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由 出色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VO》導讀:

「腸燥症」和心理壓力有關?王健宇醫師表示,自律神經失調時,胃腸蠕動便會隨之改變,反映在腸胃及消化道上。這時若再不調整生活、飲食習慣,或是不懂得調節壓力和情緒,久而久之會變成慢性腸胃病。

該怎麼從「心理」去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 醫師 王健宇

交感神經是身體裡負責衝刺、踩油門的夥伴,當人感到緊張、壓力大時,它就會變得活躍、亢奮,因而導致口水分泌減少,出現口乾舌燥、噁心、缺乏食慾等症狀;可是當放鬆下來,換副交感神經上場時,有助唾液分泌增加,刺激食慾。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者間失去協調性時,副交感神經難以發揮作用,胃腸蠕動便會隨之改變,反映在腸胃及消化道上,出現打嗝、腹痛、腹脹、放屁、腹瀉、便秘、噁心、嘔吐等症狀。這時若再不調整生活、飲食習慣,或是不懂得調節壓力和情緒,久而久之會變成慢性腸胃病,如長期便秘、慢性腹瀉等慢性腸胃疾病。

大腸激躁症問題不是腸胃,而是心

病人的腸道功能產生障礙,一個很常見的疾病——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簡稱腸躁症),目前病因不是很明確,但大多被認為是跟壓力相關。國際間的診斷標準是依據「羅馬準則III(Rome III criteria)」:

每個月至少有三天連續或反覆出現腹部不適或腹痛症狀,至少三個月以上。同時合併下列三項症狀中的兩項以上,且經生化檢驗後已排除其它可能引起相似徵狀的疾病與生理結構上等方面的問題。

• 腹部不適或疼痛在排便之後症狀可以改善
• 伴隨排便次數的改變(每天三次以上或每週少於三次)
• 伴隨排便形態的改變 (軟便、水便、不成型、顆粒狀或硬便)

腸躁症根據排便內容又可分三種類型:

1.便秘型
2.腹瀉型
3.腹瀉和便秘交替的混合型

其中病患症狀最輕微的是一緊張就只有肚子痛現象,然後再慢慢呈漸進式發展到1、2兩種型態。假如感到疼痛的時間很短,而且只要上完廁所後即可獲得紓解,那麼就不需要特別就醫。

比較特殊的是,臨床上碰到的大腸激躁症的女性病患多以便秘、長時間不排便的居多;而男生則多為腹瀉型,呈現在外觀上體型多半羸瘦、看起來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因為不管他怎麼吃都無法消化吸收。一般醫師治療大腸激躁症主要均以緩解患者的胃腸道症狀為目標, 較常開立軟便、止瀉藥, 以及緩解腹痛的解痙攣藥物等。

近年來, 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的混合型大腸急躁症病患, 在比例上增加很多, 在此特別提醒混合型病人遭遇腹瀉情況比較嚴重時, 前往就醫千萬不能只有告訴醫生你一直拉肚子,必須要開立強效止瀉藥;這一類型的腸躁症治療方式需要的是「 健胃整腸調節劑」, 萬一你吃了止瀉藥, 雖然不再拉肚子, 但接下來反而會持續便秘, 變成便秘型腸躁症。不管哪一種類型的大腸激躁症,都要切記不可接觸奶製品,諸如牛奶、奶茶以及豆漿、米漿、含奶咖啡等,尤其是腹瀉型腸躁症。

腸躁症症狀經常會為個人參加考試、重大會議或工作等場合帶來困擾,許多病人常會問我到底能不能完全好?我的答案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三分努力,三分效果。」什麼意思?

相信醫生診斷、相信藥效,走出診間後心情就改善了三分之一,再經過適當的用藥,病情就會漸漸進入一個良性循環之中。

比方便祕型的原本一緊張每週只能排便一次,經由吃藥變成三至五天一次,那就是改善了。但是看診、拿藥,吃藥,治療效果只有六十分;下一步病患一定要有調整自我身心的意識,把藥物的治療角色慢慢減至最低,因為規律的飲食習慣,情緒、精神的穩定才是腸躁症的最佳解藥。

初期比較合理的期待應該是,以腹瀉型患者為例,本來是三餐吃完就立刻跑廁所,拉肚子,碰到特殊狀況又拉,一天可能三至五次,但若能藉著適當方式控制在固定時間發生,如每天三次而且都是在飯後,而不會產生排便失控的尷尬情形,相信就能減少很多困擾,也就是病情改善,心情跟著變好,如此良性循環下去,飲食、心情、藥物三合一療法,就對了。

針對便秘型腸躁症或是長期為便秘所苦的病人,使用藥用等級的纖維包可以解決現代人每日膳食纖維不足的問題。營養學建議成人每天需廿五至卅公克的膳食纖維,國人飲食精緻化的結果,導致大多數人無法達到上述要求,加上其他因素,臨床上長期便秘的病人愈來愈多。

