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地帶 - 最新文章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最新文章

2024/05/22 | 中央通訊社

林中斌:4點理由研判賴總統就任後不會台海衝突,法學者:中國若開戰將信用全失

賈偉路則表示,中國近年軍事發展迅速,「北京不僅宣稱台灣屬於中國,也想要整片中國南海」,因而過去幾週引發比台海更緊張的中、菲南海衝突局勢。他指出,若中共真的開始對台灣外島動手,「會馬上失去國際信用,而中國比俄國更需要全球化。若中國面臨制裁,尤其是美國的金融制裁,恐怕會失去一切。再者,中國也會失去努力累積的外交信用」。

2024/05/14 | Abby Huang

中國海警頻侵擾,「金門模式」恐遍及澎湖、馬祖、台灣海峽,學者:中共在等一個時機

有民眾最新直擊影片顯示,中國海警船隻本月9日多次逼近我國海巡,幾乎要發生碰撞。學者指出,中國船隻不斷進入禁限制水域,可以熟悉當地的水道狀況,並試探我國金門守軍、海巡的反應狀況,未來攻擊金門的相關計畫,可作為重要的參考。

2024/05/07 | 《思想坦克》

美國總統大選前中國將收斂對台攻勢,但「灰色地帶」施壓持續、對台青年交流更趨強勁

未來新任賴總統可能維持蔡總統的「維持現狀」兩岸政策,然中共灰色地帶行動,並不會停歇,共軍機、艦繞台、空飄氣球擾台等灰色地帶行動,就算兩岸加大了民間交流、溝通,甚至是在野黨與共產黨的接觸,均扭轉不了這個趨勢。

2024/05/04 | TNL 編輯

美軍新任印太司令就職典禮上4字母痛批中國,我參謀總長梅家樹獲邀出席

我國參謀總長梅家樹現身印太司令交接典禮,也是繼今年4月初,我國海軍司令唐華赴夏威夷出席太平洋艦隊司令交接典禮後,再有我國軍官出席美國軍官交接活動,顯示台灣與美國軍事交流密切。

2024/04/29 | Abby Huang

沈伯洋揭中國對台認知作戰採「地方包圍中央」,國安專家示警台灣「正在失去年輕一代」

國安人士警告,中國在太陽花運動中,知道它「輸了一代的年輕人」,但中國沒有放棄,後續透過小紅書、TikTok等工具,協作中國主導的世界觀,台灣相對沒有足夠的民主論述、公民教育,「我們也正在失去一代的年輕人,年輕人不再認為民主是一個好東西」。

2024/03/29 | 中央通訊社

華府智庫研討會:美專家預料520前中國升高脅迫,台灣可仿效菲律賓輿論戰反制

兩岸研究學者善學(Thomas Shattuck)分析,菲律賓記錄中國種種侵擾行為以發動輿論戰,成功使國際「共憤」的做法可供台灣借鑑。台灣本身可善用低成本無人機記錄中共機艦入侵及脅迫事件。此外,台灣友邦則可利用自己在聯合國的地位,向全球譴責中國對台作為。

2024/03/20 | 中央通訊社

【專訪】華府智庫學者葛梅茲:嚇阻中國侵略,台灣軍購應「優先、全力發展」不對稱戰力

國防部2021年以「不符合作戰需求」為由,撤銷李喜明推動60艘微型飛彈突擊艇的建造案,之後將預算投入建造2艘輕型巡防艦。葛梅茲指出,這一舉措反映台灣仍在「權衡」傳統戰力與不對稱戰力。他說,台灣的國防預算若能加倍,就有能力兼顧同時發展傳統戰力、不對稱戰力;否則,專心致力於不對稱戰力是有限預算下的最佳防禦策略。

2024/02/22 | 中央通訊社

中國海警強制登船臨檢金廈遊輪,專家分析:北京「灰色地帶」戰略一環

莊嘉穎預期,在賴清德5月就任總統之前,北京未來幾個月將增加「灰色地帶」措施,藉以測試即將上任的賴政府是否會做出讓步或犯下任何讓北京有機可趁的失誤。他說:「這種緩慢、漸進的行為令人難以強力回應,但若讓步的話,某種程度也就像割地給北京。」

