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自創品牌比OEM好賺幾倍?本港成衣公司:疫情下經營風險更大 - 香港經濟日報 - 中小企 - 商管策略 - D200918

【香港製造】自創品牌比OEM好賺幾倍?本港成衣公司:疫情下經營風險更大

商管策略

發布時間: 2020/09/18 12:57

最後更新: 2020/09/18 17:10

分享:

分享:

香港進出口業發展蓬勃,盡管香港新冠肺炎疫情,中小企有不少獲利空間,但生意愈做愈大時,難免受上下游公司制肘。有公司毅然自立,由代工轉為創立自家品牌,成功轉型生意愈做愈好。

俊旺(香港)成立於 90 年代,業務主要為成衣進出口,創辦人馬偉文說:「過往我們是做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委託製造) 生意的,接單後便由國內工廠代工,後來我們轉型為 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 或 Own Branding & Manufacturing,自有品牌生產),建立自家品牌『ROAMERS』,現時我們的產品遍布美國、歐洲、英國、日本等地,近兩年我們登陸東南亞和中國內地市場。」

「可樂雙雄」疫情命運截然不同 3 大因素令可口可樂輸給百事見下一頁

俊旺(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馬偉文。

數碼大灣區疫市抗跌 加速企業轉型升級下一頁

馬偉文笑言,公司轉型最大原因是利錢問題,做 OEM 利潤最多能去到 10 至 13% ,但經營自家品牌就算未計算零售的獲利,光是批發價已達超過 1 倍利潤,即 1 件衣服好過以前做(代工生產) 10 件。若以網店計算,在減省實體店成本下,最理想情況利潤能到達幾倍。

馬偉文說:「當然不是說轉型就轉型的。成立品牌要時間、功力。我們在美國、加拿大都有分公司,英國也有自家店舖,經營風險比做 OEM 倍增。現在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實體店都是間間虧損的。雖然網店比去年上升 3 成生意,但經濟大環境仍不樂觀。」

自家品牌如能站穩腳跟將可創造更大價值。

花木蘭 Disney+上架收入暴增193%救迪士尼!串流平台取代戲院「回不了頭」見下一頁

其實 OBM 個最大的好處之一是能夠精簡人手。馬偉文指出,過往香港公司有 30 多人,現在只需 14 人。過往需請大量人手跟外國公司接洽避免爭拗,畢竟有誤會而影響貨期的話,只是數天公司便要承受極大損失;自家品牌由設計、挑選材料起都可以一條龍,能精減人手,但對人才要求更高,如語言能力必須上佳。

馬偉文慨嘆全球經濟萎縮,出口業難做:「今年運貨到美國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當地店舖全關門,有批貨運到,,放在倉 60 天都無人提取,全球買手都比以前慎重。生產方面,疫情在中國的影響極大。多個因素之下,政府再不援助進入口業,行業倒閉潮就逼在眉睫。現在很多工廠做完一批貨後客戶破產,廠家血本無歸。」

Lunch 勿做「孤獨精」! 一齊用餐同事融洽兼增工作效率見下一頁

現時不少公司無定單又要營運,老闆要抵押自己物業獲得貸款渡難關,每個月還 2.5% 利息負擔加重。馬偉文認為,政府如果想幫助這些老闆,可考慮在這方面入手,無論是幫手還利息,或者跟銀行合作,推出「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還息不還本計劃,都能夠幫到中小企。他指出,飲食零售結業潮人人看到,但不少事都是發生在看不到的地方,如成衣零售店背後其實連著後勤中小企,前線零售店倒下,背後公司以至生產商豈能獨善其身。

【不斷更新】遙距營商計劃申請手續FAQ!一文看清如何盡取 30 萬元D-Biz資助為公司增值 <<<唔想錯過D-Biz申請秘技、最齊最新情報請 Bookmark

盡覽香港企業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免費下載 hket App,關注「全球疫情實時動態」:http://bit.ly/33C83cZ 

Photo:何志衡、globaltrinity.com

撰文 : 陳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