使用纖維包,成為另一種非藥物的方便療法。以前的纖維包成分溶解度較低,口感較差,現在有水果口味又易溶解的纖維包,加在早餐的飲品中,可增加美味,又可讓糞便軟化,排便輕鬆,甚是好用。

與腸躁症類似,但卻完全不同的疾病

以臨床症狀來看,通常會找腸胃科就診,但問題卻並非單純出自腸胃還有兩種疾病——克隆氏症與潰瘍性大腸炎。這兩種病都是屬於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克隆氏症的發炎會從口腔到肛門,凡是有黏膜的地方都會受到侵犯;潰瘍性大腸炎顧名思義,就是大腸因發炎導致潰瘍。兩者成因至今仍不明,一般認為和遺傳、感染、心理壓力因素及自體免疫系統障礙相關。

由於此病患者同樣也會有反覆肚子痛、腹瀉跑廁所的情況,所以也常被誤以為是腸躁症發作;其中可以判別與腸躁症的不同,即克隆氏症和潰瘍性大腸炎並非是腸道蠕動不正常導致的腹瀉,而是因為腸道發炎引起,因此病人會出現血便症狀。附帶一提,也會有人因便中有血便以為自己是得了痔瘡,這時判別的標準之一就是:有沒有伴隨持續腹痛及長時間慢性腹瀉的症狀。

透過國內健保資料庫的統計可發現,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的盛行率從一九九八年分別為每十萬人口的0.61與0.19人,到二○○八年提升為7.62與1.78人,十年來增加約十倍,是值得注意的現象。但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只要在早期確診後服用免疫抑制劑控制好發炎反應,一般都能恢復到正常的生活。

若未及時就醫,當腸道阻塞造成壞死之後,就必須切除感染部分。這兩種和自體免疫系統有可能有關的疾病,跟自律神經失調應該也有某種程度的關係。

• 不管哪一類型的大腸激躁症,切記不可食用奶製品,如牛奶、奶茶及豆漿、米漿、含奶咖啡等,尤其是腹瀉型腸躁症。

• 光是看診、拿藥,吃藥,治療效果只有六十分;下一步病患一定要有調整自我身心的意識,把藥物的治療角色慢慢減至最低,因為規律的飲食習慣,情緒、精神的穩定才是腸躁症的最佳解藥。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就是因為潰瘍性大腸炎而辭職,年輕時因為持續壓力,而有腸胃的問題,後因壓力持續, 變成潰瘍性大腸炎,兩度辭職首相職位,令人惋惜。

了解自己、接納自己、讓別人了解自己

回到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我認為可從三個M來進行,第一個是「Mediation」:調停、調解,自己和自己好好相處,不要自我衝突,第二個「Medication」:藥物治療,第三個是「Meditation」:冥想、沉思,也就是身體跟心理、心靈三種角度。

上門求診的失眠病患裡,除了一部分因身體疾病導致失眠外,還有另一部分肇因於自我的心理衝突,例如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等。

偏偏這類失眠無法單純只靠藥物就能解決,「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是我遇到這種事」、「為什麼不能照我的想法走」、「我到底該怎麼辦」⋯⋯,這些負面思緒使得情緒連帶受到影響,悲傷、憎厭、憤怒,讓人躺在床上時更加輾轉難眠。

多年來,從病人身上深刻感受並領悟到,一個人若能在十八歲之前(大概是高中畢業)完成三件自我認知的事,往後的日子就比較能避免產生自我衝突、焦慮甚至憂慮,當然也就不會因此而睡不好了,那就是「了解自己」、「接納自己」、「讓別人了解自己」

第一件事:清楚明白自我的人格特質

同樣的事情發生,為什麼對這個人會變成困擾的問題,對另外一個人就不會?有些人樂觀開朗,天掉下來大的事情,睡一覺起來就沒事了;但有些人面對綠豆大的事,也可以看得很嚴重,就連咳嗽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肺腺癌絕症。

因為每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同,看待事情的的視角也不一樣。但無論如何,對自己都要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並對人生之中所發生的事情,能夠大概了解且接受它,那麼失眠的病情至少會好一半以上。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這裡談的,是你有沒有「真的」了解自己,什麼意思?有不少人來到我的診間後,都會驚訝地說:「我發現王醫師你會算命耶!」其實是從和病人的對談內容與反應,透露出很多訊息,只要醫生願意多花點時間去傾聽、多用點心思去了解病患。

舉例來說,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時有個最大的特點,是病人一定會有感覺,不論是頭痛、頭暈、耳鳴、暈眩、胸悶、胸痛等,身體出現這些狀況後做了許多檢查結果都是正常、沒有大問題的,如果病人還堅持非得去做更多檢測,甚至自律神經檢查來確定自己是不是自律神經失調,或想從數據得知到底病情有多嚴重,相對說明這個人是屬於非常實事求是的個性。

