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他組報告】後設認知 - 蛙伯特生活觀點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教育心理學他組報告】後設認知
2006/01/02 22:34
瀏覽15,31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壹、後設認知的理論與重要性

一、後設認知的理論內涵

「後設認知」一詞,意指對認知之知識,亦即吾人知曉其本身之認知機制及如何運作。亦指「知何以知」或「知何以學」的歷程,包括一個人瞭解自己如何獲得知識的歷程。「後設認知」的概念,自Flavell於一九七○年代使用以來,相關研究紛紛出爐。以下就Flavell對「後設認知」的解釋,詳細說明:

Flavell在一九七○年代最先使用「metacognition」一詞,認為後設認知一方面是指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結果所擁有的知識;另一方面則指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主動監控和調整。其後,Flavell (1981)又將後設認知區分為三種不同成分:

(一)後設認知知識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即個人擁有他自己認知歷程的可述的、相當穩定的知識,又因對象的不同,而有人物、作業與策略等三種後設認知知識:

1.對人物的認知--對自己與對別人認知能力的了解,此又可分為三類:a、對個體內差異的了解,即明瞭自己認知資源及能力的特性差異。b、對個體間差異的了解,指明瞭自己與他人認知能力的差異。c、對個體共通性的了解,即明瞭一般人認知資源與能力的普遍性。

2.對作業的認知--了解作業的目標、性質,以及作業的困難度或熟悉度。

3.對策略的了解--了解應使用何種方法才能達到目的,並知道選擇不同的策略,以增進工作表現。

     根據Flavell的看法,三者並非獨立,而是互相依存的,在交互作用的狀態下,影響個人的表現(曾陳密桃,1990;陳李綢,1990)。

(二)後設認知經驗 (metacognitive experience)

指個人對自己的認知狀態有敏銳的感覺,也就是知道自己是否知道或什麼時候知道。最明顯的表現方法是一種察覺及豁然明白的驚喜,如「啊哈!」。它可能發生在從事一項認知活動的前、中、後;也可能發生於各種情境中,依其個人從事認知活動時小心、有意識的監控及調整個人的認知。

(三)策略運用 (actions or strategies)                      

後設認知策略是一種用來評量向目標前進情形的策略,對所用的方法進行監控。例如判斷自己的讀書方法對不對?是否需要調整或在考前再複習一遍…等,都是策略的運作。認知策略和後設認知策略有所不同,前者是指致力於完成目標的內在過程;後者是指監控認知策略的過程。認知策略和後設認知策略是互動以影響學習的;認知策略被喚起,以便使認知進行下去,而後設認知策略也被喚起,以便監控它。

二、後設認知如何產生?

後設認知究竟是自然發展的?或是經由學習而得的?還是兩者兼有??茲分「發展性」和「學得性」兩方面探討:

(一)發展性--許多研究都認為說後設認知能力的發展和年齡有關,大概始於5-7歲左右,隨著求學階段遞增而逐漸增進。並且年齡越大,越能運用執行控制和使用策略。

()學得性--多數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者均認為後設認知是可以訓練和學習的。並非所有後設認知能力的差異皆與年齡或成熟有關,即使學生發展水準相同,仍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有些後設認知能力的個別差異,可能由於生理差異或學習經驗不同所致。

 

三、後設認知對學習的意義

後設認知的概念是相當抽象、模糊的,但卻位處於我們認知運作的主宰地位,它對學生的學習深具意義:

(一)   影響學習的主動性及有效性--一個人應該要知道自己的認知資源、作業的需求,以及什麼時候該用什麼策略?如何調整策略?才能成為一個主動而有效率的學習者。

(二)   和各認知領域的學習相關性高--在許多學習領域的研究中,都發現後設認知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閱讀理解、寫作、數學、科學、記憶、注意力、問題解決、第二語言閱讀等。例如:張淑娟(1997)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後設認知能力是影響數學解題的關鍵。由此可知,後設認知對各認知領域得學習都有深遠的影響,其重要性可見一般。