2024/02/01 | 中央通訊社

M503航路牽動國防飛安,爭議一篇看懂,專家:選後施壓意圖抹去台灣的法律存在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說,毫無疑問這是中國對台灣發動的「法律戰」,而中國政府這種做法令人擔憂,因台灣沒什麼好選項可應對。塞克斯說,完全可預期中國將試圖加大台灣的國際孤立,不只是總統蔡英文剩餘的任期,勝選的副總統賴清德就任後也會如此,台灣與諾魯才斷交,傳聞吐瓦魯是下一個,這些壓力在賴清德5月20日主政後只會加劇。

2024/01/24 | 中央通訊社

《洛杉磯時報》專欄:台灣大選後未爆發戰爭,對全世界是好消息

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本月估計中國入侵台灣的經濟衝擊,並推斷會觸發大規模全球衰退。根據估計結果,戰爭會讓中國經濟萎縮近17%;美國經濟萎縮近7%;全球經濟萎縮約10%。如果中國對台灣實施經濟封鎖,對中國和美國而言,第一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分別減少近9%和3%。無論哪種情況,對中和對台貿易勝過美國其他州的加州都會受到不成比例的打擊。

2024/01/02 | BBC News 中文

北京背後的大戰略:中國如何對2024台灣總統大選「加大施壓」?

「他們(中共)非常善於發現台灣年輕人的興趣,然後去製造吸引他們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鋪路」,一旦建立了觀眾群體並建構了信任關係,這些影片就會開始投放親北京的訊息。根據沈伯洋的研究,有一群年輕台灣人,他們雖不是親中派,但對美國和日本的敵意日益增加。這樣的影響行動不太可能讓台灣突然擁抱中國,但北京正在玩一場長期遊戲。

2023/12/19 | 中央通訊社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北京升高對台灰色地帶策略,試圖影響2024總統大選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當代南亞與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崔進揆指出,台灣民意或觀點可能會影響政府政策,政府政策也可能影響美中台三角關係。中國試圖透過這些日常策略恐嚇台灣選民,讓他們更加親中。

2023/10/11 | BBC News 中文

北京如何運用「灰色地帶」戰術威脅台灣?想要達到什麼目標?

這些演習符合中國逐漸增加對台軍事施壓的模式,測試台灣的防衛能力和國際支持度。位於美國的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研究員吉特(David Gitter)就告訴BBC說,「這種(軍事演習)的常規化,有一天可能可以用來掩蓋真正攻擊的第一步,使得台灣和(其主要盟友)美國難以做好凖備。」

TNL+ 2023/09/18 | 湯名暉

中國與印度在G20、東協兩大峰會各顯神通,「全球南方」的主導之爭誰能勝出?

由於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缺席東協峰會,更能顯示中國才是峰會的主導者,各國也未就近期的南海問題提出意見。相形之下,8月份才遭受水砲攻擊的菲律賓顯得孤掌難鳴,雖然在人道考量的名目下完成對仁愛礁的補給,但是得連同美國的份吞下十段線的「苦水」。

TNL+ 2023/07/21 | 湯名暉

葉倫延續著布林肯的「護欄」 ,實為美國進一步遏止中國崛起的「圍欄」

今日的「護欄」即使仍含有善意的共存意味,但中國面對的地緣情勢和壓力若未能緩減,或是美國維持霸權或國際秩序的能力遭受挑戰,的「護欄」將不可避免的成為「圍欄」。

TNL+ 2023/06/26 | 湯名暉

中國重提毛澤東「極限思維」 ,策動連串「灰色地帶衝突」爭取對美國的政治勝利

中國近期以「極限思維」策動的一連串「灰色地帶衝突」,其戰略傳統來自於毛澤東思想,以「打打談談」的形式,作為軍事行動支撐談判,同時考驗對手的底線,從國共內戰到近年的領海與邊境衝突並不鮮見。

2023/05/12 | BBC News 中文

「第一島鏈」戰略:拜登重新串連亞洲盟友,中國將如何突圍?

台灣周邊一年有175萬架民航機通過、歐洲-東北亞海運佔全球26%,印太海運佔全球60%,而日本92%及韓國65%能源需經過台海與南海。因此,菲律賓與美國的合作補上了第一島鏈的完整防線,成為新月形的圍堵網。

2023/03/02 | 中央通訊社

《華盛頓郵報》:台灣戰機飛行員不足,需要更多「捍衛戰士」因應台海衝突

台灣須補進約100名新飛行員來駕駛這些即將於3年後交機的戰機,但根據台灣立法院數據,台灣空軍2011至2019年一共僅新增21位飛行員。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揭仲說:「要在未來3年補足這個短缺,難度會非常高。」他說:「台灣資深飛行員的人數將更加不足,他們負擔會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