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一勞永逸?醫師警告:10種人不適合,這價位才合理|銀天下

植牙一勞永逸?醫師警告:10種人不適合,這價位才合理

年紀漸長,缺牙的風險也愈來愈高,但植牙耗時燒錢,術前該做哪些評估?收費低到一顆3萬合理嗎?一次解答。

養生保健-植牙-牙周病-假牙-根管治療-牙橋-牙醫師-口腔外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731瀏覽數
    其他
3731瀏覽數

美國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長年受牙痛及缺牙之苦,常在日記或信件中提及牙痛、牙齒脫落或拔除、牙齦發炎、戴假牙的不適等等。當時製作假牙的技術不成熟,假牙多用動物的牙齒,甚至往生者的牙齒製成。

現代人有材質堅固且兼顧美觀的假牙可戴,甚至可以植牙,不必再像華盛頓總統這麼辛苦。

愛護、保留自然牙,才是首選

植牙被稱為人類在乳牙、恆牙以外的「第三副牙齒」,不過植牙真的是自然牙的最佳替身嗎?

其實自然牙的結構、型態都比植牙好,比如自然牙有牙周韌帶,當牙齒受到撞擊,或咬到硬物,牙周韌帶會分散力道、保護牙齒,但植牙沒有牙周韌帶,就是硬碰硬了。

博世牙醫診所院長林保瑩指出,植牙取代的多是蛀得太厲害的蛀牙、嚴重牙周病導致無法保留牙齒、部分咬裂的牙齒,如果蛀牙或牙周病還可治療、或是牙齒一有裂傷就去修補,就有機會盡量保留自然牙,而不是抱著「反正遲早要拔,不如早點拔」的想法,直接跳到拔牙、植牙,「比植牙更好的首選醫療,就是不要植牙,」他說。

如果自然牙已保不住,必須拔牙,接下來就面臨「缺牙時是裝傳統假牙好,還是植牙」的選擇。

廣告

「植牙是取代缺牙的方案『之一』,並不是唯一。傳統假牙、植牙各有優缺點,看個人狀況而定,」林保瑩指出。

舉例來說:

  • 如果缺牙處的前後兩顆鄰牙已需要修補,比如根管治療後的牙,或原來戴牙套,可以拆掉牙套,連同缺牙做成3顆固定式假牙(牙橋)。但牙橋的缺點是底部不易清潔,或當牙橋不夠密貼時,恐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鄰近牙齒可能蛀掉或有牙周病。
  • 如果缺牙處的兩顆鄰牙很健康,為了做假牙而磨小太可惜,此時植牙就比較有優勢。不過植牙的治療時間較長(約需3~6個月),費用相對高,且涉及手術,不是人人適合,還有傷口感染的風險。
  • 如果缺牙多,就不適合做傳統牙橋,必須用活動式假牙或植牙。做活動式假牙不必磨小鄰牙,也不涉及手術,但咀嚼力比固定假牙、植牙都弱,且假牙需用鉤子勾在鄰牙上,有異物感,也增加鄰牙的負擔。
廣告

血壓、血糖控制穩定,才能植牙

雖然植牙的成功率超過9成,但手術前仍需仔細評估各項條件:

一、局部評估:牙齒靠齒槽骨支撐,如同地基,牙齒的存在也會維持齒槽骨的高度與寬度。而牙齒拔除後會造成齒槽骨的吸收,高度、寬度隨之改變,直接影響植牙成敗。

林保瑩說,若檢查發現齒槽骨的條件不理想,就需要在植牙前先補骨材,植體才有穩固的地基。如果是因為蛀牙而拔牙,需要補骨材的機率不高,如果是因牙周病而拔,補骨材的機率就偏高了,因為嚴重的牙周病會讓齒槽骨流失。

另外,口腔如有其他細菌感染的疾病,如蛀牙、牙髓病等,都需先治療才能評估是否能植牙。

二、全身評估:以下狀況較不適合植牙:

廣告
  • 高血壓或糖尿病控制不佳:奇美醫院牙醫部贋復科主任張瑞忠提醒,因為植牙需要手術,必須在血壓、血糖控制穩定的狀況下進行,否則手術的風險較高。
  • 心臟疾病患者:曾換過心臟瓣膜、心律不整、放支架等,植牙前要仔細評估。如果才發過病,不建議植牙。
  • 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者:抗凝血劑恐影響傷口癒合,植牙前必須停藥一星期左右。
  • 癌症患者:化療後免疫力降低、頭頸癌病人做放療,口腔的骨頭細胞受到破壞,都需要等待半年至一年再評估是否適合植牙。
  • 骨質疏鬆者:嚴重的骨鬆患者不適合植牙,輕中度患者可能需經骨質重建後才能植牙。若在服用骨鬆藥物(包含針劑),務必讓醫師知道,若沒有經過評估就植牙,可能產生骨壞死的風險高。
  • 血液疾病或腎臟病患者:需審慎評估。洗腎患者必須先用藥物控制,才能植牙。
  • 離不開「香檳酒」:抽菸、嚼檳榔、喝酒都會提高植牙失敗率。
  • 年紀過輕:因植牙植入後,就不會再移動,「通常18歲以下不建議,等18歲後,牙齒的生長、排列穩定下來,再評估植牙,」張瑞忠指出。年紀大反而比較不是問題,只要健康狀況適合,8、90歲長者仍可以植牙。
  • 孕婦
  • 愛滋病患者
廣告

這3科醫師適合執行植牙

植牙是侵入性手術,治療過程長且複雜,找對醫師更顯重要。

恩主公醫院牙醫部主任范綱信指出,衛福部去年(2023)已公告成立植牙次專科,但尚未規範細節,比如需完成哪些課程或訓練、什麼樣資格的人可以報考等,所以到目前為止,衛福部還沒有發出任何一張植牙專科證照,現在看到的都是各植牙或植體學會發的證照。

從成立較久的次專科來找尋,現在較適合執行植牙的包括牙周病科、口腔外科及贋復科的醫師。

張瑞忠則提醒,除了了解牙醫的訓練背景,也可看看醫師有沒有提供清楚的治療計畫,包括術前評估及檢查、植牙流程、是否需要補骨材、植牙的品牌(歷史悠久的品牌品質較穩定)、術後是否提供定期回診等。

廣告

但植牙的收費,從一顆3萬、5萬到10幾萬都有,究竟植牙的合理價大約是多少?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病理暨診斷科主治醫師李育賢說,植牙收費除了硬體的牙材,還包括「軟體」,比如手術費等,「而這跟醫師的技術、經驗及能力有關,很難用價格來衡量。如果醫師經驗豐富、手術技巧成熟,收費較高也不能說不合理。」

不過多位醫師均指出,植一顆牙若只收3萬,恐怕低到不合理,約7~10萬是合理的收費(不含補骨材),「但價格高低,並不是判斷醫師植牙能力的指標,」林保瑩提醒。(責任編輯:林倖妃)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