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遷移毛澤東遺體的開放式征集簽名信

余杰、王光澤、劉曉波等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2月26日訊】毛澤東,生于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卒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澤東是二十世紀對中國命運發揮過巨大影響的政治人物之一。今年是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數千年來,深陷于專制主義的中華民族一直多災多難。王朝的更迭不過是流氓們的“過家家”,如此循環,亙古如斯。近代以來,西方用船堅炮利打開中國封閉的大門。面對“五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几代中國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生存奮斗。一九一一年,中華民國的成立,使得中國成為亞洲的第一個共和國,也開始了民主憲政的嘗試。然而,繼之而起的是軍閥混戰和國民党的“訓政”統治,以及由于日本全面侵略帶來的亡國滅种的危机。

一九四五年,中國贏得了抗戰的胜利,也迎來了走向民主化的一個絕佳契机。但是,你死我活的國共兩党之爭壓倒了和平競爭与自由選舉,和談失敗釀成了同胞之間骨肉相殘,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取得胜利的中國共產党占据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党敗退台灣,繼續中華民國之法統。新興的中共政權,實際上是毛澤東一個人的獨裁統治。這個新政權本應休養生息、致力于民族和解与現代化建設,但它剛一建立就在全國范圍內開始了似乎永無休止的、瘋狂的政治運動。毛澤東在成為至高無上的党國領袖之后,不僅沒有積極推進經濟建設、實現在野時許下的民主憲政的承諾,反而以“繼續革命”的旗號在党內外實施大規模的政治迫害,最后發動了一場被后人們稱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從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到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澤東在民生凋敝、百業俱廢中死去,這二十七年間,他帶給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是什么呢?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以“階級斗爭”的理論實行階級滅絕,以“暴力革命”的學說實行恐怖政治,從建政初的“鎮反”、“三反五反”到“反右”和“文革”,家破人亡者數千万。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不僅是一個高度極權的社會,而且是一個極為不平等的“身份歧視”的國家。同樣的中國、同樣的中國人,卻被人為地分割為兩個世界、兩种人。城市和市民享受著种种制度优惠,而農村和農民卻受盡剝奪和歧視。在本質上,這樣的身份歧視与農奴制、种姓歧視、种族歧視等野蠻制度毫無區別。農民的后代只能是農民,就是奴隸的后代只能是奴隸的現代翻版。而且,与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曾經有過的各類歧視制度相比,中國的身份歧視所覆蓋的地區和人口,乃舉世罕見:占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村人生活在歧視之下。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在經濟上的好大喜功,違反經濟規律,只顧好大喜功不顧人民死活地蠻干。由于异想天開的“大躍進”運動,出現了歷史上空前的大飢荒,据最保守的估計餓死人當在三千万以上。在他一手遮天的近三十年里,老百姓都生活在物質極度匱乏的“票證時代”,亦即“供給時代”。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由于愚不可及的“大煉鋼鐵”等運動,生態環境遭到毀滅性的破坏。“地大物博”的中國成為全球生態問題最為嚴峻的國家之一。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為滿足毛個人爭當共產世界頭號領袖的權力野心,同時對抗兩個超級大國,并把極為有限的資源用于核武器開發。中國在外交上陷于極度孤立的狀態。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由于宣揚“人多力量大”的反科學號召,導致人口迅猛增長。直到今天,龐大的人口基數仍然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一大障礙。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由于號召批判“封資修”思想,斷絕了与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現代文化以及人類先進文明之間的聯系,自動隔离于人類文明的主潮之外。毛澤東在意識形態上灌輸殘酷的斗爭哲學和革命迷信,仇恨代替愛与寬容,一手操控的“造反有理”代替理性与和平。毛澤東的話語污染了中華民族的靈魂和語言,使暴力化、仇恨化、痞子化的“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言行至今猶存。人与人之間的愛、同情和信任被連根拔起,時至今日中國人依然處于道德淪喪和良知泯滅的精神狀態。

