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_李德伟_新浪博客
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德伟
李德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503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2021-03-22 00:49:57)
标签:

365

健康

教育

时评

时尚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4.爱分享:

作为全球 CEO 发展大会执行主席,苏先生说人这辈子不是光有钱就好了,必须要有江湖地位,你的财富才有价值,他常常参加各种大型活动。他结合自己几十年职业经理人丰富的国际化管理经验和全球化资本运作的亲身经历,从思维、借势、共赢、平台等多方面就企业转型升级的商业模式设计重构进行了分析。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苏先生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而他则站上讲台,为更多的创业者“传道授业解惑”。“我进入北大、清华给企业家上课,我把经验告诉他们。过去我是独乐乐,我一个人赚钱;现在我是众乐乐,我培养他们赚钱 ……”。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财务的健康和人才的健康是企业永续发展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他结合大陆企业的发展经验和系列惠台政策给出建议:台青可以和本地企业结合,本地企业可以解决台青资金,台青可以奉献创意,实现双赢。苏建诚说,期待在大陆可以培养出更多“台湾的小马云”。让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之后感受到祖国给他们的美好未来。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5.爱奉献:

苏教授的精彩人生竟然起始于保姆职业——这是苏先生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但是,聪明人做保姆也一样做得不同寻常。苏先生选择的是去外国人家里做照顾小孩的工作。这个工作给他的最大收获之一是:他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这为他今后在外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为他人服务。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苏先生建议企业家的思维要从“国家为我提供什么政策”转变到“我为人民服务”上去。通过懂生活、懂得关怀他人、懂得付出,明白商机,在原有行业基础上转型升级。What can I do for you? 这句话就成了他的生活方式与目标,也是他最常向年轻人说的话。六十岁之前为自己而活,六十岁以后为更精彩的人生而活。人生要精彩就必须不断的"为别人服务",帮助别人实现梦想。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苏先生认为,自己创业打拼成就一份事业,这就需要“贵人”,这些贵人包括工作伙伴、投资者等,归根到底要懂得经营人脉。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沟通交流,需要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聪明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所以,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你只有先帮助别人,等你需要帮助时,别人才愿意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所以苏先生能得到柳传志、牛根生、王健林、南存辉、江南春等大佬们的认可,就像苏先生自己所说的那样,像柳传志、牛根生这样的成功人士,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热情、积极、专注。”他说只有热情、积极的人,才能获得人脉资源和贵人的相助,才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如果专注一件事,那么他将迎来巨大的成功。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一个人做事情的态度也很重要,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待事情,不要以小事而不惟,首现需要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凡是成功的人,并不是一步达到目标,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讲过:“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叫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为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只要我们把人生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会描写出灿烂的人生。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6.爱做配角:

谈到配角,我们只知道香港演艺圈的吴孟达。苏先生也是伟大的配角。就像苏先生在 《经营人生》中所说的那样:配角演的称职,才能衬托出主角的魅力,终将成就一出精神又叫座的巨作。认真和用心做事,这是苏先生的方式。苏先生是个有智慧的人,在美商公司正风光无限的时候,他选择了退休。选择在华尔街留下自己最灿烂的转身。苏先生就享有这一殊荣,他被华尔街人称为“最优秀最聪明的中国人”。一个偶然的机会,苏建诚和后来成为新加坡亚细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詹村雄先生相识,两人一见如故,聊得非常投机。当52岁的詹村雄得知35岁的苏建诚赋闲时,就真诚邀请他一起创业。他们一起在上海创办“亚细亚瓷砖”,并打造出知名的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最初,苏建诚作为詹的特别助理,这是一个让詹村雄感到不可思议也是最默契的助理。自己在想什么,想做什么,这个助理都能做到不点自明,并把他的想法实施得很好。这让詹上司心生无限感动。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在你做一个好上司之前,要学会做一个好部下。这一切都要用心去做,去关心你的上司,去了解你的上司,慢慢地你才能知道他的所思所想”,苏先生在亚细亚集团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后再次退居二线。国内著名的教育咨询机构——慧泉国际正式聘任苏建诚为总裁兼校长。当需要时苏先生被聘为慧泉国际前任校长著名长江学者余世维的助理。这位超级助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用自己的办事能力和品行征服了老校长,而成为老校长钦点的“接班人”。对于次次演配角的情况,苏先生非常豁达,从不妄自菲薄,能有这种气度,怪不得苏先生当配角也能巨大成功。人生需要相互成就彼此。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7.爱家人:

中国人,都有共同的家训,就是希望——家和万事兴。但是要做到家和万事兴这五个字,必须以爱作为出发点,缺少爱,你的家族注定要失败。父爱(父亲就像座山一样,支撑你成长),母爱(母亲就像水一样,灌溉你经脉),夫妻之间的爱(信赖和呵护你),兄弟姐妹的爱(互相依赖,关心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是爱的体现。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他常常告诉周围的人,我们都知道,家绝对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女人是非常感性的,他们从来都不用算盘,他们是凭感觉做决定。无论你给女人什么,她都会加倍回报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先生坚持的中华美德。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当苏先生三十五岁从华尔街退休的时候后回到台湾,收购他老爸的六家公司。一个人最大的尽孝是满足父母辈的要求,成家立业,家兴业旺。历史上最牛父亲,生儿成龙、生女化凤,秦始皇都远远不如。在我国民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位非常优秀的父亲,他就是宋耀如,宋耀如是宋氏家族的创始人,在当时他的三个女儿也就是宋氏三姐妹都嫁给了民国时期三位权利最大的人。大女儿宋霭龄嫁给了民国财务部长孔祥熙,二女儿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三女儿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这是我们对子女的期盼。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8.爱社会:

苏建诚先生有感于一位企业家对社会应有的责任,自2005年开始献身教育,希望把毕生所学能够以文字或透过演讲的方式传承给年轻人。他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教授,他的作品经营人生一书颇受年轻人的喜爱,在书中苏先生透过妙趣横生的字句,以个人的亲身经历用短文的方式告诉人们他是如何的去经营人生。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中国建材大而不强,缺乏标准和品牌。他的国际人居空间研究院是中国大建材行业的学术智库机构,是中国生态人居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研究院主席苏先生表示,居民增收、城镇化加速、地产繁荣、二胎政策、消费升级五大利好,是中国大建材行业第一重机遇,但是中国大建材行业要打破同业无序竞争与洋品牌的壁垒,亟需重组和整合,这是大建材行业深层机遇。苏先生表示,通过多方战略携手或给行业提供一个参照物,通过落地超五星地标建筑迪拜项目,可以探索大型项目、一流设计与高端建材协同融合的标准化模式,构建泛家具建材行业新生态体系,最终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的愿景。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通过国台办全国培训中心主任王杰先生与苏建诚等专家共同担纲的基于文化、社会与宗教的两岸新史观之台湾田野研究(简称台湾田野研究)课题,旨在深入两岸腹地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大陆相关城市乡村,开展持续滚动的田野研究,考察两岸,遍走台湾,遍阅乡土,遍访贤士。执新史观以探析社会、探微文化、探溯宗教,力求达至和光同尘、照千一隅之境界,为两岸未来发展提供全新脚注。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9.爱中华:

苏先生常常说国家强大了,人民才有尊严。国家强大了,同胞才会有尊严。不要小看短短的几个字,背后代表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珍惜。一次苏先生从意大利南部度假胜地Bari飞来罗马机场转机,走到行李转盘前看见指示屏幕上出现中文字,内心相当的激动。从T1提取行李一路步行走到T3航站,几乎重要的地方都有中文指示。他一直羡慕大陆同胞在国外的地位。每当在国外碰到战乱,大陆同胞有个非常安全的避风港叫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可以避难;而台湾同胞只能躲在星级酒店,听天由命。当情况更糟,所有对外交通中断时,大陆政府会立马动员国航、东航或南航出动最大的资源,把同胞一一接离战区。即使机队一时调配不及,还会出动船队…。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大陆同胞被祖国温暖的双手接回家的感觉,看在台商的眼中很是羡慕,心中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极度心酸的味道。苏先生目睹此情此景,想要告诉大陆同胞们要以身为中国人,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为荣。所以,国家强大了,同胞才会有尊严。不要小看短短的几个字,背后代表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珍惜。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苏先生常常说,自己是六十多岁的年轻人,一直在创业,绝对会做对国家、社会、人类有用的事业,一定会参与,而且永远不会缺席。常常探讨两岸就业环境、新兴产业发展和青年创新等议题,以期探索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新路径,吸引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发展,苏先生是中国企业企业家与台湾企业家的交流大使。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人就这么简单的一辈子,开心也过一天,不开心也过一天。干吗还要拼命地逼着自己不开心呢?是啊,人就这么一辈子,无论怎样又不可能重来一辈子;碎了心再难也要愈合一辈子。人活着,就这短暂的一辈子,没有前世。所以要让人生从爱开始。人活一辈子开心最重要。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善待、把握好自己的生命。感恩和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时光匆匆,人生短暂,请你珍重,平平安安地过好这一辈子。

与苏建诚先生交流有感(下)(李德伟)

感谢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感谢兄弟姐妹的陪伴之恩,感谢师长的教导之恩,感谢知心爱人的信任之恩,感谢挚交朋友的理解之恩,感谢支持和包容我们人的肯定之恩,感谢伤害过我们的人的激发之恩,感谢带给我们快乐的人的美好之恩,感谢辛苦自己不放弃的努力之恩,感谢平台提供一切的机遇之恩,感谢时间的无情之恩,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这一切都是我们有爱,从苏先生身上得到的人生感悟和爱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