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地產:去年下半年來自內地收入同比增長三成 - 新浪香港

新鴻基地產:去年下半年來自內地收入同比增長三成

新鴻基地產 視覺中國 資料圖新鴻基地產 視覺中國 資料圖

2月23日,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新鴻基地產,00016.HK)發佈2022/2023年度中期業績。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六個月,新鴻基地產總收入為274.28億港元,同比減少31.6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1億港元,同比減少44.62%。

新鴻基董事局宣佈,派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每股1.25港元,與2021年同期相同,派發日期為2022年3月16日。

從收入來看,報告期內,新鴻基地產物業銷售收入為50.57億港元,同比減少70.78%;物業租賃收入為97.24億港元,同比減少6.88%;酒店業務收入為15.51億港元,同比減少0.83%;電訊收入為38.09億港元,同比增長0.45%;運輸基建及物流收入為20.51億港元,同比增長2.45%;數據中心業務收入為11.08億港元,同比增長11.36%;其他業務收入為41.28億港元,同比增長1.85%。

從地區來看,新鴻基地產來自中國香港的收入為226.83億港元,同比減少37.74%;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為45.8億港元,同比增長32.45%。其中香港物業銷售收入為28.81億港元,同比減少83.02%;內地物業銷售收入為21.76億港元,同比增長538.12%。香港物業租賃收入為74.29億港元,同比減少1.47%;內地物業租賃收入為22.95億港元,同比減少20.92%。

總的來看,新鴻基地產去年下半年(本財年上半年)來自物業銷售的淨收入為33.66億港元,同比減少56.05%;來自物業租賃的淨收入為88.87億港元,同比減少8.65%。

新鴻基地產指出,來自物業銷售淨收入的同比跌幅顯著的主要原因是所有預計在本財年完成並作出售的香港住宅項目均會於下半年度落成。按所占權益計算,集團在期內錄得的合約銷售額約163億港元。另一方面,物業租賃淨收入的下跌主要是由於內地出租物業組合的表現受疫情所影響。

新鴻基披露的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按所占權益計算,集團在內地的合約銷售額約26億元人民幣,主要來自多個合作發展項目,包括杭州國際金融中心住宅部分第一期、成都Jovo Town第三期A和佛山瀧景的新批次。按所占總樓面面積計算,集團報告期內在內地竣工的樓面共469.1萬平方英呎,其中約55%用作出租及長線投資,包括位於上海、樓高220米的甲級寫字樓ITC第三期A座,以及南京國金中心商場和成都One ICC寫字樓。

按所占權益計算,新鴻基地產預計於本財政年度下半年在內地落成的總樓面約120萬平方英呎,包括南京安達仕酒店,該酒店的總樓面面積為35萬平方英呎,可俯瞰長江景緻。

土地儲備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按所占權益計算,新鴻基地產在內地的土地儲備共6830萬平方英呎,其中約2000萬平方英呎是已落成物業,絕大部分位於主要城市的黃金地段,用作出租及長線投資;其餘4830萬平方英呎為發展中物業,其中超過40%是可供出售的住宅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