毛澤東的罪惡罄竹難書,正如歷史學家余英時所論:“不論毛澤東的主觀愿望如何,近三四十年來中國的災難,他個人所負的責任比任何人都要大。几千万中國人死亡、無數家庭的毀滅,整個中國社會生机的長期折斷、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一再受阻,都是他當權的二十七年(一九四九——七六)中造成的。而主要的關鍵則是他夜夜不寐,‘浮想聯翩’,設計出一個比一個更荒謬的‘亂天下’的方案,并通過他所擁有的絕對權力和所當披靡的堅強意志,貫徹到底。讀史者如果面對著這樣血淚凝成的人間悲劇而竟然絲毫無動于衷,那便只能說他是別具一番心腸了。”毛澤東時代,是一個鮮血淋漓、冤魂飄零的時代;毛澤東時代,是一個棄絕良知、顛倒黑白的時代。毛澤東時代,是一個表面共和、實乃專政的時代。千年易逝,而毛澤東的罪孽難消。

雖然毛澤東在生前簽署了同意將遺體火化的文件,雖然毛澤東號稱自己是“唯物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但他死后,繼任者們卻將其尸體制作成干尸,永久保存并公開陳列。此為中共政治局之決定。一九七六年的中國,正如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所描述的那樣“中國的國民經濟已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是為了永久保存毛的遺體,居然還大興土木建造毛的紀念堂,耗用了達到天文數字的老百姓的血汗錢。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日,位于天安門廣場的紀念堂完工,毛的遺體及几罐浸泡在福爾馬林里的內臟,被轉運到紀念堂內。經過适應性處理后,遺體被移入水晶棺內。從列宁、斯大林、胡志明、毛澤東到金日成,世界上迄今為止僅有過五具可供“瞻仰”的遺體,無一例外全出在共產党國家,這也是社會主義的一大“特色”吧。

毛澤東的尸體被運進紀念堂供瞻仰,至今已有二十七年之久。遺體的保存工作并未結束,只是轉入了長期階段。為此,當局專門成立“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遺體保護的具體技術已逐漸規范,科研工作也在繼續進行,每年年終還要舉行學術討論會。据參加過遺體保存的全國政協常委朱培康透露,一九九九年,遺體曾經差點腐敗變質,紀念堂因此暫停開放。經過全力搶救及修補,遺體總算恢复了原來的模樣。遺體的保存,實質上是專家們同細菌和氧气的長期斗爭。細菌和氧气無時無處不在,又無孔不入;而專家們只能處于被動防守的地位。套用句辯證法的術語,遺體的保存是相對的,而遺體的腐爛則是絕對的。因此,從技術層面來看,毛的遺體不可能千秋万代地保存下去,保存技術再先進再完善,也只是延緩遺體的腐敗而已。与其到時候發臭生蛆,不如現在就及時實施遷移。

將毛澤東的遺體遷出毛主席紀念堂,進而將紀念堂改建為巴金倡導的“文革博物館”;將毛澤東的頭像從天安門城樓上取下,進而讓天安門廣場真正歸還到公眾手中,成為舉行國事活動和公民表達政治意愿的國家廣場。我們認為,實施以上行動已經到了事不宜遲的地步。這樣做不僅是還原歷史真面目,更是化解現實中民族怨恨和社會暴力的起點。我們注意到,鄧小平執政以來,開始部分拋棄毛澤東時代“政治挂帥”的理念,致力于經濟建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胡耀邦、趙紫陽兩任中共總書記,在全面推行改革開放的同時,還嘗試進行政治改革;此后江澤民和胡錦濤執政,先后倡導“三個代表”和“新三民主義”,希望將中共的性質由“革命党”改變為“執政党”、由“無產階級政党”改變為“全民党”。這些舉措究竟有几分真實性尚且不論,至少說明中共領導人已然意識到繼續實行毛澤東的血腥政策無法實現所謂的“穩定”,更無法讓中國融入世界文明的主流。

