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雪珍/與子女的關係,是一種緣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天下雜誌

洪雪珍/與子女的關係,是一種緣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子女成年之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彼此的距離遠了。雖然惆悵與失落,也不能太嘮叨,只能順其自然,否則連家都不回,面都見不著,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該如何取得平衡點?

親子關係-子女-洪雪珍 圖片來源:大人の社團
    其他

過年,對於有些成年子女是煎熬,對於父母何嘗不是?

這個年假,琬琬約我出來玩。她是玩咖,懂得哪裡有得走走逛逛、有得吃吃喝喝,一路上開心得不得了。我們都各有一個獨生子女,自然地就問候起他們的近況,一向樂觀堅強的琬琬難得語氣黯然,她說:

「不知道,過年沒有回來團圓。」

子女大了,心就遠了

這是一種心酸的感覺,我懂。兒子放寒假時,如果不是他父親再三叮嚀回來看他娘,其實是要留在學校,接著就回到當地爺爺奶奶家過年。結果匆匆回家一個星期,總共沒打幾個照面、沒說上幾句話,做媽媽的其實是使不上什麼力氣,只能候在家裡等待一個快閃,如此而已。

子女成年之後,十之八九如此,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彼此的距離遠了。

雖然惆悵與失落,也不能太嘮叨,只能順其自然,否則連家都不回,面都見不著。可是不回家過年就有些嚴重,琬琬是受過高等教育,事業做得也成功,做人處世自持有分寸,用著一種尊重的口氣說:

「女兒想和父母保持距離,這已經兩年多。」

廣告

再成功的人,或多或少都埋藏著心事、留有些遺憾,只是遺憾不同罷了,可是最遺憾的莫過於和子女不親。在過去的年代,大可以扣上子女一個罪名:「不孝」,然而到了這個年代,父母多半受過現代教育,已經明理到不會去這樣指責著子女,反而多的是自省:

「也許,在女兒成長的歲月裡,我們曾經說過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刺痛她的自尊心,以致她不想看到我們,揭開傷疤,再痛一次。」

為了女兒,做出各種犧牲

事實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是!

我們都知道,為了教養女兒,琬琬做過多大的犧牲﹑付出多大的努力。

她先是捨下優渥的薪水與亮麗的前途,從一家必須每天加班的外商離職,回家做家庭主婦,相夫教子。後來再自告奮勇到孩子班上教英文,開發出一套遊戲教學,由於效果極佳,口耳相傳,兩年之後,在家長的支持之下,琬琬在學校附近開班授課,逐漸發展成事業。

廣告

這個結果,是她始料未及的,一開始所做所為的發心,都是為了女兒有一個快樂童年而著想。不過就在她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同時,女兒卻陷於有心栽花花不開的困境裡,這才是拉開他們距離的肇因。

步出校園,進入社會之後,女兒走得磕磕跘跘,並不順利,工作有一搭沒一搭,看到人前風光的母親,只有一個念頭:躲!越遠越好,不看見最好,免得心裡有壓力,連頭都不敢抬、正眼也不敢瞧。

琬琬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想伸手拉她一把,比如到她的補習班來幫忙也好,以後或許可以接班。這一番好意,女兒不僅不領情,還以為琬琬瞧不起她,認為她無法自立自強混出名堂,惱羞成怒,把一腔失意全部倒到琬琬身上,對她大吼:

「妳是想把我養成一個啃老族,好控制我一輩子,是嗎﹖我偏不!」

廣告

就這樣,女兒離家了,一開始還跟爸爸有連絡,後來換了手機、搬了家,再也杳無音訊。

今年過年前,琬琬夫妻倆還四處尋覓,想要找女兒回家圍爐,重新開始親子關係。不過看來女兒是故意躲著他們,怎麼找也找不著,琬琬不得不頹然放棄吃團圓飯的奢望。

失敗的母親?

琬琬嘴巴沒多說啥,心裡卻是痛極了。這是一個說不出口的遺憾,哪個做媽媽的能夠坦然承認,女兒不認她,自己是個失敗的母親?這比承認自己在事業上失敗還難以啟齒!

在不少女性的內心深處,擁有幸福的婚姻、美滿的家庭、有成就的子女,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而琬琬,連年夜飯都團圓不了,是多大的挫敗啊!

廣告

琬琬的故事,讓我想起英國鐵血首相柴契爾夫人過世時,最熱的新聞不是回顧她過去一生的豐功偉業、改變英國歷史,而是在談她閉上眼的那一刻,身邊連一個子女都沒有。即使後來連絡上她的子女,他們都一副事不干己的態度,這使得世人在對柴契爾夫人的一生做蓋棺論定時,除了功過各半、毀譽參半外,多了一個說詞:

「孤獨離世。」

這則新聞不時會在Line上流傳,評價都倒向一邊,充滿警世意味,提醒世人在追逐功成名就的同時,家庭才是最終的價值,不也就是在暗示女性在追求自我實現時,可能犧牲婚姻與子女?

這種說法,為無法事業與家庭兩全的女性帶來無邊無際的愧疚、遺憾與焦慮不安。

廣告

女性多半是這樣想的,初心是寧可要家庭成功,也不求事業發達。假使有個女性正好相反,事業發達,家庭卻不成功,我要打從內心替她說一句公道話,這樣的結果絕對不是她的本意,一切都是無奈的發展。

如果時光可以倒回、人生可以安排,按著自己心中想的去做,她們最想緊緊相擁、抱個滿懷的是丈夫與子女,而不是事業與鈔票。

問心無愧,也就夠了

所以這一路上,做媽媽的都盡心盡力了,該照顧家庭的事做了、該經營婚姻的事做了、該教養子女的事做了…沒有一樣不是鞠躬盡瘁,至於結果如何,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問心無愧,也就夠了!

子女成材與否,是一種機率;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緣分。

要知道,這世間上,不是所有事努力就有成果,因此不必苛求自己,別被這一片烏雲給遮蔽萬里晴空,而從此陰雨綿綿,不見陽光,再也快樂不起來。若是如此,這趟人生未免太苦,也太不值,不妨在心裡跟自己說: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洪雪珍

知名專欄作家
學歷: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
歷任: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協理兼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
專欄:yahoo、商周網站、今周刊網站、大人社團等
著作:《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工作愈換愈好,得有這些本事》、《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等

(本文轉載自「大人の社團」,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延伸閱讀】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新竹,向永續邁進!|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