調的高低,而每個音調也有泛音,一敲就能與身體器官、細胞、骨骼、血液產生共振,很容易與身體產生共鳴。而人體有 70% 是水分及液體,當頌缽的振頻可以令水產生漣漪,對身體亦會產生反應。頌缽治療以不同振頻對應人體不同脈輪,從而啟動身體某些部位的功能。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曾文通常舉行頌缽工作坊,跟大家分享美妙的聲音,令人達致身心平和自在。
Photo: allpamama HC

你的頌缽藏量豐富,可否說說收集的來源及過程?

我的收藏主要是西藏的,從一些特別渠道買回來,市場也不會找到。尼泊爾其中一位老師收集了很多,有些從西藏由驢仔穿山涉水運到尼泊爾邊界,再送去西藏。每年大概一次,但現在愈來愈少,因為很多收藏家全收起來。那些頌缽我只放在家,但每天也會敲,畢竟要跟人有對應,金屬才會變好,就如香爐也要不斷焚香才會亮麗。

EDITOR'S FAVORITE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新缽跟古董缽感覺很不同

新舊的頌缽有很不同的感覺,你怎樣選擇?會否有特別感應?
一個有百年歷史的缽,內裏有很多故事,讓人很有感覺。從理性角度看,老金屬的溫度及質感跟新金屬不同,缽上或刻有圖像,從這些可以辨識,但這是從我們看了幾千甚至幾萬個缽的經驗中理解。至於身體感覺是比較靈性的,拿上手感覺很重又不是很重,卻讓人很放鬆,可說有種對應。至於要測試缽是否有裂痕,除了肉眼觀察,更可握拳以近尾指的部位擊缽,仔細聆聽有沒有雜音。

頌缽的聲音沉穩,加上特別的振頻,可與人體脈輪對應。
Photo: allpamama HC

你開設的頌缽課程除了教授技巧,還有甚麼內容?

課程會教授技法、知識,也會教心法,就是敲頌缽的原因——單純的分享。其實有點像街頭賣藝,聽了就可以離開,而不是療癒或想得到甚麼。完成後彼此不需再有任何連繫,整件事來得乾淨俐落,這就是我們說的當下。當然敲的時候是有意識的,但不會在有很多條件下做這件事。最後也最重要的,就是靜心 (meditation),貫穿以上所說的。我們希望大家從這 4 個方向立體去看,當然也看接收的人當時的心性及特質。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曾文通指出頌缽聲音讓人放鬆,也可對應身體不同部位作治療。

頌缽聲音讓人放鬆,也可對應身體不同部位作治療。你是否也從事這些治療?

其實我們現在盡量不做,因為牽涉很複雜的層面。我們會教導別人怎樣做,但會叮囑他們特別注意心態。有時你不能切割那個角色,以為自己是治療師,其實你是患者,事情會變得二元化。起初你的心可能充滿善念,但慢慢做多了會變得機械式,有時甚至不能保護自己,說的是你是否有足夠體力及定力,所以修練很重要。我們從聲音入手,希望大家找到當下一刻的平靜及純粹,就是這樣而已。替人做療癒其實只是一起修練,一個躺下,一個動手一個沒動。我們教授時沒有太強的對立性,反而注重自我開發,用沉穩的聲音喚醒別人。在治療過程中,最危險是交談。因為敲缽過程已交托給聲音,若後來解說太多,很容易回到語言層面。

曾文通近年將頌缽演奏融入舞台表演,為表演添加禪意。
Photo: allpamama HC

修行是要達致身心平和及回到當下,但現代人並不那麼容易做到。你是否也有執着或放不下的時候?

執着點或幅度一定有。我是很執着的人,尤其做舞台設計。以前我的書摺了角或有鉛筆痕也很介意,但人大了發覺有些事情是要放開的。你會經歷很多生命的來去,如身邊人的生老病死,慢慢從這點看到,根本不須在物質上糾纏,甚至在精神上、概念上也可丟掉,因為不放下就沒有空間再進一步,只會困死在那個自設的框框。我們從事舞台設計尤其容易體會,落幕後又是另一個劇,之前的一點不剩。加上現在很多時在大陸做布景,原本很漂亮的作品經過運送受損,以往我一定很介意,但逐漸地已不那麼執着,畢竟燈暗下去就可以了。而在成長路上,我一向較少脾氣,情緒是比較平靜的。

曾文通以頌缽帶領大家進行冥想,所分享的美妙聲音,令人徹底放鬆。
Photo: allpamama HC

冥想修行 平靜思緒

頌缽可以是單純的演奏,其實也是一種修行。很喜歡曾文通曾作的一個比喻︰他將頌缽盛滿東西,敲出來的聲音很笨拙沉重;將它清空,敲它的聲音才清脆。我們的心也一樣,積放太多事情,只有放下,不再執着,才可容納新東西。之前參加過他主持的頌缽工作坊,印象很深刻的,是冥想過程中他常會叮囑大家「放鬆肩膊」。雖然多次叮囑,但常在聽到那刻才又記得要放鬆緊縮起的雙肩。我們實在太緊張,身體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常常繃緊,導致很多關節、肌肉及筋骨的毛病。讓肩膊放鬆,將不需要的擔子、壓力及負能量卸下,身體立即得輕鬆。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頌缽演奏家曾文通習慣張開五感體會周遭的事物
Photo: allpamama HC

頌缽也可以是禪修與藝術的融合

在生活中,曾文通習慣張開五感體會周遭的事物,真正用心感受生活。他將禪修與藝術融合,如他之前觀察湖面上的小昆蟲「水較剪」,一隻出現,然後是兩隻、三隻到數不盡的在湖面上跳躍,那個畫面就如一個樂譜,讓他不知不覺靜觀了一個小時。他認為在舞台上演奏頌缽,看似隨心,其實也由能量帶領。敲擊不同缽形成的無形痕跡,彷彿水較剪在湖面上跳躍的畫面,是那麼自然隨心又充滿美態。

曾文通首張磬、缽專輯《聲音原本》The Seed of Sound

首張磬、缽專輯《聲音原本》祝福香港人平安、快樂

曾文通老師去年更推出香港首張 頌缽 CD《聲音原本》,以在錄音室同步錄音方式,收錄他的磬、缽演奏。透過純粹的聲音分享,幫助大家瞬間安靜下來,回到當下。尤其在這個紛亂的時間,好讓大家能讓身體及腦袋放鬆,紓緩沉重的壓力及焦慮的情緒。專輯的音樂,也可伴隨大家進行冥想、打坐或進行瑜伽,讓精神更集中,心境更平靜。曾文通老師現更正埋首撰寫他第一本關於頌缽的書籍,分享他累積多年的頌缽知識,預計明年會推出。若想進一步認識頌缽,就要密切留意。

Graphics by Kasai Sin; Photographs by May Kam @ Allpamama and Luna Wong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