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電商收入遜 美股價曾挫6% - 東方日報
產經

阿里電商收入遜 美股價曾挫6%

阿里認為,淘天集團商品交易總額可持續增長。 阿里認為,淘天集團商品交易總額可持續增長。
阿里認為,淘天集團商品交易總額可持續增長。
按照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阿里巴巴(09988)於截至今年3月底止的第四財政季度內,錄得經調整純利244.1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倒退10.8%,表現差過市場預期。在騰訊強勁的盈利增長對比之下,阿里於美股早段曾挫6.61%,折合相當於77.149港元,較香港收市價低6.66%。
派312億股息挽信心
雖然市場對業績明顯不收貨,但管理層強調業務正重回增長軌道,並且宣派總金額達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的股息。
回顧今年首3個月,中國官方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4.7%。而阿里業績公告顯示,上季中國零售商業收入僅按年增長2.92%,至882.64億元。雖然在收入層面上跑輸大市,但阿里聲稱,淘天集團(淘寶及天貓)的季度商品交易總額(GMV)實現了雙位數的按年增長。
集團首席財務官徐宏表示,相信GMV增長趨勢可持續,又謂4月、5月「依然看到健康的趨勢」;而GMV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結構的轉移,包括更多的淘寶商家與更多的商業化產品。他表示,隨着接下來數季商業化的過程持續,相信客戶管理收入(CMR)的增速亦會趕上。
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則打趣道︰「各位投資人朋友好像比我們還更急着賺錢。」他強調,目前主要策略重點仍然是以用戶為先,包括提升消費者體驗、投資於增加商品競爭力等方面,消費頻次的增長是首要任務,只要能夠實現良好的增長,後續提高GMV、CMR等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其他業務方面,包括海外電商、跨境電商平台在內的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於上季收入增長45.11%至274.48億元,惟該分部業務的經調整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虧損(LBITA)反而有所擴大,由去年同期虧損21.71億元,擴張至40.85億元。
雲智能收入僅升3%
至於備受關注的雲智能集團上季收入按年僅增長3.44%,惟管理層試圖引導投資者關注收入的構成的「質素」。舉例而言,阿里雲的核心公共雲產品收入錄得雙位數按年增長;而人工智能(AI)相關的收入更錄得三位數的按年增長,來源包括大模型、互聯網、金融及智能汽車等行業。
管理層又表示,目前阿里的「通義千問」開源AI模型,是在中文世界最頂尖的開源模型,也是中文開發者使用最廣的開源模型,當開發者使用阿里的開源模型,在把模型部署到線上時「很自然就會選擇阿里雲」,因為其生態系統最能貼合通義模型。
阿里繼續在股東回報方面下工夫,包括宣布派發年度股息每股普通股0.125美元,以及單次特別現金股息(作為處置某些財務投資的收益的分配)每股0.0825美元,即合計0.2075美元(折合約1.6185港元)。集團又預計,將於8月底完成轉換至在香港主要上市(目前是在香港第二上市),將適時就轉換日期另行公告。
阿里首季業績概覽阿里首季業績概覽
阿里首季業績概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