我們不鼓吹仇恨和報复,我們贊賞忏悔与寬恕。我們雖然在這里對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時代提出了我們的一些評价,我們并不准備与任何持不同觀點的個人、組織,出現毛澤東時期那樣的斗爭。我們理解各种關于毛澤東的不同看法,但我們反對奴隸社會流行的“干尸崇拜”。在對待歷史傷痕的態度上,我們認同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員會”的做法:只有揭示真相才能實現和解。在一次關于种族隔离期間屠殺事件的听證會上,委員會主席、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圖圖大主教作了這樣的總結發言:“我們為人的精神的堅毅而深深感動。本該一蹶不振的人們,拒絕屈從于巨大的痛苦、暴力和威脅;拒不放棄自由的希望,因為知道自己應得到比遭受非人的不公正和壓迫更好的命運;拒絕在威逼之下俯首帖耳。人們表現出的寬宏大度,令人難以置信——他們不愿被痛苦和仇恨所吞噬,愿意和那些曾踐踏自己人格、違反自己權利的人見面,愿意以寬容与和解的精神相會。他們急切想知道真相是什么、罪犯是誰,以便寬恕他們。”我們相信,中國公民也能擁有如此高貴的人性;我們祝愿,中國的未來充滿和平与愛的光芒。圖圖最后說道:“我們感動得潸然淚下。我們歡笑,我們沉默,我們直面了野獸般的黑暗過去。我們經受住了煎熬,我們意識到我們的确可以超越既往的沖突,挽起手來實現我們共同的人性……寬容的精神相遇時,寬容會盈溢而出。坦白之后,寬容會接踵而至,繼而是創傷得到撫慰,民族實現團結与和解。”我們的建議是本著寬容的精神提出的,我們希望中國國民都是有寬容精神的國民,誰也不愿意未來的中國發生動蕩,在動蕩中毛澤東的尸體很可能會像當年墨索里尼的尸體一樣被倒挂在街頭。所以說,今天的遷移是和解的開端。遷移毛澤東遺體、厘清毛澤東思想、放棄斗爭哲學和暴力崇拜,乃是中國實現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步驟。

我們意識到,是時候了,是化解民族悲情怨恨的時候了,毛澤東統治中國數十年來制造的愛恨情仇該有個和解的日子了。我們希望恢复中華民族內在的愛心和怜憫,恢复既有的厚德載物、仁愛慈悲、大中至正的寬廣胸怀。我們知道,這個路還很長,我們希望邁出勇敢的第一步:吁請遷移毛澤東遺體,讓其回到家鄉韶山。我們認為,遷移毛澤東遺體,与建設先進文化有絕大的關系。從社會主義本來的含義、從喪葬文明与國民的喪葬平等、從節約本已非常窘迫的財政等方面來考量,遷移毛澤東的遺體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為了文明遷移遺體,我們也希望有關當局能与毛澤東的家人進行必要而充分的協商。我們相信,毛澤東遺體的遷移工作,既符合中國人“入土為安”的喪葬傳統,也將提升首都北京的文明程度,使之成為一個配得上舉辦“人文奧運”的城市。我們不愿看到,五年之后,一個飄揚著五環旗的城市同時還上演著“干尸崇拜”的鬧劇。遷移毛澤東遺體,既有利于讓國民的靈魂從毛澤東思想的毒素中解脫出來,也是一次普遍意義上的破除個人崇拜、樹立公民意識的教育。我們還希望以此為契机,達成朝野之間的互動,并制定政治改革的時間表,開放党禁報禁,逐步實施普選,實現名副其實的民主共和。

我們相信,只有達成各階層之間、党內与党外、各种信仰之間的廣泛和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永久福祉!

簽名:

余杰(作家)、王光澤(記者)、劉曉波(中文獨立作家筆會主席)、胡平(《北京之春》主編)、陳奎德(《觀察》网刊主編)、張偉國(《議報》网刊主編)、王丹(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任不寐(學者、“不寐之夜”网刊主編)、師濤(記者)、昝愛宗(記者)、東方月(電視主持人)、黃翔(旅美詩人)、張玲(旅美作家)、蔡楚(詩人、編輯)、孟浪(詩人)、王怡(學者)、楊銀波(网絡作家)、樊百華(學者)、林信舒、黎明(作家)、吳洪森(文學評論家)、樊志軍、陳寶成(大學生)、徐康、高氏兄弟(藝術家)、趙國君(研究生)、魏震、張曉平(筆名陸祀,寓言作家)、徐堯(北京市第五中學)、王中陵(詩詞家)、高軍生(自由撰稿人)、馬曉明(自由撰稿人)、湯致平(自由撰稿人)、閻廣英(遼宁師范大學)、王吉陸(大學生)、劉偉(南京、大學教師)、万耀球(北大退休教師)(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