貳、後設認知在教學上的應用

一、後設認知知識的指導:

教導學生對自己認知能力的了解(知人)、對作業性質的認知(知作業)、及對策略的了解(知方法)。

(一)知人:

1.協助學生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老師可藉由各種方法來協助學生瞭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如圖片探討、角色扮演、參觀教學等。使學生能瞭解運用何種認知型態求知對自己最有利。

2.協助學生瞭解自己既有的認知結構:要進行新單元的教學時,當學生知道自己具備了哪些舊知識後,才能導引學生做新舊知識的結合。

(一)知作業:

1.      協助學生知道各作業目標:在教學進行前先給予告知教學標的,使其能瞭解學習方向以便作認知的監控。

2.      教導學生辨識教材的內在結構:使學生試著分析內容的結構,並發掘重點要義之所在。

(二)知方法:

1.      介紹各種認知策略供學生參考:如畫重點(underling)、作大綱(outlining)、構圖(mapping)、作筆記(note-taking)等。

2.      教導學生以不同的策略來處理不同的認知作業。

 

二、後設認知經驗的引發:

後設認知經驗是一種對自我認知狀態的敏銳感受,能使人提高對自我認知的覺察力,以便於進行監控與調整。茲將其分列如下:

1.教學前--透過提問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之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後設認知經驗。

2.教學中--在教學進行中設計一些問題(隨堂測驗),讓學生對自己的自我認知狀態時時保持警覺。

3.      教學後--藉由學習後的評量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認知的部分和認知的不足,讓學生有自我檢討的機會,以激發其更深一層的後設認知經驗,使認知不足之部分能得到補強。

 

三、助長學生的後設認知:

當代的認知心理學重視學生主動學習和如何建構自己的知識,並且強調學生如何學習和學習什麼兩者是同等重要。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發展學生後設認知的能力,並且引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黃文三,1997)

      1.幫助學生了解到針對不同的學習活動他們如何做不同的決定。

      2.教導學生在擁有許多線索時如何去組織教材

      3.使學生了解到他們既有認知結構在學習上將會得到很大的差異

4.教導學生基本的後設認知策略。譬如:摘要(summarizing) 和自我發問(self-questioning)

5.藉由學習後的評量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認知的部分和認知的不足,讓學生有自我檢討的機會。

 

l          Borich和Tombari所提出的後設認知策略的教學分成以下七個步驟:

1.針對各科目重點教導明確的認知策略。

2.當學習者知道如何使用策略後,派給他們兩個性質相當之作業,要求學習者一個用策略一個則不用。

3.要求學習者分辨使用策略與否之差別。

4.學習者記錄並比較二者所獲得的學習量。

5.和學習者討論如何使用策略以增進學習。

6.要學習者表達下次面臨類似之學習情境時,他們願意使用策略。

7.再給學習者機會,以使用策略,並監控策略的效果。

參、結論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已不合時宜,現今教育強調的是讓學生主動的求知、主動的建構知識。後設認知理論最重要的是使學生有了協助自己學習的工具在學習時能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角主動統整學習相關的概念、知識、技術,不斷從資訊中成長。因此,教師所扮演的是協助學生建構知識者的角色,而非一個知識的灌輸者。是故,後設認知教學在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師可應用後設認知的學習理論在不同的學科領域,教導學生後設認知知識、引發後設認知經驗、並進行後設認知策略的教學,最後,更要將學習的主控權轉移給學生,幫助學生成為自動自發又有效率的學習者。

參考書目

朱敬先 (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李綢、郭妙雪 (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李綢 (1990)。近代後設認知理論的發展與研究趨勢。資優教育季刊,37,9-12。

曾陳密桃 (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郭秀緞(民92年,6月)。後設認知的理論與其在教學上的應用。教育研究,11,149-158。

黃文三(民89年,6月)。從認知心理學的立場談知識的角色與後設認知教育研究雜誌,74,19-24。

Robert E. Slavin(2002)。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務。(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王明傑、陳玉玲譯)。台北市:學富文化。(原著於2000年出版)。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