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藝術——凝聚大眾的新力量(文:趙永佳、何暘) (09:00) - 20220207 - 文摘 - 即時新聞 - 明報新聞網

即時文摘

社區藝術——凝聚大眾的新力量(文:趙永佳、何暘) (09:00)

最近10多年,香港社會愈來愈關注社區藝術(community arts)的項目和社團,例如灣仔藍屋的社區文化導賞、「油街實現」的「火花!假如(在一起)」街頭小屋播映錄像,以及鹽田梓藝術節等,都在市民間引起不少迴響。另一方面,牛棚藝術村、618上海街、K11商場等公私營藝術場所相繼落成或實現活化,讓我們有更多適合推廣社區藝術的場地。社區藝術熱潮不限於香港出現,台灣的北海岸藝術祭及日本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等都辦得非常成功,早已成為熱愛文化藝術人士熱切期待的文化盛事,並帶動區內其他政府更樂於投放大量資源舉辦大型社區藝術推廣活動。

有人會問社區需要藝術嗎?答案是當然需要!藝術走入社區的過程,亦是推動社區成員改變思維模式、重塑思考方法、自我探索的過程。在參與這過程中,社區成員會變得更有創造力,藝術活動的出現刺激人們改變對日常生活的既有認識,從而對藝術在現實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新理解。通過溫和的藝術介入與有效管理,引導社區成員加強社區意識,為實現共同利益而努力。

簡單來說,社區藝術教育能使藝術生根於社區,令社區文化生活更多采多姿,使藝術成為居民生活的日常。

不「離地」的塗鴉創作

社區建立的初衷是分享共同經驗,從而將不同群體和獨特的活動形式結合一起。近年深水埗備受藝文界歡迎,主因是社區的歷史背景深厚。2016年的HKwalls街頭文化藝術節選擇在深水埗舉行,啟動該區活化過程。HKwalls邀請海外藝術家在區內商店鐵閘及大廈外牆畫上與社區或香港有關的塗鴉,藝術家的牆畫創作很多以曾經於深水埗興盛的布業、五金舖、玩具店等為主題,亦有一些塗鴉以香港特色的廣告貼紙和李小龍為主題。這些塗鴉既美化舊區面貌,亦能反映深水埗特色。因為與社區有緊密關係,塗鴉創作並不「離地」。

對大部分中小同學而言,校園就是他們生活的小社區,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連續3年與保良局合辦「創藝@校園」(Arts@School)美化校園計劃,在全港20多間中小學開展美化校園創意活動。為期數月的活動為在校師生與到校藝術家提供共同創作的機會,一起為參與學校繪製不同作品。這些在牆壁上繪畫的藝術品不僅為校園增添色彩,亦增加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正如「創藝@校園」能增加學生對校園的認識和歸屬感,社區藝術創作活動同樣能讓居民有更多認識彼此、分享審美看法的機會,有助培養居民對社區歷史和居住環境的濃厚興趣。

藝術展帶動市民思考日常生活

教大同學們先後在2019年1至2月及2021年5月,於K11 Art Mall舉行由他們親自策劃並製作的藝術展「玻璃活」及「日.紙」。前者主要以玻璃作媒介,去創作一系列與生活有關的藝術品,例如利用玻璃拼製來模擬一棟高樓大廈與抹窗工人,及利用回收玻璃製作有趣的裝置,引領觀展人思考環保。而「日.紙」則以紙為主要媒介,同樣以藝術探討生活日常,例如利用紙皮製作大型面具反映疫情對人的心理影響,亦有同學利用廢紙創作敲擊樂器。這類型的社區藝術有助加深人們對日常生活的理解,促進人與人對話、交流與情感聯繫,進而以一種感性方式重塑社區情感空間,尋求改變的契機。

受疫情影響,不少人都會網上購物,卻因而引致送貨包裝廢物增加的問題。教大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與環保組織「環保觸覺」在618上海街舉辦了名為「購.勿奢WrapUp!」的環保藝術展覽,目的是提高市民於網購時的環保意識。教大同學把包裝紙、紙皮箱、速遞包裝膠袋等包裝廢物轉化成藝術品,刺激觀看展覽的市民思考,網購雖為生活帶來便利,卻同時對環境造成沉重負擔。創作過程中,學生要深入探討選定的議題,再利用具創意的方式向公眾展示議題,令一些值得關注的資訊更容易傳達到普羅大眾。藉着是次活動,學生及市民對環保和社會的責任感都有所提高。

事實上,上述議題導向式(issue-oriented)的社區藝術教育(註1)能喚起市民對有關社會議題的關心,為公眾就着有關議題的對話構建平台,最終有助推動政策倡議。

藝術與多元化社會

社會學家貝克爾(Howard S. Becker)在《藝術界》(註2)一書指出,藝術具有社會性。從社區藝術的理論和實踐發展中可清楚看到,社區藝術源於特定的社會需求,並通過藝術方式將這些需求轉化為具體、集體的行動。

教大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今年將與香港旅遊發展局合作,在西九文化區舉辦名為「西油記」的社區藝術展覽,旨在讓市民和世界各地旅客更深入認識位於香港西九龍的各社區,包括油麻地、佐敦和西九文化區。參與的教大同學將會到西九龍區以外的中小學主持工作坊,及帶領學生遊覽西九龍區內的歷史建築和文化足迹,讓區外學生認識西九龍區的文化和歷史。教大同學亦會與中小學生一起製作相關藝術品,並在展覽中展出,其間通過協作與集體創作進行反思,創作過程強調和尊重獨立個體的共同實踐。這種模式可以使人們聆聽不同聲音,這是多元化社會運作的前提。

說到底,社區藝術必須以社區為本、以藝術為手段,其核心在於探索一種創造性的建立和管理社區的方式,為發展和完善社會管理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鑑。社區藝術實踐為公眾提供了藝術想像與表達的機會,讓藝術更貼近社會,而不再是難以接觸。教育大學的創意藝術與文化課程,志在培養一批扎根社區藝術的教育者、參與者和管理者。他們除了從社區藝術教育中學習到如何透過藝術關懷社會,更在社區藝術的實踐中為藝術找到其社會定位。

香港人口和樓宇密集,但人與人之間關係疏離,社區與人的連結亦不緊密。理想中的社區藝術,可以實現地方營造(placemaking),透過以人和社區為本的社區藝術教育,發展出共融、有獨特性及可持續的生活空間。我們期望通過社區藝術教育的培訓,教大的同學們能積極參與社區營造,為香港創造更美好將來。

註1:Krensky, B. (2001). Going on beyond zebra: A middle school and community-based arts organization collaborate for change.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33(4), 427-444. (bit.ly/34Bi0vN)

註2:Becker, H. S. (2008). Art worlds: updated and expand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作者趙永佳是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何暘是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講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