執著於「有沒有」、「是不是」、「嚴不嚴重」,正好反映了人格走向,也會落入自我要求這個惡性循環漩渦裡,而且越陷越深。就像有病人會問我:「王醫師,你看我有憂鬱症嗎?」如果是初診的病人,我當場會表示沒辦法回答,因為病人給的訊息不夠充足;要是比較熟、知道家醫科醫師對憂鬱症有所了解的病人,我就會說:「你沒有憂鬱症,但是有憂鬱的傾向。」病人通常都不能理解我講這句話的意思,「假如不是有憂鬱傾向,假如不是周遭的人告訴你或是自己覺得別人看你怪怪的,否則你怎麼會這樣問我?」

真正的重點是,你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出現這種傾向?最近有什麼令你煩惱的事?長期以來的壓力是什麼?而你現在想要怎麼做、如何面對?

避免左右搖擺的自我衝突

第二件事——「接受自己」,比如外貌已經固定,無法再改變,那就接受它。如果沒辦法接受,就是改變,但如果你已經改變,卻又沒辦法接受改變後的自己,就會永遠困在自我衝突的惡性循環裡當中。一個人如果能夠坦然接受自己,就比較不會有自我埋怨的衝突,也不會因此東想不好、西想也不對而導致半夜睡不著覺。

再舉個例子,有課業壓力的學生,當成績單發下的那一刻看到分數時,覺得不理想時有沒有辦法接受?有些人也許難過兩、三天便雨過天晴,什麼事也沒有,照樣混、照樣過日子;有些人不但晴天霹靂,還可讓不好的心情持續很久、懊悔不已。成年人更不用說了,因為身兼多種角色,也常常把過多責任都擔在自己的身上,長期以往造成壓力。殊不知,並不是你擔心的問題本身讓你睡不好,而是因為你無法將這些事情放下,明白並接受自己目前的狀況或本來的樣貌,而接納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你的問題,包括疾病。

坦白來說,今天要是病人看到這本書之後,就算是對號入座也沒關係,至少都知道自己要去找特定專科追蹤或治療,也懂得適度自我調適,讓病癥獲得改善,這是最理想的狀態。若是病人依舊還在問為什麼,依舊還拖著家人到處尋找醫生,這種心態就是所謂左右搖擺的自我衝突,病人生命中的正能量就這樣消耗在漫長的醫療過程當中。

自律神經失調雖然是一個不會讓人直接致命的疾病,但大多數的病人自從知道患病後,時間都用在思考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不能克服它、為什麼我不能不吃藥、為什麼我⋯⋯。這個病應該是提醒你,如何讓自己接下來過得更好,而不是把自己搞到崩潰。所以,針對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中一劑處方,就是「不要汲汲營營於日常生活的事」、「不要汲汲營營於自己的病到底怎麼樣」,甚至「不要汲汲營營於告訴別人你沒病」。

讓別人了解自己

第三件事情,就是要讓跟你有關係的人了解你。請注意,我說的是讓週遭和你有重大關係的人了解真正的你,包括性格、性向,至於對方能不能接受、要不要接受,那是他們的事。

為什麼要讓別人了解自己?這是為了避免陷入「自我感覺良好,但等於社會觀感不佳」的窘境。你所了解的自己,跟別人所認識的你,是同一個人嗎?還是有一段不小的落差?我們常說一個人「自我感覺良好」,通常有著過度以自我中心的意涵,似乎意味著「社會觀感不佳」,也因此會產生衝突和拉扯。比方說,覺得自己真的已經好努力了喔,付出了八十分,但結果為什麼連及格都達不到,這時就要客觀來看,社會跟你的標準是一樣的嗎?真的努力了八十分嗎?

認識的自己,跟別人知道的你,有沒有在同一個天平上?同一個時空中?而不是平行世界。而這個認知,唯有透過人際之間的實際互動才能獲得,應用在醫病關係上也是同理。

話說網路霸凌事件,那些網路上的甲、乙、丙、丁⋯⋯,管她是1350,還是1450,和你有什麼關係?非親非友,需要在意嗎?家人、親人、朋友,說明、溝通、接受或不接受,尚有商榷的餘地,討論的空間,至於不認識,也不熟的網民A、B、C、D⋯⋯就不要在意他們的流言蜚語。

這就是第三件事情,就是要讓跟你有關係的人了解你,但不能強迫別人認同你。

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

這裡買

想看更多「健康生活」,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工作忙碌壓力大,身體常常很痠痛】台安醫院運動中心教練分享:3 種「臀腿拉筋」伸展運動

好累卻又睡不著?研究顯示:可能是洗澡的時間錯了

【壓力、焦慮、恐懼⋯⋯】德國醫師指出:8 種與「心理情緒」有關的癌症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由 出色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